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脸不好看?那可是绝对的生存优势!

非洲大陆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这片土地上孕育着数以千计的独特物种。说起非洲的野生动物,也许你率先浮现脑中的会是狮子、斑马、鬣狗和大象。其实,非洲还有许多令人过目不忘的动物,比如,以“大长脸”而著称的食草动物“狷羚”。

狷羚是牛科动物,雌雄都长犄角 来源:arkive

在20世纪以前,狷羚在非洲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北至地中海,南至好望角,东至东非高原,西至大西洋沿岸,狷羚的种群几乎遍布整个非洲。这种动物的出土化石最早可追溯到100万年前。正是在这100万年中,狷羚快速扩散,在当地千差万别的地形、气候中成功繁衍。这样“随遇而安”的适应能力,着实让人心生赞叹。

当代狷羚的分布图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亚种 来源:Wikipedia

从体型上看,狷羚的肩高大约1.2米,体重大约130千克。跟“邻居”非洲水牛、马羚等食草动物相比,它的体型纤瘦。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则生物学假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型不同的两种动物如果食物供给相同,那么体型大的动物最终会替代体型小的动物。”简而言之,如果“食谱”相同,“大块头”的物种会在生存竞争中将“小块头”逼到消失。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狷羚非但没有被这些“大块头邻居”竞争到种群减少,反而能在非洲大陆上快速扩散呢?

针对狷羚的适应能力,许多科研团队展开过调查。科学家们提出猜测,难道是这张与众不同的大长脸在发挥作用吗?狷羚的脸部又窄又长,看起来比马脸还要瘦削。这样的脸型在自然选择中会有什么优势呢?

大长脸的生存优势之一,是眼睛和嘴巴的距离比较远。作为栖息在草原、河滩等环境的食草动物,狷羚要时刻提防天敌潜伏靠近。拥有一张大长脸,狷羚便能在嘴巴吃草、饮水时,眼睛“眺高望远”,留意四周的风吹草动。狷羚本身也是一种机警而胆怯的动物,发现危险及时逃离是它们的生存策略之一。

狷羚在饮水 来源arkive

大长脸的另一个生存优势,是更易于采食干草中的可食用部分。这个说法起初只是个假说。这个假说认为,狷羚狭长的头部结构,有利于从旱季的干草中挑选出可食用的部分,由此,这种动物更能适应非洲大草原的气候条件。如果这个假说成立,旱季时,狷羚和“大块头邻居”的食谱肯定存在差别。事实真是如此吗?

为了找出真相,科学家们花费了两年时间,对坐落于非洲西部的纳辛加猎场(Nazinga Game Ranch)中的马羚和狷羚进行了对比。自然环境中的狷羚和马羚有时混群生活,共同警戒天敌。这两种动物都是以草为主食,但马羚的体型比狷羚大,体重也远超过狷羚,它可谓“大块头邻居”的典型代表。由于体型大,马羚的头也很大,它脸部的绝对长度比狷羚长。但是,从脸和身体的比例关系看,狷羚的长脸更胜一筹。

狷羚(左)和马羚(右) 来源arkive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研究的猎场位于北纬10°附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雨季、旱季之分。根据旱季的气温高低,研究人员有进一步将季节分为了雨季(6月至9月)、凉旱季(10月至次年1月)、热旱季(2月至5月)三种。他们每月收集狷羚、马羚的粪便,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其中的植物碎屑,据此判断这两种动物在一年中都吃了什么。

研究发现,在草木葱茏的雨季,须芒草、苞茅等植物占了狷羚、马羚食谱的绝大部分。进入旱季之后,上述野草变得干枯柔韧,在两种动物食谱中的比例均有减少,但是减少程度不相同。马羚食谱中这些野草的比例快速下降,代之以较为柔嫩的豆科、木犀科植物,而干草在狷羚食谱中的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

这个研究结果表明,狷羚确实比它的“大块头邻居”更善于采食旱季的野草。这也导致了狷羚与这些动物的食谱有区别,彼此之间并不是针尖对麦芒的生存竞争关系。

狷羚(上)与马羚(下)不同季节的食物构成 来源:参考文献中论文配图

如今,许多科学家已经认同,狷羚的大长脸以及由大长脸带来的生存优势,是这个物种能在非洲快速扩散的原因之一。在经年累月的进化中,生活在不同地形、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狷羚种群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皮毛颜色、犄角形状等外观方面,也体现在习性上。例如,有些种群偏爱挑选几种特定的草进食,而有些对各种草都来者不拒;有些种群喜欢在晨昏活动,有些则全天都活跃;有些种群警惕性极高,有些则相对偏低……

根据以上的差异,目前一般将生活在非洲大陆的狷羚分为8个亚种。这些亚种的外观差别并不显著,将它们的头像摆在一起,就像一场“找不同”游戏。近年来,线粒体DNA检测日益发展,有些科学家主张将这8个亚种都列为独立的物种。这个观点能否为学界广泛认同,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狷羚的9个亚种的头部手绘图: 北非狷羚(中)、 披红狷羚(左上)、苏丹狷羚(中上)、斯氏狷羚(右上)、西部狷羚(右)、诺氏狷羚(右下)、利氏狷羚(中下)、柯氏狷羚(左下)、托氏狷羚(左)来源:Wikipedia

在非洲众多的食草动物中,具有大长脸的狷羚可能被认为是进化的赢家。但在19世纪到20世纪之间,它们也曾遭遇严峻的生存挑战。20世纪20年代,原产于地中海周边的狷羚北非亚种(简称北非狷羚)灭绝。该亚种灭绝的直接原因,不是其他食草动物的生存竞争,而是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19世纪上半叶,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在北非掀起了长达数十年的军事拉锯战。作为当地的本土物种,北非狷羚遭遇军队屠杀,栖息地被侵占和破坏。它们还被当成狩猎动物供人射杀取乐、制作标本。

已灭绝的狷羚北非亚种。摄于1895年 来源:Wikipedia

北非狷羚灭绝近百年后的今天,地球上现存的多个狷羚亚种也步入了濒危甚至极度濒危的境地。它们分布范围的缩小、种群数量的减少,也都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对狷羚的挽救和保护已在积极施行。也许有一天,我们还能从这种奇特的动物身上,发现更多秘密。

参考文献

[1]Schuette, J. R.; Leslie, D. M.; Lochmiller, R. L.; Jenks, J. A. (1998). "Diets of hartebeest and Roan antelope in Burkina Faso: Support of the long-faced hypothesis". Journal of Mammalogy. 79 (2): 426-436.

作者: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