亲手创造一场盛宴,再“毁”了它,腾讯视频意欲何为?

许多哲学家相信,以婴儿为起点,越是年轻人,他们的“时间感”,就越接近于无。

在《时间简史》里,霍金写过一个住在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原始部落:亚蒙达瓦。这一部落的人没有“时间”概念,既没有形容时间的词汇,也没有日历和钟表,更不会用月份或年轮分割时间,他们只懂得白天与黑夜,雨季与旱季。

现代认知学家普遍认为,人体没有哪个器官可以直接感知时间,时间也并非根深蒂固的概念。对于这些幸运(至少在某种程度上)的亚蒙达瓦人,时间并非金钱,他们没人会讨论下周或明年,他们是“活在当下,行在今日”的鼻祖,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的信徒。

不觉得么?他们其实更接近现代社会的年轻人:越是年轻人,就越觉得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即时性的,仿佛一切过时不候,阅后即焚;相反,现代社会里成年人对时间的着迷,对效率的狂热,不过是一种被迫接受的文化洗礼。

而换句话说,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本身就是人群的分野:就像罗振宇以二十年为时间轴的跨年演讲主题,成年人专注管理长周期,喜欢做“时间的朋友”,但年轻人因为年轻,他们有资本“与时间对抗”,虽然最近几年也有更多年轻人开始产生时间焦虑,但大体上,就像亚蒙达瓦人一样,相较于过去与未来,年轻人更希望不负当下。

之所以想起代际与时间的关系,是因我最近看了一场演出,1月13日腾讯视频的“烎·2019潮音发布夜”。潮流文化爱好者对“烎”应不陌生,去年首次亮相的“烎·2018潮音发布夜”是中国首个潮流音乐品牌。而此番二度亮相,相比于内容层面的升级,我更关注它的形式:它很好地诠释了年轻人“与时间对抗”的概念,整场发布夜将在限时观看100小时过后“阅后即焚”,由官方进行下线处理。也就是说,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它已经从现实世界消失。

好有趣不是么?

你知道,在年末繁盛的演出市场,有太多“好看的皮囊”,今天我们来聊聊“有趣的灵魂”。

这得先从一个问题谈起,多数创作者都在追求内容不朽,为何“烎”偏偏寻求“速朽”?

一切皆“流”

我可以先给出其中一个解释角度。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下过一个知名判断,人类正进入计算时代的第三阶段:流(the Flows)。

在他看来,第一阶段的象征物就是电脑屏幕上的桌面和文件夹,人类整个信息疆域层次分明,秩序井然。第二阶段就是早期数字时代,基本单位是“页面”,浏览器取代桌面,页面也并未被折叠在文件夹里,而是分布在连接起来的整个网络。第三阶段就是现在,基本单位是“流”,人们刷信息流,看流媒体……无论你是否愿意,未来一切都不再是固定和可捕捉的,你必须时刻沐浴在各种“流”之中。

而当一切都成为永无止境的“流”,任何内容产品最光芒万丈的生命周期,其实已如烟花般短暂。如同是一场不可抵御的宿命,哪怕是最精良,最无懈可击的内容,当它绽放完毕,也终将慢慢衰变至更磅礴的“流”当中——从这个角度,在这个时代,相较于随时流动的内容,真正值得沉淀的,其实是精神。

而在我目力可及的范畴,将这一逻辑发挥至极致的就是“烎·2019潮音发布夜”。1月13日20点,直播正式开始,同步开启100小时倒计时及100小时限时弹幕。100小时后,烟花终止,绚烂消逝,整个活动已被腾讯视频主动下线。

那么它留下了什么?

我想每个看过节目的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没人会否认,“烎·2019潮音发布夜”上的几乎每一个节目,都是中国演出市场久违的“作品”,而非艺人走通告式的“表演”,它已超出一般商演范畴,成为中国少数具备灯塔意义的演出IP。

整场演出下来,你会清晰看到,视觉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技术,先锋舞蹈,AR特效等众多潮流艺术因子,都脱离了各自的既定领域,而是与不同的音乐类型一起,共同扩张了青年潮流文化的边界。

摧毁“现在”,探索未来

而依我之见,从其他艺术领域引入大家与艺人合作,是“烎·2019潮音发布夜”最惊艳的尝试。

例子俯拾即是,比如在舞台中央,李宇春与装置艺术家张鼎合作表演新曲《新物种》,张鼎为此设计了一个名为“超立方体(Hypercube)”的不断闪烁转动的装置艺术,这种人为塑造的反射环境,似乎象征着与歌中主题相似的随时变幻的舆论牢笼——而这首歌也仿佛是在为整场发布夜定调,相比于大杂烩式演出的陈词滥调,“烎”自己就是一个新物种。

