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深暗养生之道,每天都会抽出大量时间运动,跑步、太极、广场舞等一天不落,有些人是没动多久就一身“伤”;还有些是刚开始的时候,体质变好,生病少了,可再往后,这医院也没少进,这是怎回事?
运动虽好,也要量力而行
大家都知道,科学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等,好处多多。近年来,中老年人运动热情也非常的高涨,但因运动不当造成的损伤也越来越多。据统计,中老年人占运动损伤患者近40%,其中肩膝是最易受伤的部位。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运动量也会有差异,甚至有些运动只适合部分群体,千万不要盲目跟风。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机能也会逐渐减弱,身体素质下降。如果盲目增加或保持运动强度,很容易造成越练越伤的后果。
此外,专家提示,运动还要做好三件事:
①运动前一定要充分热身、活动关节,避免关节突然受力损伤;
②运动后要做拉伸、放松活动,避免肌肉僵硬、变紧;
③每次运动到轻微出汗即可,若出现明显的气急、心跳加快等现象,应立即停止,特别是一些疾病群体。
小贴士:
老人运动力度没必要太强,快走、散步、太极等舒缓型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运动不要过早,若是要做室外运动,切记做好保暖工作。
营养、营养要同步
才能更健康
我们都知道运动的重要性,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有时候营养比运动更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营养摄入不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必须保证充足的营养素的摄入,以维持正常的人体功能。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功能减退,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食量少、胃口差的情况,容易引起营养摄入不足。
这种情况下,再每天花大把的时间运动,却不加强营养,就好比机器负荷工作了。久而久之,问题就出现了。
2、营养素缺失
50岁后,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脏器衰老,吸收利用能力减弱等都会造成养分的流失,营养素的缺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种营养素。
① 蛋白质
老年人由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能力差,摄入蛋白质的利用率也低。
蛋白质是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一旦长期缺乏,会导致肌肉量减少,肌肉功能下降,从而造成各项活动能力降低,易出现摔倒骨折的情况,增加了残疾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
在感染外伤时,如果蛋白质的供应不足,体内缺乏生长、更新、修复损伤细胞的原料,导致伤口恢复缓慢,病程延长。
因此,老年人应该有意识地多摄入一些容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如蛋类、鱼类、瘦肉等,每餐最好摄入20-30克左右的蛋白。
② 钙
一般在40岁以前骨骼钙质吸收大于钙质流失;40-50岁吸收与流失差不多,而到了50岁以后钙质的流失就大于骨骼对钙质的吸收了。
尤其女性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骨质丢失更为严重。
钙的缺失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引起骨折;还可继发骨质增生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严重时还会导致血管弹性降低,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③ 铁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21.5%患有贫血,而这与缺铁有很大关系。
老年人本身的造血功能低下,再加上患慢性病较多,如长期服用四环素、抗酸药等,都会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
如果中老年女性出现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怕冷等问题,都可能是由于缺铁性贫血所致,建议适量补充牛肉、猪血、肝脏、黑木耳、紫菜等,铁的供给量为每天12mg。
运动的出汗、消耗过多时,若不能及时补充,会让因营养素缺失带来的问题雪上加霜。
3、气血两亏
老年人的血容量减少,四肢供血不足,常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而运动过后,四肢血液供应充足,会明显感觉身体变暖,但与此同时,心脏、大脑等对血液供应需求量大的脏器,就会相对缺血,有些人可能出现头昏、气短、虚汗等症。
长寿饮食小秘诀
老年人除适度运动外,重点应放在用食疗调补身体上。专家为老年人的饮食提出以下建议:
1、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老年人的咀嚼、吞咽能力较差,一餐往往吃不了很多东西。而为了保证充足的营养,建议每天除了三次正餐,能额外准备一些辅食,像牛奶、坚果、麦片等。另外,吃得时候要细嚼慢咽,减少肠胃的工作。
2、以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
吃肉可以补充蛋白质,但与此同时会增加脂肪的摄入,一旦脂肪摄入过多,动脉硬化、肾脏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而大豆或豆制品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且不含饱和脂肪酸,比较适合老年人食用。
3、学会喝茶
茶叶有清心除烦、养心安神、健脾养胃的功效,养成良好的喝茶习惯,对人体也是大有益处,关键看你怎么喝?
早晨喝绿茶。绿茶有升发、推动作用,可以振奋阳气,醒脑,润化脾胃,使阳气上升,心神俱旺。
中午喝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餐后喝可以解腻,帮助运化脾胃,健脾消食。
晚上喝普洱茶。普洱茶是完全发酵的茶,茶多酚含量非常低,不会影响睡眠,还能起到和胃、安神的作用。
提示:切忌空腹喝茶、喝浓茶,以免对脾胃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