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清军(当时应称“后金军”)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兵临北京城下。经过二个月的激战,明军和清军皆伤亡惨重。清军统帅皇太极在自知无法进一步扩大战果后,主动撤回到了关外。此后,清军又分别于1634年、1636年、1638年、1642年,南下进入关内,但由于吸取了崇祯二年那次京畿之战的教训,清军后来四次入关都没有再试图去攻打固若金汤的北京城,而是将战略目标定在了掠夺明朝财富,消耗明朝经济和军事力量上面。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抵达北京,并对京城展开围攻。当时李自成所率的军队人数大约是10万,虽然这算得上是一支大军了,但考虑到北京有着最好的城防体系,所以即便是10万大军想要迅速将京城攻下,也绝非易事。可让人想不到的是,仅仅用了不到两天时间,起义军已攻入北京城内。三月十九日拂晓,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战斗力强悍的清军花了两个月时间都没能攻下北京,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却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轻松搞定了呢?事实上还不光如此。李自成于崇祯十七年的年初在西安称帝,然后率军从西安一路东进,仅仅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攻下了包括京师在内的明朝半壁江山。这个战绩,连后来所向披靡的清军也无法做到。
其实,李自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逆天”的战绩,并非他的军队战无不胜,而是明朝在北方的统治已经彻底崩溃了。
明朝后期,战乱、苛税、天灾接踵而来,中原很多地方成了饿殍遍野的人间地狱,穷苦百姓们只能吃树皮和观音土来缓解饥饿,“易子而食”这样骇人听闻的惨剧频频出现。可是,明朝的那些皇亲国戚们却依然在各地过着他们醉生梦死的生活,江南秦淮河一带依旧夜夜笙歌。正是这样两个极端的生活状态,将绝望的明朝百姓们逼到了揭竿而起的地步,农民起义军很快就呈现了星火燎原之势。
自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明朝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在潼关战死后,大明王朝就可谓是大势已去。中国人历来受成王败寇观念的影响,李自成势力的兴起,明朝的衰亡,在大家眼里不过是历史上已经上演过许多次的朝代更替再次重现而已。从1643年的年底开始,原先一直把李自成和他的军队视为“闯贼”、“流寇”的明朝士绅阶层中,有不少人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归附李自成,甚至有人希望趁早加入这个新兴政权,从而使自己可以跻身于开国功臣之列。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当时的汉人士绅中,大批文臣武将都投靠到了李自成阵营,但却很少会有人去考虑加入到北方实力更强的满清阵营中。明末大儒顾炎武在他的著作《日知录》中的一段话充分反应了当时人们的这种观念:“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话的大体意思就是说,明朝被大顺朝(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取代,那叫亡国。谁该为保卫明朝拼尽老命呢?当然是皇亲宗室、功臣贵戚这些“肉食者”的事情,跟普通官绅和百姓没什么关系。明朝要是被满清取代,那叫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大家都应该起来一起保卫天下。
正是由于当时人们心中普遍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因此李自成军队一路东进的过程中,只在宁武和太原两地遇到了抵抗,其他地方都是望风而降。食不果腹的北方地区百姓们更是热切盼望“闯王”军队早日到来。李自成率军抵达北京后,也没有受到多少激烈抵抗。守城的明朝将士们纷纷放下武器,兵部尚书张缙彦甚至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进京。因此,当年清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攻下的北京城,就这样被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
参考文献:张廷玉《明史》、顾炎武《日知录》、彭孙贻《平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