再比如,华晨宇与艺术家沈伟合作了一场视听交融的舞台实验。不同于大多数“形式大于内容”的伪先锋,水墨画般的布景,雕塑般游离的妆容,配之以华晨宇迷离的唱腔,三者融合产生的宏大叙事感,给人以一种并不浮夸的高级感。

除了音乐与其他艺术领域的共振,“烎·2019潮音发布夜”的内在价值,还体现在对所谓舞台边界的漠视。比如,尚雯婕唱《I Love You 2》时,舞台上被外力包裹住的白色人体和“四维空间”,都像是每个人被外界不断挤压的现实。坦率说,这种音乐与空间艺术的碰撞,令人不安甚至忌惮。

再比如,蔡维泽和他的傻子與白痴乐队在投影舞台带来新歌《HoydeA》,数字交互影像艺术家{[( 神经元)]} 以粒子投影的方式为这首歌打造了视觉形象,随歌曲变幻的“数字沙画”塑造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失控状态。

除此之外,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量,技术与艺术的嫁接,构成了整场发布夜另一看点。火箭少女101以机车为座驾出场,在唱《月亮警察》时更是与机械臂battle。马伯骞与机械屏幕上的视觉内容充分互动,营造出裸眼3D的视觉效果。王源在唱《孤注》时,屏幕出现了视觉艺术家Michael AI-Far为他打造的以他为中心的世界,多边形虚拟AR球体的包裹与破碎,与少年歌中所唱的孤独遥相呼应。

总之,类似这样的作品,被非常奢侈地一次性呈现在舞台。

因为已经下线,很遗憾我无法在文章中插入视频片段,在我看来,“烎·2019潮音发布夜”的精神可归为五个字:一切不设限。它如同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将各种类型的艺人,艺术家和艺术形式作为助燃方式,让他们在里面彼此碰撞,互相激荡,最终熔炼出新的东西——然后再“毁掉”它。

嗯,烟花停止的一刻总让人落寞,很多人觉得主动下线这些绚烂的内容,委实有些“浪费”。

好吧,如果上述“生命周期论”的理性视角不能完全说服你,那不妨换个角度,其实在许多人眼中,从金阁寺到火人节,主动摧毁美的东西,本身就是有美感的。

而这场演出,就是在用感受“现在”,再“阅后即焚”的方式,探索未来。

时间如猛兽

我不太知道,年岁稍长者看完“烎·2019潮音发布夜”的感触,很可能再次印证了他们的直觉与偏见:这个世界有些过于吵闹了,一切都像是按了倍速播放键。

是啊,年长者总喜欢岁月静好,整个社会却在急速奔流——尤其在接受信息的烈度上,年长者对所谓“信息过载”的敏感,以及年轻人对此的无感,完全取决于他们对“一切皆在流逝”的不同接受度:当人类文明脚下的一切都在变成流沙,年长者踩在上面觉得心里很慌;但作为“即时性动物”的95后和00后,他们觉得这本是世界的原貌,所谓“阅后即焚”,不过是生活本身。

但另一方面,二者看似对立的“时间感”中间,灰度也愈加明显。不知你是否察觉,或许是整个社会急速奔流的速度实在太快,过去一两年,无论是故作老成还是真的被时间压迫,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有强烈的时间焦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甚至连00后也开始哀怨“我年纪大了”——换句话说,他们“与时间对抗”的底气正在变弱。

而我个人觉得,年轻人(尤其“烎”受众的年龄段)时间感的模糊,也让这场“烎·2019潮音发布夜”更像是一场成人礼,它通过“阅后即焚”的方式传递出两层意义:一方面,时间当然是珍贵的,越长大越如此,你要习惯时间的流逝,100小时限时体验就很好地表达了时间的稀缺感和紧迫感;另一方面,时间在流逝,但那又怎样?你仍然要像亚蒙达瓦人一样,“放大”当下的价值,阅后即焚的行为本身,就是希望年轻人别太关注时间流逝,唤醒当下的感知。

毕竟在本质上,时间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东西,我们有能力“驯化”它——事实上,按照我的理解,发布夜主舞台“一人一兽”的对峙设计,本就象征着某种精神追问:在这个飞速进化的时代,年轻人该如何“驯化”时间这头猛兽?

我没有特别清晰的答案,但我知道,最终的答案可能殊途同归,就像腾讯视频那句著名的slogan,无论任何时代,“不负好时光”总该是对的。

李北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