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位载人航天员杨利伟在历经20多个小时的载人航天飞行后,成功返回地面,随着他轻轻跨出“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我国载人航天史也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历史性的归来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旦跨出这第一步,后面的事情便是水到渠成了。从“神舟”六号到“神舟”十一号,一代代的航天员历尽千难万险,从一次次的选拔与淘汰中脱颖而出,最终圆梦太空。
不过对于外界来说,令人好奇的是,这群代表了航天精神的具象化个人,是如何炼成的呢?
从无到有——中国最初的航天员选拔过程
1995年10月 ,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开始了。
最初的选拔阶段借鉴了美国与苏联的经验,前苏联第一批航天员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加加林、季托夫都是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而美国早期则是从空军试飞员中选拔,他们对飞行时间要求很苛刻。于是,中国从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抽调精兵强将,凑齐了数千人选拔首批预备航天员。而在这群精英飞行员中,仅仅是初选阶段就要淘汰掉99%的人。
季托夫、赫鲁晓夫和加加林
首先,这些人要满足航天员的基本条件:有坚定的意志、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cm,体重55—70kg,年龄25—35岁,累计飞行600小时以上,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无烟酒瘾,最近3年体检均为甲类……这些条件看似严苛,实则只是最基本的档案挑选而已。
其次,还要进行系统体检和住院临床复查。而通过了这几项的人,还需要进行一次终极选拔,即特检。
航天员心肺功能测试
所谓特检,就是专门对人员进行的与航天有关的特殊生理功能检查。曾担任航天系统负责人的吴川生曾说:“航天员都是‘天生’的。”这句话也充分表现了航天员与我们普通人的不同之处——他们都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航天生理功能,而这种功能通过后天的训练也只能起到维持和提高的作用。
1997年4月,经过全国著名医学专家反复研究和挑选,建议录取其中12人为预备航天员。而除了这12人之外,还有两名赴俄罗斯训练归来的航天员教练员,也加入了我国首批航天员的队伍。
吴杰(左一)李庆龙(右二)
是中国最早的两位航天员
1997年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14名预备航天员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员大队成立。
1998年1月5日,14人到齐。这一天,也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生日。
在此之前,苏联在航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第一枚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个金星探测器等都由苏联完成。当然他们对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十分严格,限定必须为的顶级飞行员,而且必须是现役军人。
俄罗斯邮票上的载人离心机
最终苏联从3000多人中选出了20人作为首批航天员,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所选拔出的航天员年龄普遍都很年轻,在20—30岁之间,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冒了很大的风险。
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的设施:
联盟号训练舱 航天员训练椅
而美国自1959年开始,选拔了7名宇航员。这些宇航员是从美国五大军兵种中初选出的110人名单中进一步优选出来的。其中,有58人来自美国空军,47人来自美国海军,另有5人隶属美国海军陆战队,构成相对复杂。其标准为40岁以下、身高180厘米以下、体重82公斤以下、大学本科学历、飞行小时数满1500小时等等。
但不管是哪一国,选择上天人才的时候都是严而又严的。
美国首个载人航天计划—水星计划的七名宇航员
精益求精——当今中国航天员的选拔
经历了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我国已逐渐积累了经验,第二批航天员共计7人,有两名是女性。他们的年龄普遍在30岁左右,比第一批要低了近10岁。如果说第一批航天员要有着很深的资历,那么第二批航天员便是胜在年轻。
中国的两位美女航天员:
王亚平(左)和刘洋(右)
时至今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早已步入世界领先的行列,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也在稳步推进中。
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的范围将会扩大,航天员的选拔标准也不断放宽,不仅要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也要从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中选出担当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职责。
新时代赋予他们的新的任务,他们要学习空间站方面的新知识,理论内容多、难度大、复杂度高,每一名航天员都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对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要求仍然严格,基本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教育、心理训练、特殊环境因素耐力和适应性训练、航天器技术训练、航天医学工程技术训练、空间科学及应用知识和技术训练、生存以及综合训练八大类。
神舟六号参训航天员进行首次微重力生理适应性测试
此外,还要求航天员加强跟空间站相关的专业技术、医学等各个方面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艺多不压身,N项全能王”,正是对我国航天员的写照
我们可以从其中的几个基本的项目中粗略感受一下他们所面临的种种考验。
第一项:载人离心机训练,帮助航天员练习对抗飞船起飞和返回时产生的超重力。训练过程中,训练者在离心机上高速旋转,训练胸背向、头盆向的各种超重耐力,航天员所要承受的标准值为8G,即8倍于自身正常重力,身体不够强壮者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载人离心机训练
第二项:前庭功能训练。训练者在旋转座椅上旋转15分钟。由于人在太空中很容易出现前庭功能紊乱导致的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这个训练的目的是帮助航天员适应这种极端的环境,避免在太空中出现这些症状。
第三项:模拟失重训练。此项训练采取的方法是用失重水槽模拟失重环境,将航天器置于失重水槽中,利用水的浮力来模拟太空失重的状态,并让航天员来进行反复出舱和舱外活动的训练。
此外,还有许多项其他的基础训练,此处就不再一一赘述。总的来说就是,航天员真正是一个“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职业。
脚步永不停息——
航天员未来的任务与面临的考验
随着当今世界的航空航天领域进入了空间站时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工程也已经全面展开。如果说我国最初的载人航天事业是为了圆我们的一个飞天梦,是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象征,那么未来就是开发太空资源,建立立体优势,从宇宙中获取真正的宝藏的阶段了,而要达成这个效果,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建设太空站。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
未来空间站任务包括长期在轨驻留、常态化出舱活动、空间站在轨组装及维修、大量的科学试验等。这对我们的航天员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也对航天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全体航天员已开展空间站技术、机械臂技术、出舱活动技术和医学等相关理论的学习,并进行了相关的训练。
礼炮七号 苏联工作最久的空间站
不管是第几代的航天员,在太空中都要面临同样的压力。而在进入太空站时代以后,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滞留时间都大大增长,这些压力会成倍增加。
比如失重的环境就会给航天员带来各方各面的困难。飞船进入轨道后,人的体液和血液从下肢向头部涌,会感到头部发涨、眼压增大,这种感觉类似地面倒立,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耐受。
人类的太空技术还不够成熟,航天员还会经常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险况。
比如神舟五号飞船起飞时,产生了严重的共振,好在最后有惊无险,让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但对于坐在舱内的杨利伟回忆“神舟”五号飞船起飞时刻的惊险瞬间:“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另外,飞船返回时,右侧的舷窗出现裂纹让他非常紧张,就连麦克风上的棱角这样小小的细节都有可能酿成意外。正是通过不断训练积累的丰富经验与临危不乱的坚强意志,让他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壮举。
这就是我们可爱又可敬的航天员,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推动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对他们的付出最好的回报,我想应该是他们离开地球时那不经意的回首,远处那颗晶莹剔透的湛蓝色球体与茫茫无垠的宇宙绘成了这世上最美的画卷。
小时候,当被问起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好多人的回答都是想成为一个航天员;长大后,我们才发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切实际,以至于我们还没努力过便早已望而却步,也许只能是儿时一场美好的幻梦,可望而不可及。
然而,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从未放弃过追寻理想的脚步。
END
作者:文止 斑马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酸奶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