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农历甲申,中华大地上演了一幕“小蛇吞大象”的历史大剧。满洲贵族统率的区区十万满清八旗兵竟不可思议地入主中原,成了华夏大地的主宰。在这股今日看来似乎并不特别强大的军队面前,李自成新创的大顺朝土崩瓦解,拥有近百万明军的南明(明朝在淮河以南的残余力量)政权竟连像南宋一样偏安一隅都做不到。满清统治者到底是凭借什么“魔法”取得了如此旷古绝今的成功?一切还要从那个风雨如晦的1644年说起。
兵不血刃夺要地
观澜说史在昨天的文章中提到,1664年的4月29日,李自成在被清吴联军击败后从北京向西安方向逃去。李自成刚一战败,大顺统治区的原明朝官绅就立刻骚动起来,大家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仇,纷纷把各地的大顺官员杀死,愉快地打起了“复明”的大旗。然而这些大明“忠臣”的”复明”大旗还没打多久,就有人找上了门。但来的人并不是他们心目中的“护国良将”吴三桂,也并非大明新皇帝派来的使者,而是大清的招抚使和八旗兵。
因山东地区是重要产粮区,山西为当时重要商路,对确保清廷的粮源、财源至关重要,所以清廷的手也最早伸向了这两个地区。根据史料记载:1644年农历五月初十日,多尔衮派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石廷柱统兵收取山东,十四日派固山额真叶臣领兵收取山西。可能是担心汉人对满人有敌对情绪,所以清廷又于同月二十五日,派明降臣方大猷为监军副使招抚山东。六月初四日,又派明降臣王鳌永以户、工二部侍郎名义招抚山东、河南。在清朝的威逼、利诱之下,山东、山西及河南部分地区前明官绅的“复明”行动,终于变成了“归清”。清朝兵不血刃,将这些地方顺利纳入了版图。而后,清廷以类似办法抢占了被其他原明朝官绅及地方武装占据的地区。
不拘一格用人才
曾经,明朝后期的党争让朝廷的行政效率十分低下,而当时南明新建的弘光政权很不幸的也出现了一状况。(关于弘光时期党争出现的原因,观澜说史在以后的文章中会提到)因为党争的存在,弘光小朝廷在用人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曾经和魏忠贤有关系的“阉党”官员不用;李自成占领北京期间投降过大顺的不用。这一用人政策非带不利于吸收人才,也非常不利于团结原大顺占领区的官绅,纯属给自己“添堵”。
与南明用人方式截然相反的是,清朝的用人方式几乎是来者不拒。不管你曾是大明的官,还是大顺的官,不管你曾是“阉党”,还是东林党,只要有才能,只要肯降清,就有高官厚禄等着你。这政策实在太吸引人了,终于导致大量原本无意降清的人才最终投向了清朝。
先灭大顺 后灭南明 、大西 各个击破
李自成虽败出北京,逃到了西安,但在大顺起家的中国西北地区依然有大批军队。本来南明弘光小朝廷完全可以联络这些义军一起抗清,至少也可以趁清军追击大顺军的机会收复失地。然而在清军攻打西北的大顺残余力量期间,南明弘光政权却不仅什么都没做,而且甚至一度有“借虏平寇”的想法,也就是联合清军剿灭李自成的部队。
本来清廷是打算两边一起对付的,但一看南明弘光小朝廷如此昏庸,遂放心大胆地将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统率的主力部队全部投入了进攻大顺军的作战。此时的清军早已不是十万,而是汇入了吴三桂、耿仲明、唐通等大批前明朝、大顺朝的大批投降部队,兵力十分雄厚。
1644年12月29日至1645年1月12日期间,清顺在潼关爆发了自山海关战役之后的第二次大决战。此战中,清军成功攻破潼关,而后挥师直指西安。而李自成则在潼关失陷前夕,带着大顺军主力从西安向湖北方向逃去,一路且战且退,尽失所有占领区,最后其本人也在湖北九宫山察看地形时被当地地主武装杀死。
李自成的大顺一亡,自然也就轮到南明弘光小朝廷了。之后,阿济格和多铎分别自湖北襄阳和河南归德两个方向向南明扑来。此时,南明兵力最雄厚的大将左良玉没有抵抗清军,却反而以“诛士英(南明首辅大臣马士英) 救太子”(当时出现过一个自称崇祯太子的人,但弘光朝廷认为他是假的。)为名挥兵进攻南京,自己人先打了起来。于是,清军在两个方向都势如破竹,顺利攻入南京。南京城破前夕,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弃城夺路而逃,而后在芜湖被清军抓住,押赴北京杀死。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小朝廷至此灭亡。南明灭亡之后,清军扑向割据四川等地的大西政权,于1646年在西充凤凰山击败大西军主力并杀死张献忠,大西政权至此瓦解。虽然之后,南明还出现过与大顺、大西残余势力联合的隆武、永历两个小朝廷,但早已是兵微将寡,整日东躲西逃,已经不能对清廷构成有效威胁了。但即使这样,清廷依然穷追不舍,直至1662年吴三桂将永历帝绞死在昆明方才罢手。
在今天看来,清廷的这些措施其实并不十分高明,但胜在内部团结,能够抓住对手弱点大胆出击。而南明却依旧延续了明朝后期的老毛病,内斗、党争不断,勇于内讧,怯于应敌,本来有偏安一隅甚至反攻的机会,却最终被打得流窜各地形同流寇,最终覆亡。而大顺、大西直到最后一刻才想到联明抗清,但为时已晚,再也无法逃脱覆灭的命运。总之,当时汉人的势力虽大,却没能攥成一个拳头一致对外,以致成就了满清260年的帝业,让汉族过了260年剃发、梳辫的日子。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之悲,中华之耻!
参考资料:顾诚《南明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