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不断涌现的海底文明遗址,让亚特兰蒂斯之谜更加扑朔迷离。而一个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大胆假说,从海底逐渐浮出了水面——
亚特兰蒂斯:虚构还是真实?
相传距今1万多年前,地球上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叫做亚特兰蒂斯。这个文明把巨大的岛屿进行了改造,修建了发达的运河网和道路网。那里的人们有很高的智慧,精通哲学、科学和艺术。那里人口众多,农业分工很细,农作物一年可以收获两次。人们使用系统的文字,远洋贸易也非常繁荣。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一场巨大的灾难,这块巨大的岛屿在一夜之间沉入了海底,亚特兰蒂斯文明也就此消失了。
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故事流传至今,但它究竟是否存在,人们众说纷纭。而最新的一些考古发现,给亚特兰蒂斯文明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
地中海里的马耳他岛是亚特兰蒂斯的重要候选地,因为那个岛上有远古人类修建的巨石神庙,而且马耳他岛恰好是个岛屿,与柏拉图对亚特兰蒂斯的描述很吻合。在马耳他岛上矗立着30多处巨石建筑遗址,由于遗址内有黑黝黝的凹室,看起来很像神龛,还有类似祭坛的光滑石板,所以人们认定它们是世界上古老的神庙遗址。经过测定,这些神庙已经有5700年的历史了,比埃及金字塔和英国巨石阵都要早1000年。
十几年前,人们就发现马耳他岛附近海面下7.5米处也有神庙遗址。最近,考古学家对马耳他岛上纵横交错的神秘沟渠进行了研究,人们往往把和巨石神庙同时期的这些沟渠叫做大车印。考古学家发现,有些大车印从陆地一直延伸到了海里。当他们潜入海里追踪,发现大车印的尽头是方形的洞口,显然是人工开凿,这样的洞口在陆地上的建筑遗址里也随处可见。
显然,马耳他岛的一些神庙等建筑如今沉入了水底,那么这里是不是亚特兰蒂斯呢?
不断涌现的水下文明遗址
马耳他岛的疑问还没有得到解答,英国又传来爆炸性的消息,英国考古队在北海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海底世界,堪称英国版亚特兰蒂斯。
考古学家发现,在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海洋底部,曾经是一片露出水面的陆地,这块陆地甚至从英国苏格兰地区一直延伸到北欧的丹麦。潜水考古发现,这块陆地上一度生活着猛犸象和驯鹿,还有一些原始人类居住,估计人口可达数万人。从距今2万年到7000年前,这块陆地逐渐沉入了水下。
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关于海底文明的考古新发现又从印度传来。在印度西北海岸,有一个叫坎贝湾的海湾。最近,印度考古学家在坎贝湾的海底发现了两座古代城市遗址。从沉积物判断,在距今一两万年前,坎贝湾还是露出海面的陆地,此后海水逐渐灌入,陆地被完全淹没,这里变成了海湾。
难道亚特兰蒂斯居然在亚洲吗?
从寻找亚特兰蒂斯出发,人们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水下文明遗迹,甚至在中国的台湾海峡的水下也发现了一些人类遗迹。这些遗迹大部分分布在海岸线附近的海里,少部分甚至在远离海岸线上百千米的海底。
所以考古学家推测,柏拉图所说的亚特兰蒂斯也许是这些水下文明中的一个,至于是哪一个,还有待确定。
新的考古发现让一个比亚特兰蒂斯之谜更加重大的谜团浮出了水面:世界各地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水下文明遗迹?
末次冰期与远古文明
难道真的存在海底人,他们建造了大量的海底城市?
关于海底人的设想,毕竟只是科幻,而不是科学。显然,目前所发现的海底文明都曾经是陆地文明,只是由于沧海桑田的环境变化,使这些昔日的文明沉入了水底。
为什么它们都沉入了水底呢?
这要从全球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冰期——末次冰期谈起了。冰期是地球历史上比较寒冷的时期,不仅两极地区覆盖冰雪,在一些高纬度地区也是冰天雪地的景象。末次冰期从距今11万年前开始,到距今1万年前结束。当时北半球的大陆很多地方都被冰雪所覆盖,不适合人类的居住。
冰期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使海平面下降了。由于大量的水凝固成冰,以冰川的形式储存在大陆之上,相应地海洋中的水就减少了一些,于是海平面比今天下降了几十米。我们知道,海洋的平均深度有几千米,因此看上去,海平面下降几十米似乎也不是很多。但是地质学家告诉我们,海底深度的增加可不是从海岸线到海沟均匀地逐渐下降的。实际情况是,在海岸线附近向海洋方向几百千米的区域,海底很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陆架,过了大陆架继续向海洋方向延伸,海底才陡然变深。
因此,当末次冰期时海平面下降几十米时,今天在水面之下的大陆架实际上有很大的面积在当时是露出水面的。
我们可以想像末次冰期时古代人类面对的考验,广袤的大陆上冰天雪地,食物匮乏,只有在温带、热带的一些海岸线附近,气候适宜,而且物产丰富,既有陆地上的食物,又有海洋中的食物。那些远古人类基本上都生活在海岸边,如果让我们回到那个时期,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在当时的海边生活。马耳他岛、英国附近海域以及印度坎贝湾都是大陆架地区,在末次冰期时都是气候适宜的陆地。
时光终于走到了距今1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了,全球开始明显升温,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淹没了大片的海岸边土地。那些长期居住在海岸边的远古人类该何去何从呢?
