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怎么变成致癌物的?这几件事就是罪魁祸首

癌症(cancer)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城市居民35-60岁人群死亡原因中,约30%死于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癌症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有一定的关联。食物加工、烹调不当可增加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的危险度。

下面几种做法,

你可能常常用到,

但它们正是使食物变为致癌物的元凶——

加热食用油

烹饪少不了用油,而食用油在高温加热下会产生致癌物质。

以本身含有较多的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菜油为例:

60℃

开始氧化;

130℃

氧化物开始分解,形成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有些就是致癌物;

150℃

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开始生成,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

200℃以上

此时产生的油烟凝聚物如氮氧化物等具有很强的毒性;

350℃

这时锅内食用油已经达到了所谓“吐火”的状态,除了产生丙烯醛外,还会产生凝聚体,这时的致癌风险是最高的。

食用油加热后产生的有害物质,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厨房中的厨师。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妇女和海外华人女性肺腺癌发病率较高,原因可能与中国传统烹饪习惯的高温煎炒有关。

盐腌食品

食品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被体内微生物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会导致胃、肠、胰腺等消化道癌变的几率升高。

日本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地区腌鱼和咸菜消耗量越大,胃癌发病率越高。我国常食用咸肉、咸鱼或喜食重盐者,患胃癌风险也相对更高。

十大建议防癌益寿

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尽量远离癌症的风险呢?

世界癌症基金会提出了预防癌症的十大建议,普通人不难做到,却可以降低得癌症的风险。

健康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

人的腰围每增加一英寸,得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八倍以上。过多的体脂,特别是储存在腰部的脂肪,会刺激身体制造“生长激素”,过多的此类激素也会增加人患癌的风险。

建议:

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之间(体质指数为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腰围女士要小于80cm,男士要小于90cm。

每天锻炼至少30分钟

任何运动都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同时还能避免体重增加。

建议:

运动贵在长期坚持。

多喝水,少喝含糖饮料

尽量减少高能量密度食物,即高糖、高脂、低纤维素食物。特别是含糖饮料,在提供了大量能量的同时又没有带来饱腹感,易使总体能量摄入超标。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建议:每餐应有2/3植物性食物。

少吃红肉,避免食用加工肉制品

畜肉为红肉,禽鱼为白肉。

建议:

为降低得癌症的风险,每周吃的红肉不超过500g,提倡每天食用白肉50-100克,每周吃2-4次;少吃加工肉制品。

限制饮酒,不要吸烟

饮酒能导致多种癌症,如口腔、咽喉、食道、乳腺癌等。吸烟的同时又饮酒对身体格外有害。

建议:

成人男性饮酒一天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人女性饮酒一天酒精量不超过15克。

如何判断每天摄入的含量呢?

粗略地说,一杯酒精饮品含酒精10~15g,相当于280ml的啤酒或果酒(3%~5%酒精),125ml葡萄酒(12%~13%酒精),25ml白酒(40%酒精)。

少吃盐和盐腌食品

少吃过咸食物,坚持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 g以内。

对于某些含盐量高的加工食品,营养标签中仅标注了钠的含量,此时用钠的重量(g)乘以2.5即可粗略估算出盐的含量。

不宜用营养补充剂预防癌症

摄入营养补充剂会影响体内营养素的平衡,考虑到不可预知的副作用,最好通过日常饮食增加相关营养素的摄取。

不过,对于准备怀孕、孕中和哺乳期的妇女或身体虚弱者另当别论。

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建议母乳喂养至少坚持6个月。

母乳喂养不仅能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几率,同时还能防止孩子婴儿期感染,预防儿童早期疾病,长大后超重和肥胖的几率也会降低。

癌症幸存者也应“守纪律”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不少癌症已成为一种慢性病,在“带癌生存”的过程中,也仍然需要遵守上述关于饮食运动的建议,有助于防止癌症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