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务是艰巨的,态度是关键的! ”不管你的BOSS有没有说过类似的鸡汤,这个来自心理学先驱William James的说法风靡自助书籍、励志海报并引起潮流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乐观是好的,但是我们对乐观带来的好处会不会期望太高了呢?
由Elizabeth Tenney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要求参与者猜测乐观对一个既定任务的影响有多少,之后再对比他们的乐观情绪高于、低于这个水平线时的真实表现。
在测试中,任务执行者需要完成数学测试,研究者根据他们的训练表现,会给执行者一个错误的反馈,通过告诉他们做的好或不好来影响他们的乐观程度。任务预测者要来猜测执行者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已知任务完成者并没有能力上的悬殊,区别只在于他们得到的反馈不同。
预测者认为乐观的执行者的表现会明显优于悲观者,但事实并未如此。
在另一个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的任务是“Waldo在哪里?”在该任务中,任务执行者需要仔细研究复(mi)杂(ji)图形,并且找出某个特定的人物(标志等)藏在哪里。
在这个实验中,理想的观点是乐观能转化成顽强的意志给与乐观者力量以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实际上,乐观的完成者确实也多坚持了20%的时间。但这还是没有达到预测者对顶端5%的样本人群(非标准统计)可以达到33%的预测。
这也再次证明了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人们希望乐观能对结果有促进,可现实却告诉你没那么简单。
第二个实验中"Where’s Waldo?"任务类似于上图,密集恐惧症患者可以随意感受一下?
这项研究表示乐观并不能帮助我们有效完成目标,但乐观者的忍耐力(bear)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良心忠告:如果你在一个测试中没有完成的很好,与其担心是消极情绪影响了你的发挥,不如把心思放在怎样学习知识和方法上。
新年的第一次推送居然这么丧?明显是故意的没错了。与其指望什么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还不如就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写一份2019新年计划!
33IQ,在线思维训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