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正在通过冥想找到情绪的平衡点,寻求自身的安居之地。
或许你还没有开始冥想,或者是浅尝辄止,相信你脑子里肯定还存着不少问题:冥想到底是怎么让我觉察自我的?能治疗失眠吗?我冥想时感受到的这些别人是不是也这样?......
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10位冥想用户的故事,来回答你们的疑惑,也让你们更直观地感受冥想的作用。
01.
@罗璐Rachel
“心定则万事静,心清则万事明”----经营品牌设计咨询公司的舟山姑娘
冥想,是从何时开始接触呢?也是近三年的事情吧。
最初开始冥想是在成为全职妈妈的一年后。那一年虽然我也通过做Airbnb房东来让生活达到平衡,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但还是无法避免抑郁、焦虑等情绪。
后来开始冥想、瑜伽、写作、学习心理学等等,都是为了寻求解决方案,为了更好的个人成长。近三年来,我也从全职妈妈,变成了一个忙碌的职场妈妈。工作、孩子、个人成长、身心健康,都想要,但这并不是一件随手拈来就可以得心应手的事,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时候,为此我也一直保持着学习。
这过程中有每天冥想的时候,也有间断的时候。直到后来,我越来越认识到冥想对自己内心及日常生活的帮助。
近年来的生活里,我常借助冥想来转换不同身份角色。有时候工作特别忙碌,一个白天处于很紧张、鸡血的状态,回家坐在出租车上,我会听一段舒缓的冥想,来放松自己,把自己从一个拼劲十足的职场女性转换成温柔妈妈的角色,这样可以对女儿更加耐心地陪伴,为她讲睡前故事,分享彼此一天中发生的点滴。
反过来也是如此,冥想也可以练习专注,帮助我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迎接工作中的挑战。
心定则万事静,心清则万事明。我觉得这是冥想带给我最大的意义。
02.
@万幸
“和最真实的自我呆在一起,本自俱足,你自有答案。”
我的冥想之路起源于高中毕业。当脱离高中校园,开始走向独立的大学生活时,我才发现自己身上带着太多原生家庭的“痂”,一不小心就会被揭破,那时的冥想对我来说就像是“拯救良药”,每天冥想的过程都让我感到非常地舒畅,一天的心情都会因此改变。
到现在我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冥想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长期需要导引来打坐的我,也开始可以不听引导、就那么安静地坐着,觉察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情绪“弹幕”。
我渐渐明白,当下即正念。冥想的过程并不“理想化”,我会有很多奇怪杂乱的念头涌现,也会出现坐不住的情况,但这都是可以的——接纳自己每一刻的感受和想法,不带批判地观察它们的起落,就是“正念冥想”的涵义。
现在回想起来,我刚开始练习冥想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陈坤带领大家冥想的视频。陈坤算是我的“冥想启蒙老师”了,他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坐了,这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沉稳很多。
经过这一年多的冥想练习,我的感悟和陈坤是相似的,无论遇到多紧急的情况,周围的人多么“跳脚”,我也能稳住内心的“核”。前提是,自己真的想和最真实的自我呆在一起,无论明暗,就这样,不加评判地和自己呆在一起,此刻便会发现,本自俱足,你自有答案。
03.
@嗑瓜子的向日葵
“在冥想里感受到的东西,让我多了一些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像向日葵一样阳光向上的酷girl
我对于冥想的了解来源很零碎,要说真正体验冥想,还是在今年在上海举办的城市修行中课程——通过冥想提升自尊。
在那次线下课程中,Eva老师教我们不需要对其他人有任何的交代着去面对身体感官感受到的一切,视觉、听觉、痛觉、情绪……无需评价每一种感受,尝试在感受中慢慢接纳。
课上有个互动环节让我感触很深,当我看到脆弱的同伴在讲话的时候,仿佛就看到瑟缩谨慎的自己,就突然想要拥抱她或者说拥抱自己。那是第一次我具像化地觉察到自己,接纳自己、和负面情绪自处,以及如何拥抱自己身上被称之为缺点的特质。
要知道,我们在这个生存空间中,评价给了我们太多桎梏。从小到大我是一个情绪起伏比较大的人,而且一直以来专注力比较差,清楚意识到这个特质后,有时会处于一个很难自处的状态。而冥想中没有应该、没有必须、没有做到了什么之后人才能是好的,我在其中能感受带平和,那么这就是我想要坚持冥想的动力了。
有了坚持的决心,想要进一步探索,于是尝试了呼吸冥想小程序。“不评判”的系列课程是我在小程序中练习的开端,这我当时在读的《非暴力沟通》的观点吻合:“第一时间以觉察对方的需要取代评判和提供给对方解决方法”。
最后,我想用最近给朋友写的一封信来总结:“我觉得最近的生活失控了,但是我任由它失控着,好像也没那么可怕。”甩去无谓的桎梏,从觉察开始改变,在冥想里感受到的东西,成了一种内在正向激励的实体,让我多了一些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
04.
