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为什么一定要上报?

据媒体报道,12月5日,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发生了一起伤医事件。类似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不过,这一次有点特别。

被打医生的白大褂(图片来源:微博)

医生认为,患者患有猩红热,必须填卡上报;患者的父母却不愿意,担心上报会影响孩子上学。

那么,猩红热为什么一定要上报呢?

因为猩红热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在《盘点那些常见的细菌》一文中,我们介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些细菌虽不常见,但危害程度一点也不比它们差,比如链球菌。

链球菌有两个特点。一是长相特殊,单看一个,介乎于足球与橄榄球之间,呈球形或椭圆形。在培养皿内大量繁殖时,又会彼此聚集形成链条一样的结构。

链球菌(图片来源:维基)

另一个特点是对血液敏感。

把不同的链球菌放入含有血液的培养基里,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反应。一种是什么事儿都没有,这一类链球菌(γ型)通常不会引起疾病。第二种是细菌周围出现一个草绿色的环,这一类链球菌(α型),属于机会致病菌,每个人的皮肤、口腔等部位都能找到它们,只要免疫力正常,就没事儿。其中某些菌种,还对生活大有帮助,比如嗜热链球菌,是制作酸奶必不可少的。[1]

三种链球菌(图片来源:维基)

第三种链球菌(β型),会溶解血液,使菌落周围出现一个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空白区,因此也称溶血性链球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溶血性链球菌可以释放溶血素,而溶血素能够破坏红细胞,倘若进入人体,还会破坏白细胞甚至攻击心脏。

白细胞若受损过多,链球菌的生长便会更加失去控制。除了分泌更多的溶血素之外,β型链球菌还可以释放外毒素。外毒素一共四种,每一种都可以引起发热,都可以引起皮肤红疹。[2]

猩红热症状示意图。(图片来源:腾讯)

所以,猩红热的症状,病如其名,患者会持续高烧,高烧开始24小时之后,便出现猩红色的皮疹。皮疹通常首现于头颈部,继而向全身扩散。另一个典型表现,发生在口腔部位。早期,舌头表面覆盖白苔,舌乳头充血、突出,看上去像草莓,称之为草莓舌;数天之后,白苔脱落,舌头变回肉红色,但是,舌乳头的充血、突出不会消失,看起来像杨梅,称之为杨梅舌。除此之外,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脱皮、脱屑。[3]

历次调查表明,冬天是猩红热的高发期。大致上,长江以北的省份更为多见,但是,2011年南方省份的发病率也在上升。[4]

2011年各省份猩红热发病率

溶血性链球菌,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感染。不过,从前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猩红热是由感染和外毒素共同引起的。成年人对外毒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即使感染也未必表现为猩红热。儿童则不然,一旦遇到溶血性链球菌,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易传染,很容易引起小规模流行。此外,溶血性链球菌种类繁多,为疫苗研制造成了困难。过去,猩红色曾是儿童的主要死因之一,随着抗生素的出现,预后大为好转,一般很快就可以康复。

但是,传染病毕竟是传染病,治疗的同时,必须注意隔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猩红热属于乙类传染病,一经诊断,必须尽快上报。如果每个父母都担心课程甚于子女健康,隐瞒不报,人群密集的学校恐怕会变成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温床。

参考文献:

[1]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李兰娟, 任红. 传染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刘作义. 儿童猩红热的诊断治疗[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 16(11): 653–654.

[4]李雷雷, 蒋希宏, 隋霞等. 中国 2005—2011 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6): 826–827.

作者:赵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