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历史特约作者:宁馨儿)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小传:获得诺贝尔奖的“三无”科学家,起因竟是美国越战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生于浙江宁波,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给他取名呦呦,来自于《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她的青少年,正值抗战时期。她就读于宁波的私立小学和中学,并未受到严重影响。1946年(16岁),她患肺结核,被迫休学两年。恢复后,决定要学医。
1951年(21岁),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开始了勤勤恳恳的科研工作。
60年代,越南与美国激战正酣,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自然要给予支持。当时,越南深受疟疾的困扰,在胡志明的请求下,毛泽东和周恩来欣然应允,要求国内的医药工作者努力研发疟疾防治药物。
虽然当时文革已经开始兴起,但来自最高领袖的指令,使得项目得以进行。1967年5月23日,“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召开。于是,代号为“523项目”的科研工作开始了,有超过500位科学家参与了该项目。
1969年(39岁),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也加入了这个军事绝密项目,屠呦呦任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
屠呦呦查阅了大量古代医学典籍,选出约2千个有关疟疾的药方,筛选出200多种中草药进行研究。
1970年,她首先制备了胡椒提取物(胡椒酮),进行鼠疟实验,效果不错。但进行临床试验时,在人体效果不理想,只好中止。
随后,她发现青蒿(黄花蒿)的提取物有一定效果,但很不稳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药效不稳定呢?屠呦呦日思夜想…………
(黄花蒿,一种极其常见的植物)
一天无意间,她读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她突然冒出一个灵感:莫非是提取过程中,温度太高,导致药物不稳定呢?于是,她打算不用沸点78度的乙醇,而改用沸点只有35度的乙醚,进行提取。
1971年10月4日,实验结果出来了,效果惊人,提取物对动物竟有100%的疗效!屠呦呦非常兴奋。她随即对提取物进行了临床试验,结果也非常好。于是,提取物被统一命名为青蒿素,并开始用于临床。
此外,屠呦呦和上海有机所合作,开始着手研究青蒿素的结构。至1975年,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分子式为C15H22O5。
1975年4月30日(45岁),北越攻入西贡,越南战争结束,523项目的军事目的,也就消失了。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青蒿素的研究成果,也开始陆续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并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的关注。
1981年10月(51岁),国际疟疾化疗会议在北京召开。随后,国家卫生部成立“中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开发指导委员会”,加速药品的研制和推广。
虽然,青蒿素抗疟疾效果极佳,但单一使用容易造成抗药性。1990年代,诺华公司以青蒿素为基础,制成复方药物,解决了这一问题,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并推荐在全世界应用。
据统计,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下降了37%;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60%,620万人生命得以挽救。
2011年9月(81岁),因为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得了号称“美国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2015年10月(85岁),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一位中国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然而,她没有发表过SCI,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过洋,也没有院士头衔……
她竟是一个“三无”科学家!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03篇作品,营员“宁馨儿”的第16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