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周前的一个周五,我和N在一起吃午饭。那天我正好去她实习的医院取回了我的体检报告。
N是医学生,一边吃饭她就一边看我的报告:“血糖血脂都高,你吃东西要多注意。脑部还有缺血灶,这个没办法也不用去管它,但你的年龄本该不会有的……”
我是在差不多10年前认识n的。从认识起,我和她就是看起来很不一样的两个人。但在一些更根本的层面上,我又与她惺惺相惜。
我是个很跳脱的人,神经大条,总是丢东西,生活里得靠朋友们多加照顾,朋友们总说我不靠谱。她则是个看起来就特别可靠的人,一群人里总是想得最周到的那个,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
她对待爱情的方式也是我欣赏的。爱一个人的时候,她会毫不计较、掏心掏肺地对那个人好。但一旦那个人不珍惜,不管自己多么伤心,她也会头也不回的离开,同时想办法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和情绪,还要打起满满的精神投入到新的感情中去。
我亲眼目睹了这个过程,当时就对她能如此程度地自控感到惊叹。总之,我一直都觉得她三观极正。另外,她身上除了真诚善良之外,还给我一种强大的力量感;你可以说是掌控,但她又不给人强势的感觉。准确地说,她可能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是散发“理性”光芒的一个了。
她看完了我的体检报告。
我问她,你的体检报告里,是不是都没有这一些问题?她笑着跟我说,“是啊,那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个特别克制的人啊。”
“我不科学地认为,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吃的糖、油都是一定的,一辈子能够拥有的自由和幸福可能也是一定的。所以我在享受幸福的时候也会很小心。我总觉得现在克制一些的话,我就可以在未来拥有更多一点的自由和幸福。就比如等老了以后,还可以想吃的东西都能吃一点。”
“可是这样克制的生活多无趣。人活着不就是图一个随心所欲。我甚至觉得不需要有日夜之分、三餐之分。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想吃什么就吃个够。凡事都要尽兴,这样的日子才比较快乐呀!”
“那可能是因为我妈妈从小对我要求比较严格,所以我习惯了凡事都比较自律。每当我特别想要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我都会提醒自己要克制。无论什么事,只做80分,给自己给他人都留有余地,这种克制本身就能给我一种快乐感。”
“我妈妈从小对我也比较严格(KY小姐姐:儿童教养方式果然是个谜),所以我习惯了有机会的时候就要先尽情享乐,以及要见缝插针地突破规则。当然我愿意为它付出一定的代价,就比如你说要留存一些自由和快乐给老年,我可能就愿意在生活质量可以预见会大幅下滑的时候,接受安乐死服务,尽兴、毫不节制地过完此生。”
我的小伙伴在听了我的不靠谱言论之后,思考了一小会儿,然后就说:“那也是可以的,能说得通。只是可能那个时间会比你以为的来得更快。”这也是我喜欢她的一个地方,她虽然是一个有自己准则的人,但从不试图把这种准则强加给谁。
聊到这儿的时候,她忽然问我,你早上吃早餐吗?
我曾经无数次被医生问过这句话,可我并没有认同过“不吃早餐会身体不好”这件事。直到我这个朋友跟我说,吃早餐不吃早餐和身体好不好的关系,很多时候只在于它揭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个能够每天坚持、且有时间吃早餐的人,大概率上,从这个细节中也已经展现出了很多关于“这个人是谁”的信息。
我当即就和她说,“原来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每个人都成了自己人生哲学的产物。”
人生哲学原本是一个听起来极为遥远和抽象的词语。但就在我们对话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它真真切切地存在,并正像刀子一样雕刻出你的样子。在我和这个朋友身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及时行乐和始终节制就是两种不一样的人生哲学。而它们塑造的,还远远不止于我们的体检报告。
整体来说,我的这个小伙伴过着一种充满了框架感的生活,在“恰当”的年龄结了婚,与另一半之间对未来的就业、抚养孩子都有着规划和讨论。她选择的学业和职业都是临床医生,也会考虑有机会的时候再去国外进修学习。而我则是大写地“顺其自然”,也就是说自然是没有什么框架可言了(??)。
也许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的内在世界在现实中的一种外显。吃不吃早餐,也是这种内在世界向外输出的其中一个结果,它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人生哲学中浮出水面的那个冰山一角。
2.
