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一下,做防癌体检时,你是不是都是这样:
单位集体定统一套餐;只想抽血检测肿瘤标志物;花得起钱,就要做最昂贵的PET-CT……
在资深医生看来,这样的选择,很不科学。
刘宇英副主任在防癌体检中心工作多年,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体检者。
很多人自有主张:有想砸重金做PET-CT全身扫描的,或者有的只想多查几项肿瘤标志物,等等。
而在刘宇英看来,这样并不科学,很可能漏诊,或过度检查。为什么这么说?
很多单位预约防癌体检时,往往要求集体订一个统一的“防癌体检套餐”。
刘宇英常常劝他们,最起码,得把单位人群按年龄分组,不同年龄的,选不同的检查项目。把有限的费用花在最适合的体检项目上。
体检前,应给大家派发个性化调查问卷。问卷里,会详细咨询个人的籍贯、生活习惯、肿瘤家族史、既往疾病史等信息。
更理想的,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让每个人都与体检医生做简单交流,看看有无不适、家族病史等,再判断该选哪些检查项目,做到个性化的防癌体检。
这样做主要为的是:对癌症高危人群,使用更精准有效的检查手段,筛查常见的癌症,尽量减少误诊漏诊。
比如,要筛查乳腺癌,二三十岁的女性,建议每年做乳腺B超,但对于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增高,建议每1~2年加做乳腺钼靶。而如果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B超和钼靶有异常发现者,还需进一步做乳腺MR。
再如,对于生活在鼻咽癌高发区的广东人,建议除了检测EB病毒,还需加做鼻咽镜检查,筛查鼻咽癌等等。
刘宇英指出,肿瘤标志物是防癌体检的重要检查项目,但只查肿瘤标志物,会造成漏诊。
“肿瘤标志物”的名字,容易让人以为,但凡有肿瘤,该指标肯定会升高。事实上,有时候,体内有肿瘤,肿瘤标志物水平也不见得升高。
加之,很多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比如癌胚抗原(CEA),与肺癌、胃癌、肠癌等多种癌症有关。即便发现其水平提高,也无法准确判断是哪种癌症引起的。肿瘤标志物有很多种,并非查的数量越多,结果就越可靠、越全面。
因为很多肿瘤标志物,其敏感性并不是特别高。也就是说,指标高了,未必得癌症;指标正常,未必无。临床上,它们更多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后监测,而非普通人体检。
如今,常被用于早期癌症监测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是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和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EB病毒等。
故此,必须联合其他有效的检查手段。
何谓有效?每种癌症的情况不一样,如查肺癌,要做低剂量肺部CT,不能靠胸片;查肠癌,最好做肠镜,不能靠B超等等。
事实上,2008年,原卫生部曾发表回应称,基于辐射剂量和费用考虑,PET-CT不适合作为普通的体检项目。
但经济条件好的高危人群可以3年做一次,是没有问题的。
PET-CT全身扫描,不但可以发现全身上下直径大于5毫米的癌症,还可以发现良性肿瘤,对诊断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都有帮助。
“PET-CT更多用于癌症患者的评估与治疗。当然,确实有些人很恐癌,查到一个肿瘤标志物水平飙高,就整天寝食难安,做B超、CT、内镜等检查又找不到肿瘤病灶。这种情况,也可以做PET-CT全身扫一下,解除他的忧虑。”刘宇英说。
2013年,好莱坞女星朱莉因测出BRCA1/2基因发生突变,果断决定切乳防癌。有人关注了这一新闻,便认为必须得做肿瘤基因检测。
但在刘宇英所在的防癌体检中心,通常不主动推荐广大民众进行这类检查。
“一般人该不该做肿瘤基因检测,医学界还有争议。”刘宇英说。
很多肿瘤与基因的关系,还未十分明晰。即便查出某些肿瘤的发病风险比较高,也没有特别好的干预手段,反而还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
像朱莉切除双侧乳房,也仅能将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从87%降为5%,并没有完全消除发病风险。
刘宇英说,如果确实想做肿瘤基因检测,“一生做一次就够了,因为遗传基因是不变的”。
“没必要特地到日本做防癌体检。”刘宇英态度鲜明。
在防癌体检方面,日本过去走在前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就建立起医保覆盖全民免费的癌症筛查体系。
不过,现在我国的国家级专科医院防癌体检技术水平,已经逐渐赶上了发达国家。所用的B超、CT、MR、PET-CT等医疗设备也都出自世界一线品牌。
与国外相比,我国防癌体检专家的经验还更为丰富。价格优势明显。我国人群基数大,每个医生每年都要接诊成千上万个病人,看得多,自然更加娴熟,经验更加丰富。
网络上热卖各种“防癌体检套餐”,从几百元到上万元都有。
刘宇英建议,做防癌体检,最好到三甲医院,尤其是肿瘤专科医院。
有些检查,看似各个机构都差不多,实则内有乾坤。
比如,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蛋白芯片检测法、酶联免疫分析法、流氏荧光检测法、化学发光检测法等等。论精准度、可靠度,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是最佳选择,但价格昂贵。
再者,同样是B超仪器,有几百万元一台的,也有几万元一台的,检查效果可想而知。
体检专家的经验也很重要。
“长期在临床一线的肿瘤专科医生,更熟悉肿瘤的早期表现。同样的片子,普通医生可能看不出问题,肿瘤专科医生则能发现细微的征兆。”刘宇英说。(感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通讯员余广彪对本文的帮助)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