@喵喵
“冥想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帮我建立起了应对痛苦的肌肉。”----爱读书的魔都电商运营
我是喵喵,接触冥想是从大学开始,因为第二次经历了突如其来丧失重要亲人的痛苦,我开始寻找解救之道。
偶然间被书中提到的冥想这一方法吸引,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冥想之旅。渐渐我发现,冥想对疗愈和了解自己有很大的帮助,也的确从生理和心理层面,都帮助我建立起了应对痛苦的“肌肉”。
最终培养起冥想的习惯,是从成为KY的呼吸冥想小程序内测体验官开始的。在成为体验官前不久,我刚刚与一个认识不到1个月的男生确立了恋爱关系,只是这段关系里充斥着各种冷战,各种无话可说,各种反反复复出现的问题,最终将我折磨的没有了力气。
记得在情绪极端低落的那段时间,心底有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她说“Would you give yourself a break?” 我想在那段时间,冥想是我唯一给自己的 Break time。
我在呼吸冥想中最常听的几个课是“愤怒”“哀恸”“严重疲劳”“焦虑”“压抑”,这些减压和情绪舒缓的课,每一次聆听,都帮助我在痛苦中寻得了一片宁静,也慢慢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与自己和平共处。
现在的我已经恢复单身,每天的冥想练习却没有间断过,它让我的情绪有了一个可以被容纳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我可以自由栖息的地方。
05.
@雅雅
“达到专注而放松的觉知状态,这就是冥想了吧”----正在向身心疗愈师的方向努力身心灵爱好者
起初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冥想,对这个词的刻板印象就是:板板正正的、一动不动的、闭着眼睛安静的坐着。
接触冥想,是在一个课堂上。老师是位德国人,所有人一落座,他就用不慎标准的普通话说了两个字:“闭眼”,然后就静默的坐了半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才发现我的大脑如此杂乱,0.1秒都无法安静!坐立不安。
如果不是在课程上,我肯定早就离开了。硬扛着煎熬了半个小时后,发生了一些很奇妙的事情。我发现内心痛苦的抗拒少一些之后,内在意识好像很清醒。能听见很遥远很细微的声音,脑袋变得清明,不再混沌一团。睁开眼睛后,视线都觉得清晰一些。
此后的很多机会中,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冥想。我认为冥想是一种“专注而放松的觉知状态”。一个完整的冥想时间里,能达到这种状态的时间其实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感觉到自己的不专注、不放松,不过,察觉到这些就是一切的开始,坚持下去就好。
练习冥想时,我也从一开始昏昏欲睡,煎熬急切,度秒如年,到能敏感的觉察自己哪里需要特别关照,控制好自己的节奏。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有引导的还是一个人安住的,专注念头的还是身体或者呼吸的,慢慢都能有觉知了,似乎这一刻真正触摸到真实的自己。
后来我渐渐发现,生活中有些状态可以和冥想对应。有一段时间为了舒缓心情,我直接脱离原有环境,专注的帮朋友做了一个月的手工。每天就专注的做手里的事情,思绪再也不用挂在工作上,不用看网上海量的信息。就只是专注在当下的一秒一个动作上。一个月之后, 我的焦虑减轻了很多,身体更轻盈了,心情也爽歪歪~~~细细想来专注而放松的做手工时,也是在冥想吧。
06.
@冬天
“在冥想中,我接受本来的自己,接受生活。”
最开始接触冥想是因为我有强迫的习惯,每天都会感觉特别累,还心慌。后来买了一本书,自己开始练习观呼吸,全身扫描,每次15分钟左右。
刚开始感觉老是溜号,总是就思绪纷飞,但随着练习时间的增加,我渐渐感觉每次冥想完头脑都特别放松,身体紧绷的地方也很舒服。可能是缓解了焦虑,头发都感觉比较柔顺了。
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吧,后面就慢慢感觉干啥都没有之前那么焦急,冥想已经成了我常用来缓解紧张的工具,尤其考试之前冥想一会儿,极大的缓解那种紧张感。
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我渐渐了解到了正念冥想,它让我觉察到了生活的幸福感。正念冥想能帮助我摆脱思绪,观察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比如每次我都会苛责自己,进入不了状态时批判自己,或者说检视自己的念头不断冒出,总会说你哪里不够好,没做好。而正念冥想提倡不去觉察自己的念头,不要去批判,有了这种认识后,我去查阅了一些书,现在生活中也学习着不带批判的心,感受当下,感受全然的样子,虽然时不时还会批判自己,但我觉得我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平和。
总之,通过冥想我的最大体会就是全然接纳,不带批判,当下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接受本来的自己,接受生活。
07.