人生哲学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可能人生哲学首先是一个人关于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一系列核心信念。比如,你觉得世界的运行规律对个体而言是友善的还是残酷的?或者是中立的?这会影响到人们在面对意外时所怀有的心情:是在遇到好事时感到惊喜?还是在遇到坏事时感到不公难以置信?
再比如你多大程度上相信命运的必然性?这会有具体的生活影响,包括会花费多少经历时间去试图保持健康。
其次人生哲学是个体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比如,在所有好的东西里,你觉得什么最好?什么最值得拥有?真善美哪个最有价值?或者,某个好的东西你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举一个有趣的小例子,我曾经听人说过,ta最害怕的事就是失去希望。无疑,在ta的人生哲学中,希望是一个极其正面,有创造性的概念。但在一些学者的人生哲学里就完全不是这样了。Anna Potamianou就认为“希望”是一座监狱,它让人们不断把过去的事物、越过当下投向未来,从而能够始终保有它。José Esteban Mu?oz则说希望是人们“卡在了一种与未来之间的关系里、从而对‘当下’的不可预见性产生抵抗“的一种表现(a stuckness within a relation to futurity that constitutesa problematic defense against the contingencies of the present)。
也就是说,这两位学者都认为,希望不是一个正面的东西。它会让人抵抗当下,留恋过去,痴缠于未来。
可想而知,对“希望”的不同看法,会引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后者会比前者更多地敢于接纳未竟的结果、敢于戳穿现实。而不同的生活态度,继而又带来不同的生活结果。比如否定希望的人,可能从“承认现实”获得了好的人生体验,最终反过来加强了他们的核心信念。
最后是个体关于自身的一些核心信念。比如,我有多大的能力解决问题?我是否是个比较幸运的人?我是否能够被人需要和喜爱?等等。这一系列人生哲学对我们生活结果的影响很容易想象。
比如,一个相信自己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人,会在问题发生时,更少受到恐慌情绪的干扰。更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资源,以及主动梳理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当问题真的被解决后,这种生活结果又能加深ta对自身的信念。
我们的人生哲学,首先取决于不同的个体因素,智商高低、体质是否健壮等;其次来源于环境,身边人(尤其是前辈)的信念,环境给我们的反馈(阶层、性别等都会有影响),我们的环境让我们习得了哪些“真理”;最后,它还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事件,在线性的时间里,在我们身上累积形成的影响。可以说,人生哲学的形成,根源上是偶然的,而这些偶然最终又形成了我们生命的必然性。
值得一提的是,人生哲学无法伪装,也没有好坏之别。简单来说,人生哲学就是“你是谁”。你可以在言语上伪装,但你的行为、选择、以及当下的人生处境都会忠实地反映出你真实的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是一种私人意义的“真理”。每个人从生到死,就像是一起在爬一座山峰。出生时我们被抛在山脚下不同的位置,因而只能从不同的道路上山。我们都知道山顶上那个共同的终点叫做死亡,可它一直隐藏在云雾里,没有任何一个还没爬上去的人看到过它的模样。
而我们所知的所有与攀登和山峰有关的真理,都只能是自己看到的模样。
3.
既然人生哲学没有好坏之分,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它呢?
在这里我想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种重新观察自己生活境况的视角。“陌生化”是诗学里一种重要的视角,实际上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它说的是放弃习以为常的眼光,像全然陌生一样重新去观察。
你有没有像审视一个陌生人一样,审视过你当前生活的全部境遇,你能从这个境遇中总结出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哲学来?
你是否从未意识到,你的境遇一定程度上是你内心世界的输出和外显?如果你对自己的某方面的现状感到不满意,你又是否理解是你人生哲学中的哪一部分产出了这个结果?
就如同我通过一张体检报告和不吃早餐,看到了自己推崇酒神精神的人生哲学,我也意识到,假如我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境遇,我所需的并不是掌握多少种健康饮食或规律作息的方法,而是深入地质疑自己某些方面的信念,有意识地给自己机会树立起新的、不同的核心信念。
如前文所说,建立信念的过程必须与实践相互推进。先尝试一种不符合信念的行动或许是必须的,只有通过实践看到的来自现实世界的反馈,才能真正树立起信念。
当一套新的信念体系被建立起来的时候,假以时日,这种新的人生哲学就会输出一个新的“你”及“你的境遇”来。
今日互动:你有系统地思考过你的人生哲学是什么吗?你希望调整你的人生哲学吗?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你的一个关于世界的核心信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