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表现不同,往往来自于日本人际关系里根深蒂固的疏离感。特别是在待人接物上,中国人往往在小事上不计小节,而日本人恰恰相反,反倒是越小的事情计较的越多。
就拿请客吃饭来说,中国人聚餐,往往很难提前到达。假如约定的时间是晚上六点,能在六点整把人全部聚齐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而日本人就不一样,不仅会在6点准时到达,而且……假如是十分重要的聚会,基本在5点50之前,就已经全部就位,开始为聚会前的话题做好一切准备。如果有人说这也不算什么,中国人也有非常守时的情况发生,比如婚宴,或者领导饭局,那么等到了饭局的第二日,两者之间的差距就会越发明显起来。
这个时候,你往往能收到日本人发来的短信或者打来的电话,他们会谢谢你昨天请他们吃饭,并且会告诉你饭菜如何好吃。这件事要是放在我们中国人身上可不得了,你第二天接到对方的电话,对方特意告诉你说饭菜非常好吃,你可能会觉得对方是不是有毛病,浪费了你的时间,或者难不成他这是要找你借钱吗……笑
过于客气,过于礼貌,过于在意细节甚至让人感觉古板的处事风格,那种仿佛亲近却又时不时有距离的感觉,就是日本人骨子里给人的疏离感。而说起疏离感,就不得不推荐大家看日本的文学小说,而说起日本的畅销小说,除了东野圭吾以外,我想最畅销的就是村上春树的小说了。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就是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凭借这本处女作,村上春树在29岁便一举拿下了日本的群像新人文学奖,并因此踏上了写作的道路,直到1987年他的第五部小说《挪威的森林》面世,他已经成为对世界文学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作家。
那么要了解一个作家,自然要从他的第一部作品开始,而且有文学评论家常说:一个作家的代表作,必然是他的处女作。这种说法虽有待商榷,但是《且听风吟》这本书,确实值得我们去品读。
这是一本很少见的,越读越能感觉到孤独的书。在这种气氛下,人与人之间往往充斥着某种淡淡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是距离感,是哀愁,是伤风,有时也是美。
我是在来往于深圳的飞机上读完的这本小说。它的故事很简单,村上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我”在夏天里度过的18个夏日。
在这段时间里,“我”在酒吧背了一个醉倒在地的女子回家,而女子醒来时发现自己一丝不挂,并怀疑“我”侮辱了她,但是事后又因为阴差阳错的巧合,“我”与这个女子再次相遇,在与她的相处中,“我”记起了自己的三段感情,并因此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
整本书很薄,故事很小,情节很轻,不到六万字的小说却让我连续不断地读了两遍,沉迷于字里行间的感觉,不愿意醒来。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不是一个忠实的村上春树粉丝,我对他的作品没有执念,甚至比有些人更为客观。前年我读过他的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去年读过自传随笔《身为职业小说家》。
在小说语境下,这本《且听风吟》有着迷醉的风格,所有的人物都在酒吧来回穿梭,配着村上春树最喜欢的爵士乐,很像二十年前的港台电影,我想王家卫应该是喜欢村上春树的。
在阅读《且听风吟》的过程中,我有不止一次的想起张国荣演的那只“无脚鸟”,《阿飞正传》里的每一个人都让人生怜,如果你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你一定会喜欢《且听风吟》。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飞机上一遍,落地时一遍。情节因为轻而模糊,但是孤独的感觉却久久不散。读罢,甚至有一种下楼找个无人的地方,一个人来罐啤酒的冲动。故事怎么就这样轻易的结束了呢,主人公刚刚打算步入一段恋情忘却过去,可是喜欢的人却已经消失,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伤感,令人不吐不快。
就像我前面说到的日本人的处世哲学,过于在细节上计较分寸。全书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烦恼,可是大多都只在个人意志形态上发表看法,书中人物的对话,有着独特的魅力,却往往欲言又止,就像是有什么要紧的话要说,却往往落在某一处无关痛痒的角落里。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学校当英文老师的时候给学生出过一篇短文翻译,要把文中男女主角在月下散步时情不自禁说出的"I love you"翻译成日文。学生直译成“我爱你”,但夏目漱石说,日本人是不会这样说的,应当更婉转含蓄。学生问那应该怎么说呢,夏目漱石沉吟片刻,告诉学生,说“月が绮丽ですね(今晚的月色真美)”就足够了。
而我看村上春树,我想他要表达的,或许就是日本人生活里的另一种状态。人生就像老式的黑胶唱片,a面总是光鲜,而b面沟壑纵横。
他说: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我们要努力认识的对象和实际认识的对象之间,总是横陈着一道深渊,无论用怎样长的尺都无法完全测出其深度。
一切都将一去杳然,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我们便是这样活着。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
《且听风吟》的台版译名是《听风的歌》,英文译名是《Hear the Wind Sing》,我不了解日文,我想如果风会歌唱,一定是伤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