末次冰期结束,对远古文明来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让我们先来看坏消息,那就是文明的家园逐渐被海水淹没。而且更加凄惨的是,淹没的过程可能不是缓慢的、逐渐的,而是出现了惊天动地的全球大洪水。
古气候学家对白令海峡的研究发现,在末次冰期中,地处亚洲和美洲之间的狭窄白令海峡经常会被厚厚的冰块堵塞,导致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洋流被切断。当冰期结束,气候稍稍转暖,北冰洋积蓄了大量的海水后,会猛然冲破白令海峡的“冰坝”,海水汹涌地冲入太平洋,并在全球引发海洋的大动荡。对于在海岸线生活的人来说,他们很可能遭遇到这种巨浪的袭击,巨浪过后,许多昔日的家园长久地淹没在水下,文明遭受了严重打击。
不过好消息是,末次冰期结束后,气候变暖,大陆深处变得更加适宜人类居住了。只要能够在巨浪的袭击中幸免于难,文明的火种就能向温暖的内陆进发了。
文明遗址分布的奇特现象
结合古人类的演化和文明古国的兴起,我们就会对末次冰期时期的人类文明的变迁有更多的认识。
现代智人大约20万年前从非洲起源,一直到距今6万年前的时候,他们才开始从非洲出发,向全世界迁徙。按照常理推断,考古学家应该在最靠近非洲的地方找到年代比较老的人类遗址,在距离非洲比较远的地方找到年代比较新的人类遗址。但实际的考古发现却令人大感意外,在非洲以外的现代智人遗址中,最古老的那个遗址不在与非洲毗邻的亚洲和欧洲,而是在如今孤悬海洋中的澳大利亚大陆上,那里发现了距今5万年的现代智人遗址。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是很漫长的旅程,为什么两块大陆之间的陆地上没有发现比5万年前更早的遗址呢?
这是因为古人类刚开始向非洲以外迁徙时,地球还处于末次冰期,比较寒冷,这些人类并不能深入大陆的深处。但由于海平面很低,温带、热带有大片的大陆架露出了水面,让古人类可以轻松地沿着当时的海岸线向远方迁移。
那些从非洲到澳大利亚大陆沿途的文明营地,其实都在当时的海岸线附近,可是那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100米左右,印度西海岸当时要向外扩展200千米左右,波斯湾、泰国湾都是陆地,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那些岛屿都连成了一整块大陆。
此后由于海平面上升,那些沿途的古文明营地显然都位于水下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水下古文明遗址的原因。
文明的源头在海底
我们现在所知的古文明位置,能够透露出一些末次冰期前后的古文明故事。比如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印度文明,几乎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印度河流域。人们在这里挖掘出了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两座著名的文明古城,它们有4000多年的历史,比中国的商代文明更加古老。古印度文明很发达,城市规模很大,有巨大的神庙、广场、浴池等城市设施。过去考古学家一直对古印度文明突然之间就达到如此高的文明程度大惑不解,现在坎贝湾的水下城市的发现,让他们茅塞顿开。
印度河的入海口就在坎贝湾,也许古印度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并不在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而是在末次冰期时期的坎贝湾“陆地”上。后来冰期结束,海平面升高,这个文明向内陆迁移,在印度河谷重新安营扎寨,再度繁荣起来。
并非只有古印度文明有可能来自海底古文明,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古巴比伦文明的源头,也要到海里面去找,也许就在波斯湾水下隐藏着。古巴比伦的苏美尔人的大洪水传说,可能反映了末次冰期结束后,巨浪袭击了苏美尔人祖先的文明,一部分苏美尔人幸免于难,驾船逃离的场景,他们最终在两河流域扎下根来,创造出古巴比伦文明,其实它可能是更古老文明的续集。
不论亚特兰蒂斯在哪里,人类文明的源头也许就沉睡在海底,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发现祖先们艰苦而光辉的岁月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