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天坛为美丽中国祈福?

天坛:为美丽中国祈福

解筱文

地理上与天最近的地方是珠穆朗玛峰,精神上离天最近的地方是天坛。乘坐高速动车组列车,沿京沪高铁或者京津城际铁路一路北上到北京的南大门——北京南站,从这座以天坛祈年殿为造型的“中国高铁第一站”中,你一定会感受到天坛的悠远历史气息,对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的天坛充满了更多的向往之情,眼前好似浮现出在苍翠的古树间,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建筑,以哲思和灵动的姿态,穿越岁月的轮音,流淌着历史的厚重,传承着幸福的期盼……

宏大肃穆的建筑

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世界最大的祭祀建筑群之一。它的体量有故宫的四倍之大,外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面积270多公顷。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主要建筑分布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精布其间。

祭天的圜丘坛在南,由圜丘、皇穹宇等组成;祈谷的祈谷坛在北,由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组成,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相连。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

诸多的建筑群落仅是整个天坛的二十分之一,二十分之十九的区域全是绿树和丰富的植被,凸显出宫殿无法比拟的宏大铺设。漫步在这里,沿着历史清晰的脉络,很容易找寻到天坛一次次丰满装扮过程。

明朝天地合祀大典从明洪武十年 (1377年)开始,历代沿袭举行160余年,到明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熙进行“大礼议”,决定恢复洪武元年(1368年)天地分祀的旧制,在大祀殿南建圜丘,以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圜丘由明世宗朱厚熄亲自定制,为三层台圆形蓝色琉璃建筑,环以内外两墙,内墙圆形,外墙方形,置两重损星门。圜丘北建泰神殿。嘉靖十三年(1534年)十一月,明世宗朱厚熄谕礼部:“南郊之东坛名天坛;北郊之坛名地坛;东郊之坛名朝日坛;西郊之坛名夕月坛。”天坛由此而得名。

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乾隆年间,天坛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改建及修缮。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圜丘,改建皇穹宇,改“大享殿”名为祈年殿,并将大享殿三色瓦统一为青色,使得天坛建筑象征寓意更加丰富。乾隆十九年(1754年)天坛西门外垣之南建门一座,称“圜丘坛门”,形成了天坛南北两坛单独成制、规制严谨的格局。

至此,天坛建筑格局及建筑形式最终形成并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让后人至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皇家祭祀狂想。

“天人合一”的瑰宝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在天坛的建筑中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

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天坛都反映出古人的宇宙观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如“天圆地方”、“天高地低”、“天人合一”等,而这些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当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天坛内坛和外坛呈北圆南方的“回”字形布局,按天圆地方,阴阳五行的理念建造。

作为天坛灵魂建筑物的圜丘坛,在坛台周围,筑有里圆外方、红墙绿瓦的矮围墙,表示天圆地方之意。

圜丘的选址也是按古人“阳中之阳”的观念,选在都城的东南方巽位,各种数据也极尽阳数,即9或9的倍数。如围绕圜丘台的中心圆石,即“天心石”以扇面形状铺开的石板均以9的倍数递增,第一重为9块,第二重为18块,直至第九重为81块。下面的每层台阶也都是9级,这意味着“九重天”。

圜丘撼人心魄的是它的神秘,古人臆想中与天神接触所应具备的一切气氛,圜丘台都具备了。人站在天心石上讲话,声音嗡鸣,有很强的共鸣效果,仿佛与天神交流,非常的玄妙,又好似人在与自然在对话,“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达到。

祈年殿里总共有28根柱子,与天空星辰二十八宿的数字相符。仔细观察这些柱子,他们排成三圈,每圈柱子的数目也都有一定的含义:内圈有四根柱子,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圈也是12根,代表一天里12各时辰;中外两圈共计24根,象征着一年的24各节气。季节、月缺月圆、昼夜和节气,都与天象有关。

试想,天坛的设计建设,实际上时营造了一个气氛,使天坛成为帝王和上天沟通桥梁。内坛偏东轴线,从西侧进入,突出天空的高远辽阔;祈年殿高高在上,高出林海,大有超凡脱俗与天接近之感;成片的柏林使建筑融于自然之中。以至于夸张地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浩大地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充分体现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表达了古人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至美境界。

天坛,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宏大,最壮丽,文化艺术蕴含最丰富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是古人用智慧在地上为皇天上帝建造的家园,可以说是一个集古人思想和智慧大成的杰作。遗憾的是,设计者是谁,没有文字的记载,目前能查询到的信息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大师蒯祥参与了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及故宫的设计。

也许,天坛更多的是古代先贤的集体创作成果。

祭天祈谷的圣地

古人将天想象成日、月、星辰和风、雨、云、雷的主宰者,出于对农业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自周代起就有大型的祭祀活动,在《周礼·春官·大司乐》中记载:“冬至日,于地上之圜丘奏之。”历史上每一个皇帝几乎都把祭祀天地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明朝修建的天坛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祭祀皇天的礼制。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有“人间天庭”的别称。从嘉靖九年(1530年)冬至日,明世宗朱厚熙于新建国丘举行了隆重的祭天典礼开始,天坛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皇帝首选的祭坛。

天坛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集纳了中国悠久的祭天文化,呈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留下了明清王朝对于皇权的崇尚和安国兴邦的梦想。

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皇帝在圜丘坛举行祭天大典,在庄重的“中和韶乐”的衬托和文武百官的陪同下,站在“天心石”上致祭。每年的农历上辛日(正月十五),皇帝要到皇乾殿上香行礼,用龙亭将“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的牌位恭请到祈年殿内接受祭拜,祈求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天坛最后的使用者是袁世凯。1914年冬至,他在此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尽管复辟帝制遭到了可耻失败,但这一祭祀盛事,被当时许多国外记者进行了大量报道,新闻照片得以广泛传世,这也为后来的世界遗产天坛记录了最后一次典礼。

天坛以神秘而厚重气度见证了600多年的历史喜悦和沧桑,蜚声中外,誉满古今。据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基辛格博士都曾经拜访过天坛,基辛格曾13次来到北京,几乎每次都会到天坛拜访。

今天,天坛早已没有了帝王“与天对话”的身影,只有如织游人的揣读和饱览。但天坛与生俱来所承载的世人对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渴望丝毫没有减少。愿天坛为美丽中国祈福,“中国梦”早日变成现实!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