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洋节吗?不好意思,它是土生土长的

众所周知,“元旦”是世界公认的公历纪元之称,我国则称之为“阳历”节日,为新年伊始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于是,很多人认为“元旦”舶来词,但实际上,它是我国古代的“土产”。

据考证,“元旦”一词源于公元前26世纪三皇五帝中的颛顼。据《俗语典》载:“颛帝以孟春为年,其时正朔旦立春,后世称正月初一元旦,本此。”又唐初房玄龄等撰的《晋书》也载:“以孟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由此可见,我国元旦的起源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是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书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即元旦是岁、月、日之始,因此古代有“三元、三朔、三朝”之称。

对于“岁”,在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里是这样说的:“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即“岁”原意是斧类砍削工具,收获庄稼用的,而庄稼一年一熟,收获后人们要用牲畜祭祀神灵,于是“岁”逐渐成为“祭祀”的代称。“祀”则以“祭祀”之义衍生出“年”。可见,“年”作为时间观念,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形成。当时“年”的含义还只是谷物成熟之意,《说文·禾部》曰:“年,谷熟也”。

实际上,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元旦的政治色彩突出表现出“王者得政, 示从我始”。于是,在改朝换代之前经常要改正朔,易服色,岁首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夏、商、周、秦分别以正月、十二月、十一月、十月为岁首,而汉朝初期还继续沿用秦历。直到汉武帝时,朝廷才颁发新历,规定:以夏历(阴历,又称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即“元旦”。此后中国历代王朝一直沿用夏历纪年,直至晚清末年。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可见,此时的“元旦”之意为“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春节。

由于含有“辞旧迎新”之意,“元旦”和“除夕”一样,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据《尚书·尧典》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这里的“文祖”指的是帝尧,大意是:“元旦”这天,舜继承尧的帝位,往后每年“元旦”舜都要到尧的庙中祭告。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沿袭这一传统。此外,在“元旦”这一天,历朝历代还要举行大朝庆典仪式,百官入朝拜见皇帝庆贺新年,这是朝会制度中级别最高的一种。如清朝“元旦朝贺”最早见于天命元年(1616年),由努尔哈赤举行;至顺治年间,朝廷把元旦、冬至、万寿节定为国家的三大节,其中“元旦大朝”的仪制、典礼尤为规范、隆重。

除了历代的天子在元旦祭祖,民间在庆祝“元旦”。据《诗经·豳风·七月》载:“穹窒熏鼠,塞向墐户。”每当岁末,人们就要打扫卫生、驱除寒气,为“改岁”做准备;之后“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就是“春节”原型。

实际上,直到先秦时,“元旦”祭祀的参与者还仅仅局限于君主、贵族等封建上层统治者,直到秦汉之后,民众在“元旦”才有祭祀祖先活动。

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到了南朝梁代,元旦节俗已经很成熟了。据宗懔《荆楚岁时记》载: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着火中,烞熚有声,而山臊惊惮。《玄黄经》所谓(山巢)鬼也。俗人以为爆竹起于庭燎,家国不应滥于王者。”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又,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

大概内容就是正月一日人们鸡鸣而起,先在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全家老小端正穿戴,依次祭祀祖神,祝贺新春。敬奉椒柏酒,喝桃汤水,饮屠苏酒,吃胶牙糖,吃五辛菜。喝酒的次序是从年纪最小的开始。服下“敷于散”和 “却鬼丸”,每 人再吃一个鸡蛋。纸上画只鸡贴在门上,画鸡上悬挂苇索,两块桃木板树立在纸帖两旁,以震慑鬼 怪。还有打灰堆的风俗,手拿绑有铜钱的竹竿,围绕粪土堆转几圈,然后投打在粪土堆上,说着“令如愿”。

到了宋代,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视“元旦”为大节日,据《野客丛书》载:“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为大节日,七日假。”就是说,当时国家的“假日办”要发出通知,给“上班族”放假七天。当天,京城里的每家每户都要早早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走亲访友,相互祝福,把酒相庆。街道上都结彩棚,摆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饰、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具等商品,还有舞场歌馆,车马来往,络绎不绝。同时,当时也有许多饮食习俗,如多数家庭要吃素饼。据《东京梦华录》载:“(元旦的开封)皆煎术汤以饮之,并烧苍术,又辟除疫疠之气。”很多人家还“用柏一枝、柿一枚、橘一枚,就中擘开,众分食之,以为一岁百事吉之兆”。

至有清一代,如拜年、贴桃符、春联、窗花、“福”字、年画,饮屠苏酒、放爆竹……年俗仍然十分流行。可见,中华民族的“元旦”习俗,是一脉相承的。

说了国家和普通民众,古代的一些“知识分子”也十分喜欢在“元旦”这一天抒发自己的情怀,为我国诗坛留下很多名言佳句。

如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一句诗:“四时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反映出元旦到来,五谷熟而四时尽,无论天象、地貌还是人意,都充满了新意。

又,唐代元稹的《岁日》:“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凄 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诗人情绪十分低落,消极厌世之感。

北宋时期,王安石的《元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语言清新流畅,反映了作者改革的坚强信念和豪迈气概。

宋伯仁的《岁旦》:“居章无贺客,早起只好常。 校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壤。柏 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反映出诗人与世无争,知足常乐的生活情趣。

又,明代陈宪章的《元旦试笔》:“天上风云庆会期,庙谟争遣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诗中的“元旦”佳节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到了晚清,由于朝廷腐败不堪,山河不堪收拾。鲁迅先生面对国破山河在的凄凉景象,写下《二十二年元旦》:“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中又新春。”

辛亥革命后,我国将“正月初一”改称作春节,将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但不称“元旦”。直至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 ”。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将每年1 月 1 日定为“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