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传:只读过小学的文学巨匠,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小传:只读过小学的文学巨匠,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母是苗族人,母亲是土家族人,父亲是汉族人,拥有三个民族血统的沈从文,从小聪明伶俐,进入当地一所小学。

1917年(15岁),沈从文加入当地土著部队,辗转于湘、川、黔边境,开始了军旅生活。在5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接触到各种不同气质、不同性格的士兵、政客、商人、学生等等。在从军的后期,他受到“新文化运动”新思想的影响。

1922年(20岁),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这时他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穷困潦倒,在绝望中试着给作家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

没想到,郁达夫按照信中的地址,亲自去看望他。郁达夫把自己的羊毛围巾送给了他,还请三天没吃饭的沈从文,到馆子里大吃了一顿。沈从文大受鼓舞,开始尝试写作。

1924年(22岁),沈从文在郁达夫的鼓励下,以休芸芸为笔名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此后,他不断发表作品,声名鹊起,结识了很多作家和学者。

1928年(26岁),沈从文从北京来到上海,与作家胡也频、丁玲筹办了《红黑》杂志和出版社。然而,“文学青年三人组”都不擅长经营,很快就倒闭,还背了一屁股债。

1929年(27岁),幸好得到徐志摩的青睐,推荐他到中国公学任教。第一次上课时,从来没有讲过课的他,竟在在讲台上呆呆地站了10分钟,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开了口,又急匆匆地,10分钟讲完了整节课的内容。

他非常尴尬,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在学校任教期间,他爱上了女学生张兆和。张兆和是名门闺秀,是公认的校花,人称“黑牡丹”。土里土气的沈从文死缠烂打,坚持不断地给她写情书。

他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张兆和终于被感动了,两人走到了一起。

1934年(32岁),沈从文的母亲病危,他匆忙赶回湘西。路上,他每天给张兆和写一封信,报告沿途所见所闻。后来改编汇集成书,就是《湘行散记》,成为他的散文代表作。

同时,小说《边城》也创作完成,以极其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唯美的爱情,纯真的善良。这本小说成为他最经典的作品,是今天中小学生必读的作品。

抗日战争期间,沈从文相继在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任教。

1949年(47岁),北平和平解放后,沈从文作为“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路线”的“桃红色”作家,成为被公开批判的对象。他不堪压力,用剃刀割腕自杀,所幸被家人及时发现,救活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沈从文只好放弃写作小说,转向与政治无关的文物研究。在之后的近30年里,他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服饰。

1981年(79岁),他准备了15年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该书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至今被认为是这个领域内的经典著作。

1983年(81岁),沈从文突患脑血栓,说话、行动开始不便。1988年5月10日,病逝,享年86岁。

沈从文一生著作浩繁,2002年出版的《沈从文全集》,一共32卷,1000多万字,可谓是中国20世纪创作量最大的作家之一。

据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的马悦然透露:沈从文在1987年、1988年两次进入候选人终审名单。如果沈从文能再多活几个月,就将在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可惜!他临终遗言:“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说的。”

(中国现代文学馆里沈从文的塑像)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201篇作品,营员“梦里婉歌”的第1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