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18发都干不掉一辆T34:二战芬兰的突击炮有多坑?

谈起芬兰,可能绝大多数军事爱好者都会想起芬军在1939-1940年,冬季战争期间对苏联的坚决抵抗。虽然战后芬兰仍然丢掉了部分领土,但就装备损失与伤亡的交换比来看,明显还是苏军大的多。

1941年,在希特勒发起“巴巴罗萨”战役之后,作为盟友的芬军也主动越过苏芬边境线,为了重新夺回失去的维堡而战。直至1944年德国濒临战败,芬兰人在苏军的重拳打击下才吐出了吞并的苏联“国土”。

受限于工业体系,芬兰人在二战中少有自产的车辆,依靠的也是从盟友手中购买部分坦克、突击炮来充实自己的国防。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被芬军所缴获的BT-7快速坦克。而这些坦克也被苏军视为“跑车”,它们在拆掉履带之后,甚至可以跑上65-70公里的急速!

▲轻装甲,高机动,苏德战争初期尚佳的火力,使得BT-7在芬兰军队当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好评。

根据资料显示,芬军光是在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中,一共就俘获了56辆BT-7快速坦克。由于各个步兵单位缺乏必要的火力支援,为此,将BT-7改造成专门用于破坏敌军的“突击坦克”事项也就被高层提上了议程。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在BT-7的底盘基础上,芬兰技术人员将原先的45毫米火炮炮塔拆下,换装上一门4.5英寸(114毫米MK.II型榴弹炮)作为替代。使用这些火炮的原因也十分有趣:与其将这些老式榴弹炮放在库房里落灰,还不如将它们改进一下,放到战场上去对付苏联人!

1942年,代号为BT-42的芬兰突击炮也正式下线。

▲芬军所使用的BT-42突击炮实车(上)与彩绘图片(下)。值得注意的是,BT-42在继承了BT-7的车体、高速度的同时,在防护能力上并没有什么提升。以至于它的炮塔正面厚度也只有16毫米!而改进完成的18辆BT-42也于1943年初全部完工,列装到部队作战。

BT-42的首次实战,是在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Continuation War)期间。在斯维里河(Svir)附近,BT-42被要求炮击当地的苏军碉堡与火力工事。也正是在这里,它们首次遭遇了自己的“同胞”——T-34坦克。数辆BT-42对远处的T-34坦克群展开了炮击,然而114毫米的榴弹就算砸在T-34身上,也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在意识到苏军坦克正不断逼近的情况下,战车群的指挥官果断下令,调头,撤!

BT-42的另一次作战则是在1944年夏季的维堡(Vyborg)战役。当时,驻守维堡的芬军配置了8-9辆BT-42。然而战役打下来之后,这支BT-42车队竟然颗粒无收!反而被苏军部队给成建制歼灭了。最让人尴尬的是,有一辆BT-42在数百米的距离,连续18发炮弹命中一辆前进的T-34,竟然没有一发对后者构成致命伤。而这辆BT-42却被对方一发穿甲弹给打趴下,再也没能开火了。

即便德国人专门为芬军提供过为BT-42改进的破甲弹药,但由于数量较少且榴弹炮初速低,命中有限,并未发挥太大作用。所以在得到了从德国购买的部分三号突击炮G型以后,这些脆弱的大脑袋BT就再也没有被芬兰人送上前线过了。

▲涂有三色伪装迷彩的BT-42,其车组正试图通过炮塔侧边的舱门进入坦克。而在实战中,这个“大头娃娃”也实在是容易遭到敌军的火力集袭。

▲被丢弃的BT-42,在苏军的76毫米坦克炮下,这款轻装甲的突击炮毫无还手之力。

总体来说,BT-42并不能算是一款出众的装甲车辆。与德军的那些无炮塔的突击炮相比,它实在是太过脆弱。后部舱门装甲十分薄弱的同时,整车由于炮塔过重导致车速下降,与此同时,它那门缺乏稳定性的榴弹炮实在是很难击中移动中的目标。人机效率低下(只有3人),缺乏反步兵武器(没有车载机枪,车组只能依靠走位与步兵来得到保护)使得它最终也成为了苏德战争中的又一款牺牲品。只不过作为BT家族系列的一个特色分支,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陈列于芬兰帕罗拉(Parola)坦克博物馆中的BT-42实车,而它也是二战中唯一一辆幸存的实物。

除了BT-42,大胆的芬兰人还在BT坦克的底盘上,开发出代号为“BT-43”的装甲运兵车。原计划可以载运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然而,受制于技术原因与战局,最终芬军技术部门在只造了一辆样车后,就对其予以了否决。而BT家族在芬兰发展的历史,也由此告一段落。

▲BT-43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