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使臣真的能一人灭一国?详解王玄策平灭中天竺之战

托成龙的新片《功夫瑜伽》的福,王玄策的名字,可以说在中国都名声大震。不过本位面毕竟不是武侠世界,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即使他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真的一个人做到灭亡一个国家的惊世骇俗之举,那么王玄策在印度,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功夫瑜伽》中王玄策故事

王玄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根据唐代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之后三次出使印度。根据《旧唐书》的记载,这一次王玄策带领三十人的使团出使印度,正巧碰到了“会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立。”在此之前,在印度著名戒日帝国的戒日王时代,戒日国与唐王朝之间就已经互相通使。戒日王病死后,由于戒日国实行分封制度,因此原本受制于戒日国的各个小邦,以及戒日国的诸侯们纷纷独立,戒日国就此分裂。

▲戒日王朝遗址

而《旧唐书》中,所提及的“中天竺”,有可能就是从戒日国分裂出的小国之一。如《旧唐书》中所说,此时的“中天竺”是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自立为王。这种情况虽然在印度历史上还是相当常见,但是对于王玄策一行唐使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接下来,这位那伏帝阿罗那顺和王玄策之间就爆发了冲突。

▲粟特壁画中的唐朝使者(左)

至于双方之间冲突的原因,在唐代史书中并未记载,在国内网络上许多说法认为是那伏帝阿罗那顺觊觎使团拥有的财物,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相关的中印史料支持。甚至按照《旧唐书》:“乃尽发胡兵以拒玄策”的记载,王玄策甚至可能都没有到达那伏帝阿罗那顺控制的国家。

▲粟特壁画中的印度王公

不过由于那伏帝阿罗那顺手下的士兵,忙于劫掠使团的财物,因此王玄策趁夜逃脱。如果是按照武侠片的套路,那基本就是大侠王玄策用武功打败那伏帝阿罗那顺,为使团一行人报仇雪恨之类。当然这在历史上,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王玄策很快逃到了一个当时位于印度和唐朝之间的国家——吐蕃。

▲当时的吐蕃君主松赞干布

那么王玄策到吐蕃是去干什么呢?答案是借兵。当时的吐蕃是在松赞干布的领导下,刚刚统一西藏,并且和当时两大强国唐朝与尼婆罗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联姻。而吐蕃发兵一千二百精锐为王玄策助战,之后尼婆罗也派出七千骑兵为王玄策助战。“《旧唐书》: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至于接下来的历史,也就相当的简单了。王玄策和他的副使蒋师仁率领联军进攻中天竺城,大战三日后破城,“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那伏帝阿罗那顺被蒋师仁擒获,除此之外,还“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

▲大昭寺壁画中的吐蕃时代武士形象

虽然到这里为止,中国方面史书记载基本一致,但是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却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在那伏帝阿罗那顺后“馀众奉王妻息阻乾陀卫江,师仁击之,大溃,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降城邑五百八十所。”看似多了这区区几行字,但是却将“中天竺”这个国家描述的完全不同。前者在王玄策带八千联军的进攻下,仅三天就城破国灭,因此更像是一个很小的城邦国家,而在《新唐书》的记载中,却又有了再战并“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降城邑五百八十所”的内容。这些内容,让《新唐书》中所描述的“中天竺”,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强国。

▲巅峰时代的戒日帝国

那么这两个记载的“中天竺”,哪个才是真正符合历史的呢?首先要说的是,由于印度相关史料的匮乏,因此这个“中天竺”究竟是哪个国家,实际上已经不得而知。在《旧唐书·西戎传》中,“中天竺”与戒日国相等,但是王玄策所面对的中天竺,显然不是戒日王时代的中天竺,因为此时戒日国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而且从王玄策能够在中天竺逃脱之后,孤身一人或者少数几人的情况下,迅速逃到吐蕃,那么这个中天竺,极有可能是距离吐蕃和尼婆罗不远,且从戒日国分裂出的邦国。而 “中天竺”这个国家,但它的大小也不可能是很多网上说法那样,占据印度三分之一的国家。因为戒日王巅峰时代的戒日国,其领土就只是以恒河流域为中心。

▲粟特壁画中的印度武士

那么假设中天竺国,就是从戒日国分裂出的小国。考虑到戒日国分裂之后,戒日国旧地邦国林立的局面,中天竺想要有“城邑五百八十所”的规模,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中天竺是一个幅员辽阔,再一次统一北印度的大国,但这点与其他印度相关史料不符。而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个“中天竺”,是在就戒日国范围之外国家。但是如此的话,吐蕃和尼婆罗军队,就要从北印度诸多邦国借道,那更加不可能如此轻松的击败中天竺。

▲青海壁画中的吐蕃武士

因此综合所有的信息,《新唐书》中所说的“中天竺”,应该是将戒日国与此时的中天竺搞混,而《旧唐书》中城邦形式的中天竺,就更加合理。那么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吐蕃和尼婆罗要帮助王玄策呢?虽然可以简单的解释为这两个国家仰仗大唐威仪之类,这种说法虽然听着略爽,但却显然不是严谨的历史分析。更加合理的考虑,是吐蕃以及尼婆罗对印度地区的土地也同样有诉求。

实际上,吐蕃对印度各邦国的战争,绝非只有王玄策这一次。对于尼婆罗来说,就更是如此。虽然今天的尼泊尔是个夹在中印之间的小国,但是在七世纪初期时,尼婆罗的国力依然相当可观,甚至和唐朝一起对吐蕃的文化影响进行竞争。而且对于唐朝来说,王玄策在印度的军事行动,除了震慑其他印度邦国,让自身使团不会再遭到袭击外,其他方面并无任何收获。而尼婆罗和吐蕃,尤其是尼婆罗,则可以趁此机会威慑印度邦国,并对其施加影响力。

▲大昭寺壁画中的吐蕃武士像

因此,重新梳理王玄策这一历史事件,便是王玄策率领的使团,在印度遭遇了一个小邦国的袭击。之后以王玄策为首的残存使者,逃到了吐蕃,得到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尼婆罗国的支持,王玄策带领带领联军攻破中天竺,让王玄策一行得意报仇雪恨,而吐蕃和尼婆罗则趁此机会扩张领土。因此这起事件与其说是王玄策自己和唐王朝的胜利,倒不如说是一场外交事件,所导致的高原国家,对印度平原城邦的一场侵略战争。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