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上的白丝能去火?它到底是什么?

冬季时节,橘子大量上市,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水果。不过在食用橘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注意到在橘子瓣的表面,具有很多白色网状的“脉络”,这就是所谓的“橘络”。那么,这些橘络到底是什么鬼呢?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橘络的分布,那么可以发现橘络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些橘络的主要“发源地”,是橘子果柄和果实的着生部位。在每个橘瓣平坦的“背部”,都可以观察到有一条粗大的橘络和果柄相连。

橘络主要由果柄基部发出(图:飞雪)

从橘瓣背部这条粗大的橘络上,可以分出很多细小的分支,而如果掰开橘子可以看到,相邻橘瓣的分支,又可以彼此联合成一个较大的橘络,分布于两个橘瓣之间。

分布于橘瓣间的橘络(图:飞雪)

此外,在橘瓣的“脊”上,也会有一条较小的橘络连接在果柄基部。如果小心剥开橘瓣表面那层膜就可以看到,橘子的籽那尖尖的一头,就是与这条橘络相连的。

橘瓣的“脊”上也有橘络(图:飞雪)

那么,这些排列有序的橘络是做什么用的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些橘络,实际上是橘子果实中的维管束。它们可以被看作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管道”。橘子果实正是有了这一个网状的物质运输管道,才能累积水分、有机酸和糖,造就了橘子酸甜的口感。

我们知道,橘子的果肉是由一粒一粒的“果粒”构成的。而这每一个果粒,其实上是由橘子果皮内侧的一根果皮毛发育而来的。这些毛原本着生于果皮内侧的膜上,随着果实的发育,水和营养物质通过果柄,经由橘瓣背部的橘络被输送到这些毛内,这些毛逐渐膨大,成为了我们看到的“果粒”。如果我们小心的剥开橘瓣表面的膜,可以看到每个果粒的基部,实际都是与膜相连的。由于在橘瓣背部具有更多橘络,使得果粒和膜结合紧密,因此橘瓣背部更不容易剥干净。

每一个果粒都和膜以及背后的橘络相连(图:飞雪)

而位于橘瓣“脊”上的橘络,则主要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橘子籽的尖端也具有维管束,并与橘络相连。这也是橘子的籽都集中在橘瓣“脊”一侧的原因了。

橘子籽的尖端和橘络相连(图:飞雪)

由于橘络的本质是维管组织,而维管组织则主要由细胞壁较厚的导管细胞、纤维细胞等组成,因此吃上去感觉比较硬。不过相比于果肉来说,橘络含有更多的纤维素,因此吃橘子时,没必要将橘络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