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阵营日趋壮大背后,是DOT时代来临的序曲

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延伸”理论,自人类诞生第一块屏幕至今,视听技术不断进步的最大动力来源,就是用最新的技术与设备,真实还原并延伸人类双眼所能感知的光源——你知道,人眼作为自然选择进化出的极度精密器官,甚至令自然选择理论的缔造者达尔文都感到震撼,而某种意义上,过去一百年,人类屏幕技术的点滴精进,都是向这一目标的不断逼近。

不过有趣的是,在向目标逼近的路途中,人类总会分叉出不同路口,拿电视屏幕来说,追溯电视屏幕发展史:先由少数产业链源头,发起关于不同技术路径的对赌,然后其他厂商在不同旗帜下迅速“站队”,结成信任同盟,似乎是电视屏幕技术的进化宿命。

譬如当显示技术日趋迈向“后液晶时代”,相较于其他分叉路口,押注“未来电视什么样”的天平,如今似乎正向OLED一端倾斜,全球各大厂商纷纷加码OLED,甚至连昔日的“反对派”海信,也颇为理性地走到了自己当年的对立面,前段时间在海外发布了自主品牌OLED电视,海信的低调皈依,加之此前LG,索尼,飞利浦,创维,康佳,长虹等品牌的集体簇拥,OLED的信任同盟在2018年底变得兵强马壮。

当然,OLED被聚光笼罩,不止发生在2018年底——事实上,如今OLED电视早已告别教育市场的布道阶段,正在经历一个落地生根的普及阶段,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OLED的迅猛势头,似乎正亟不可待地宣判这一次“站队”的最终结局。

为什么是OLED?

并无太多意外,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OLED高端电视的销售额为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虽然整个彩电市场尚未回暖,但OLED已轻松跑过大盘。

而更像是某种交叉印证,奥维云网发布的数据同样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销售了2260万台,增加3.6%,OLED的销售则暴增110.3%,从年初到国庆,55寸OLED电视渗透率增长50%,65寸OLED电视的渗透率增幅达到66%。

更值一提的是,大众消费级市场的增长曲线,往往并不遵循正态分布,“信心建立起信心,秩序造就更多秩序”的收益递增原则,或许将在屏幕江湖重现,与其他竞争阵营相比,OLED的生态整合能力会越来越强,这会让它在短时间内占据更多市场。

事实上,这种渗透正悄然发生。业内皆知,LG Display广州8.5代OLED生产线计划于2019年下半年投入量产,届时将生产55英寸,65英寸,77英寸等大尺寸OLED电视面板,许多人都在期许,这条生产线能在进一步扩大OLED面板产能的同时,让中国在未来几年成为OLED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市场。

当然,也有人不禁好奇:将在大概率上赢得未来的,为什么是OLED?

其实当OLED身处正式爆发前的黎明阶段,即便是不少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易说出OLED的优势所在:比如,在底层逻辑上,主动发光的物理特性,让OLED能呈现出“纯粹的黑色”,每个像素点独立自控的能力,让每个细节都可不受整体画面亮度影响,理论上能带来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是真实还原自然色彩的最佳载体,而高色域和高对比度也能在最大程度上让人眼不易疲劳。

另外,OLED的柔性可弯曲特性,让曲面电视成为可能,极大拓宽了用户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受益于OLED不需要背光模组,OLED电视可以如纸板一般直接“贴”到墙壁上,在大众对居室细节要求颇高的颜值时代,OLED塑造出来的工业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糊家用电器与工艺品的边界。

嗯,从消费者一端剖析:一方面,中产阶级崛起拽动的消费升级,让接近三亿的消费者不再盲从低价,开始拥有更高层级的产品期许;另一方面,在从业者,资本和媒体的合力塑造下,无论衣食住行,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趋势似乎尤为敏锐,逛一圈家电卖场就会发现,OLED正在成为高端电视的大众衡量准则。

而切换至商家视角,众所周知,OLED电视的高附加值,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的关键因素,尤其在竞争惨烈的中国市场,不同品牌渐次加入OLED阵营,与其自身境遇密切有关:由于液晶电视创新乏力,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横亘在几乎所有厂商面前,这也导致“价格战”硝烟弥漫,彩电行业利润率已之前的4%左右下降到近两年的1.5%,有些企业甚至低于1%,他们非常需要通过OLED技术自身的高价值,让整个彩电市场走出黑暗丛林一般的失序状态。

DOT时代的野望

而倘若将视角拉至未来,OLED的高价值输出,或将奠定整个显示产业的新秩序。

在近未来,首先可以期待的是OLED与5G和8K的协同效应。你知道,2020年是5G和8K真正成熟商用的时间点,在5G和8K相得益彰的同时(8K对传输速度与质量提出极为苛刻的要求,5G恰为其搭建一条信息高速路),出众的图像质量,让OLED成为二者彼此共生过程中的最佳载体——OLED+5G+8K几乎同一时刻的彼此相遇,将极大拓宽人类“新视界”的色彩疆域。

更值得期许的是,人类赋予OLED的远期重任,远不止电视这一块屏。

追溯古老的媒介变迁史,凯文·凯利将人类与内容载体的关系称为“三民主义”:“言语之民”(文化更多来自口口相传),“书籍之民”(从五百年前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算起)——以及从今天到未来的“屏幕之民”(People of Screen),他讲过一个段子:一位朋友的女儿幼年时就习惯了在手机和iPad上指指点点,某天这位朋友将一张打印的照片放在桌上,女儿走上前去,数次尝试将它拉大,未遂,于是对父亲说:“它坏了。”

嗯,拜OLED技术所赐,在未来,“屏幕之民”可以栖居的地方会越来越多,“坏了”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因为与以AI和IOT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相拥而至的,还有DOT(Display of things)时代。

如果说在5G时代,IOT是在追求更大范围内的万物互联,那么DOT的精神内核,则是让作为信息社会“门面担当”的屏幕呈现指数级增长,变得无处不在。而在人类向“屏幕之民”的迁徙过程中,OLED或许是一条最优路径,它将作为DOT时代的核心,深刻改变未来显示产业的格局。

这并不难理解,受益其自发光属性,由于没有背光源,OLED屏幕可以如水一般,幻化出各种各样的产品形态,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可折叠屏幕,你知道,业内普遍将折叠屏视作智能手机下一个重要的转捩点;再比如,可卷曲屏幕,它不但能成为各种超大屏的终极解决方案,还会演变出今天无法想象的各种柔性可穿戴设备;再比如,透明显示的屏幕,这个你可以想象,如同好莱坞科幻电影屡次布道的那样,透明屏幕可以用在汽车和街边商店的玻璃上,在需要时呈现出地图和商品信息等多维度的图形界面。

嗯,OLED的技术原理,让上述一切触手可及,甚至已经部分落地。

而通过上文分析不难发现,消费电子产业纵然是一场豪赌,但时至今日,关于谁才是面板的未来,似乎已经有了日趋清晰的答案,如今产业链各环节押注OLED,是当前的理性选择,亦是跨向未来的最佳踏板。

李北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