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图存:中国科技社团的诞生

01

科协会史馆

编者按:国以史为鉴,会以史明志。2018年是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为系统回顾我国科技社团、科协组织的发展历程,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中国科协会史馆将于近期开馆。

为迎接这个重要的日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经过精心策划,从即日起将推出“科协会史馆”系列文章,全新视角为您讲述百余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以振兴民族为己任的历史担当,以及中国科协一个甲子走过的风雨历程!今天是第一篇,敬请关注。

“今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这是梁启超1896年在《论学会》一文中,对科技社团的著名论述,至今读来振聋发聩。

众所周知,科技社团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我国科技社团的兴衰荣辱,更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

1568年,明代隆庆二年。寓居京师的新安名医徐春圃,以太医院医官身份召集在京太医、名医共46人,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有据可考的科技社团“一体堂宅仁医会”①。

来源:网络

该医会比17世纪著名的意大利山猫学会还要早成立77年,它以“宅心仁慈”为宗旨,要求医者“深戒徇私谋利之弊”,并立会规22项,“仁”“德”之义贯穿于其中。

尽管它与西方最早的自然科学团体同步诞生,但由于同时期重农轻商政策以及文化制度等影响而没落,发展渐为缓慢,直至停滞不前。此后300多年,我国再未发现其他科学社团诞生的记录。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660年11月28日,迄今历史最悠久的现代科技社团英国皇家学会宣告成立,它以规范的办会方式和学术制度,对各国科技社团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②

来源:网络

西学东渐持续影响着现代科技社团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亦投身“科学救国”“开启民智”“传播新知”的历史洪流。

近代第一个科技社团

鸦片战争前后,一批有识之士率先睁眼看世界,他们认为西方强盛有赖于科学组织的活跃,强调应把创建学会与兴学堂、办报纸作为“救亡图存”的变革措施。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满怀忧愤的谭嗣同在家乡湖南提倡新学,呼吁变法,与同乡好友唐才常等人一道力主废经课、兴算学。

他们的主张得到老师欧阳中鹄的全力支持,后者发起捐资成立了浏阳算学社,刻印谭嗣同所撰写的《兴算学议》,广为宣传变法与新学。

《兴算学议》

这是戊戌维新时期的第一个科技社团,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科技社团。后来,作为戊戌变法产物的算学社随着变法的失败而结束。

同年,孙中山于广州首倡农学会。1896年12月,中国现代农学开拓者罗振玉在上海发起设立务农会(后改名农学会)。次年5月,《农学报》问世。

1895年11月6日《镜海丛报》对广州农学会的报道

农学报

可惜算学社、农学会等组织以政治和社会改良为宗旨,未能形成促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运行机制。

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

20世纪初,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席卷中国,带来了“德先生”与“赛先生”,科学与民主一起,被赋予了启蒙革新的重任。

期间,不仅促进了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科技社团也成为了重要力量。1915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社在美国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诞生,1918年迁回国内。

1915年中国留美学生创建中国科学社

中国科学社前身为1914年创办的《科学》杂志社,一批留美中国学生认为祖国之所以孱弱,莫过于科学不发达,决意成立科学社。

虽然是民间学术团体,但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最持久的科学社团,培养了最早一批科技人才,体制为其后诸多科学社团仿效,在中研院之前是中国科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表。

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任社长。政商学界领袖人物张謇、蔡元培、梁启超等为董事,大总统徐世昌、黎元洪都是赞助社员(500元以上),张謇、爱迪生为荣誉社员。

但因缺少相应的社会环境和扎实的科学基础,当时科技社团的功能仅限于科学启蒙和知识传播,并未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弘扬理性与学术交流功能。

直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意义的科技社团才在中国初具规模,成为不断催生科学家成长与群体壮大的摇篮。

1936年,中国科学社、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数学会等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在清华大学举办开幕式

这个时期,中国化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数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相继建立,通过出版会刊、召开年会、审定名词等工作,促进中国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使得中国科技社团日益专业化。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①一体堂宅仁医会——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学术团体,安徽日报

②英国皇家学会:现代科技社团的起源和典范,王顺义,《科学(上海)》2010年6期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作者:苏梓瞻

责编: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