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认清:盲目追求幸福与快乐,会令人更痛苦

人们普遍声称自己在 60% 到 80% 的时间里都很快乐。如果快乐真的有那么多好处,而我们又经常体验到快乐的感觉,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不擅长获得快乐?为什么我们搬进了一座大房子,院子里宽阔的草坪足够我们和孩子踢足球,结果我们却因为距离最好朋友的家多了 20 分钟的车程而不高兴?为什么我们明知道课后补习会让家长和孩子都身心疲惫、矛盾不断,却还要坚持在放学后把孩子送去学习表演、补习数学呢?事实上,我们很容易受到一些判断偏差的影响,无法做出让我们获得快乐的正确选择。更糟糕的是,我们往往很难察觉到这些判断偏差的存在。

图片来源:eastlady

我们做出的错误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心理学现象:我们在做出选择和承受结果时,一般都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举例而言,当你饿着肚子进入一家豪华餐厅开始点菜时,服务员说,如果你想吃巧克力蛋奶酥得尽快下单, 因为烘焙时间过长。你的肚子发表了意见,你很自然地就点了蛋奶酥。等到晚餐快结束的时候,蛋奶酥终于来了,你却发现自己已经吃饱,没法像之前期待的那样好好享受这道昂贵的甜点了。究其原因,当然是因为你没能预料到自己未来的状态,落入了心理学家所谓的“计划偏差”(project bias)中。

正是因为与此类似的诸多偏差,让我们在获取快乐时,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还会遇到比只吃了一半的蛋奶酥严重得多的后果。“影响偏差”(impact bias)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指的是人们容易高估某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比如,你可能因为在夏威夷度过了一周完美的假期,而想要退休以后搬到那儿去生活。你可能不会这么说,但你想搬去那儿其实是因为你认为那里的气候、生活节奏以及近在咫尺的海洋会让你幸福。有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高估比赛胜负、竞选成败、事业起伏等外部事件对自身情绪的影响程度与持续时间。如果你选择了去夏威夷养老,短时间内可能幸福感爆棚,但是一两个月之后,当你适应了新的环境时,就会感觉这里跟之前待的地方也没什么区别。

还有一种“差异偏差”(distinction bias)。在这一点上,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奚恺元(Christopher Hsee)总结得非常好。他指出,人们的精神状不同于情绪状态,它是起伏不定的。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花点时间看看奚恺元举的例子,即一个关于购买新电视的误区。

假设你要到商场里选购等离子电视。在电子产品区,成排的梦幻电视让你目眩神迷:这一台屏幕大;那一台保修服务好;还有的自带防炫光功能, 而且屏幕亮度都足够让你在灯火通明的屋子里看得清清楚楚。这就好像你梦想中的电视突然出现在了你的眼前,你只需要从中挑出最让你心动的一款。当你选好型号付完钱,把电视搬回家安置在客厅以后,你会发现它确实没有辜负你的期待,看起节目来很舒服。但是另一方面你又觉得怅然若失,因为你再也找不到在购买时的那种兴奋和激动的感觉了。

在这个例子当中,你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困惑,是因为你在店里挑选电视时和买完以后放在家里使用时,心里的衡量标准完全不同。在商场里,你可能会觉得这台 60 英寸的电视比旁边 58 英寸的就是要大一些,但是买回家以后,这种对比感消失了,所谓的 60 英寸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最要命的一种判断偏差是“渴望与喜爱偏差”(wanting/liking bias)。大多数人第一次认识到这种偏差时都很震惊,因为他们这辈子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这种偏差指的是,你所渴望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你真正喜欢的。比如,你可能想养一只宠物狗,但是其实你并不喜欢家中有狗的生活。神经学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两种想法的形成,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心理过程:渴望是一种欲望,它产生于大脑中的某一个区域,而喜爱、享受的感觉则产生于另外一个大脑区域。在这里我们不用深入研究腹侧苍白球、伏隔核等难懂的专业名词。但是请相信我们,这个领域的专家已经证实了, 渴望与喜爱分别产生于大脑之中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不同区域。

当我们渴望某样东西的时候,不管是想要新工作、新玩具还是美味的果酱甜甜圈,都很容易在精神上,甚至在身体上产生欲罢不能的冲动。然而, 我们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沸腾的情绪就会平息下来。也许我们会喜欢自己得到的东西,但是这种喜欢远比不上当初的渴望强烈。也许我们一点也不喜欢新工作带来的“文山会海”、通勤成本和勾心斗角,更不用说在得到这份工作前的忐忑煎熬了。在这方面,我们表现得有点像瘾君子,即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被强烈的欲望驱使着做出各种选择,而没有意愿或能力去考虑长远的影响。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区别渴望与喜爱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常常误以为它们是一样的。如果说我想要什么东西,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当我得到的时候应该会喜欢它,但这并不是事实。我们容易陷入对某样东西的渴望,比如渴望一次去海岛的旅行、一段禁忌的婚外情、一个区域主管的职位、一块劳力士手表,这些东西在当时看来可能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但是真正拥有以后我们却并不喜欢。每个人都很容易混淆这两种感觉,也会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做出一些很糟糕的决定。

上述所有偏差结合在一起,导致我们每年要白白浪费数十亿美元为自己的冲动决定买单,而且还得不到自己期待的幸福感。在心理学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伊卡洛斯悖论”(Icarus complex)。根据希腊神话,伊卡洛斯和父亲被囚禁在克里特岛上。父亲为逃走制作了两副蜡翼,并警告儿子在飞离时要注意不能太靠近太阳。但是伊卡洛斯沉醉在飞翔的快感中,不知不觉离太阳越来越近,最终蜡翼融化,伊卡洛斯堕海而亡。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伊卡洛斯悖论,但是我们确实很容易将幸福视为绝对真理,进而不懈地上下求索。这种盲目的追求有时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请不要误会,我们非常清楚积极情绪、积极想法和幸福感的益处已经得到广泛证实,且无可动摇。事实上,我们也曾为这方面的研究贡献过绵薄之力。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轻微的不快乐确实比快乐要好。这里说的情况指的是,那些需要关注细节、需要系统化和分析型思维的事务,包括很多日常活动和工作任务,比如做预算、制订周末计划、公文写作、数据分析等。使用消极情绪的关键在于“适度”,因为长期孤独和情绪失调等比较严重的不幸福感,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绝望和自杀。贯穿本书始终,我们都不会将心理问题和情绪失调视为某种隐藏的天赋。

在幸福感和轻微不幸感引导下的不同思维模式之间,并不存在孰优孰劣或者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各有所长。当我们提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时,其实已经落入了一种思维陷阱。正是这种贴标签式的语言分类,阻碍了我们达到圆满、理想的心理状态。

彼得 · 德鲁克(Peter Drucker)曾经说过:“别总想着幸福还是不幸福,做好你该做的事就行了。”根据一些科学研究成果,我们也总结了一句类似的箴言:把快乐的想法和感觉看作温控计,它的功能只是衡量你自身所处的状态。如果盯者温控计的读数成了你生活的重心,那生活本身就失去了意义,你的行为习惯也会因此受到不好的影响。如果你想变得快乐,不要空想,过好生活即可。

拼命寻求积极体验、回避消极感受,不只是白费功夫,而且还会适得其反。那些对环境敏感的人,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根据需要将情绪和想法向着快乐或者不快乐的模式转变。如果你想获得本章所提到的不快乐状态的好处,那么你需要主动寻找、忍受并珍视自身的消极情绪。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你不会希望快乐的人担任空中交通管制员。

本文内容节选自由湛庐文化出版的《消极情绪的力量》一书。还有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的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