@安琪
“冥想是我离开所谓的「旅店」,踏上回家之路的钥匙。”
我的第一次冥想体验是一场身心折磨。当时在国外读研,看到冥想体验课出于好奇就报名了,没想到正巧赶上痛经,每一次老师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疼痛都让我非常难以忍受。课后我问老师:“如果我们正处于痛苦之中,还需要感受当下吗?”老师回答:“不是因为你的关注,而是你的抵抗加强了痛苦。”
当时并没有明白老师的解释,也没有坚持冥想,直到写毕业论文期间由于长期失眠才想起练习。在冥想的时候,我开始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态,发现无论是在我硬撑着码字的时候,还是我“放松”自己熬夜看剧的时候,身体其实早就疲惫不堪了,只是我从来没有听过它诚实的声音。
好像很久以来,身体只是我思想的一个容器,一个我每天居住的旅店,和所谓的“自己”是脱离的。现在断断续续做冥想练习已经一年了,熬夜和暴饮暴食都变少了——困了睡觉,吃饱就停,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长大了却要通过训练才能再次学会。
虽然练习了一段时间,但是冥想还是很难,有的时候杂念就像刷屏的弹幕一样在脑海里涌过,而有时虽然意识到自己分心,也会沉迷于这些想法(好像冥想的时候我的杂念都特别有趣~)。但至少我开始试着去看见真实的自己,去和自己和解。冥想是我离开所谓的“旅店”,踏上回家之路的钥匙。
08.
@Lignorance
“冥想已经成为了我日间恢复精力的一种常用方式。”----酷酷的程序媛小姐姐
开始接触冥想主要是我之前有大概长达一年的睡眠焦虑症,表现是到了睡觉的点迟迟不肯入睡,睡眠质量下降严重,于是开始黑眼圈长痘肝脾功能变差等等。睡眠不好又进一步带来了很多其他问题,比如记忆力下降,做不了数学题,逻辑推理在复杂情况下蒙逼速度过快等。
机缘巧合,看了一本讲心流的书,注意到了冥想,后来陆陆续续的一些杂书里面有些人偶尔会提到冥想,就有了持续的好奇。 后来开始致力于改善身体和睡眠质量,开始尝试冥想。
神奇的是,开始尝试之后,就再也放不下了。冥想绝对是能上头的,对,能上头。
比如,冥想时我会从关注皮肤接触面的温度或者呼吸到鼻腔的地方开始,将意识往头上带,顺利的话会感觉到温热的流从脑袋里面梳理而过,加上我颈椎软骨有些不好,每次也喜欢继续往后脑勺靠近颈椎的地方再走一走。全程下来脑袋和颈椎都会有种发热和微微酥麻的感觉,整个人就超爽的,那时才反应过来舒服的点在上头了。
如果要我总结冥想对我身心的改善,主要是在睡眠和专注上。
现在我已经把冥想当成了我日间恢复精力的一种常用方式,大概10分钟左右的冥想之后进入25分钟左右的睡眠,后面的精神就会很不错。后来,又意外的发现,对于保持专注有奇效,对于停止大脑的无意识活动有奇效,对于剔除杂念保持平静有奇效。在此基础上的动静结合,让人有种对节奏的掌控感。
09.
@Yan
“在冥想中我收获了处理边界关系的窍门。”
刚开始看到ky酱在朋友圈推荐【深度睡眠】的冥想练习的时候,我已经失眠很长一段时间了。不到睡前最后一刻都不肯放下手机的我,在闭上眼睛之后脑海里各种思绪跳出来打架,所以总是没办法平静下来。
后来我尝试通过冥想来放松自己,神奇的发现,似乎自己的身体在不断放松中一寸一寸陷进床垫,不到十分钟就已经入睡,而且一觉到天亮。
后来我又尝试了【专注】相关的练习,工作间隙的时候点开,自己脑海里其他的杂念也慢慢消失了,在听完一个多小时的语音之后,自己才反应过来原来专注办公这么久了,效率还很高。
另外,我还想跟大家聊聊,练习冥想时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之前有个师妹,经常找我诉说她工作上的困扰。那时候我想当然地以为,她是希望我给她一些建议,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没有去问问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提供建议。
但是后来的一次聊天中,她说,她最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朋友,起码在她跟对方聊的时候,对方会愿意先听她讲完,而不是先去评判什么。当我在练习幸福主题的冥想时,我开始意识到,我对自己的态度也总是急于评价的。于是在冥想中,我开始尝试只去体验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么。
最后我想说,冥想其实是个自我觉察的过程,也期待呼吸冥想它给我带来更多的惊喜。
10.
@Bella
就让冥想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26岁的中年互联网运营
第一次知道冥想是去年有一个新同事,每天中午吃完饭我们休息的时候她就去窗边坐下打坐。从她这里第一次听说了“冥想”这个词。我自己也开始尝试,有时候中午没时间休息了就找一个会议室的角落,跟着音频去做一些基础的练习。
后来和这个同事成了关系更亲密的朋友后,从她这里了解了更多,也看到了一个人在不断进行自我认知和探索的路上付出的努力,在遇到情绪波动的时候,她也给了我很好的建议。
因为这点,我更愿意去花时间在冥想练习上,把这个当作每天的常规动作,通过不断地识别脑中的杂念,学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这个过程不会像健身那样马上能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下降,但在某些时刻的确能感受到这个习惯对自己的影响。
最直接的就是在我因为工作中的事情想要发火的时候,能够给自己一个缓冲5秒的时间,经过这样一个暂停,反而后面能有更理智的状态去应对。还有就是我可以在注意力中间有一点点切换的能力了,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了—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时间—注意力归零—再重新开始。
冥想现在已经成为我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了。想对大家说的是,开始自我觉察和头脑训练什么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