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6月,俄罗斯世界杯正如火如荼,而喜欢研究地理的人,会不小心诧异的发现,这些世界杯的举办城市竟然没有一个在西伯利亚,没有一个在俄罗斯广袤的远东地区。
我在莫斯科转机过无数次,而第一次真正入境俄罗斯却是不久前的海参崴——俄罗斯为了在远东地区吸引中国游客旅行与消费,对中国人开放了免费的电子签。
但这种区别化对待的政策仍然不受我待见,因为除了滨海边疆区和库页岛,俄罗斯其它的绝大部分领土,特别是精华的欧洲部分仍然是需要提前申请签证才能入境的。
这就好比我有一个大屋子,里面也有很多房间,但没舍得租出去给别人住,但家门外有一个马厩,平时不管不问放杂物的,为了尽可能赚点外快,又“不污染自家大屋子”,就把马厩租出去了(中国人免签,俄罗斯创收)。
什么,拿马厩来类比我去过的这个俄罗斯城市真的合适吗?
这座“远东第一都市”现在变得这么不堪了吗?
海参崴小正太
1860,一段历史
这是一篇我很久没写过的正规正矩的游记,那就从出发时开始写起吧。
开始之前我仍然要先从历史角度来科普一下这个无数中国人感觉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为啥熟悉?
这个城市有两个名字——中国地图上这个城市的正式标注则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它位于亚欧大陆的东方,离中国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在咫尺。
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语意思是“东方统治者”、“征服东方”,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位于中朝俄交界之处,三面被日本海环绕。
它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城市,是俄罗斯海军第二大舰队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所在地,俄罗斯太平洋的重要港口,总人口约60万,人口总量在远东地区仅次于伯力(哈巴罗夫斯克)。
从1820年的清朝地图中可以看到,清国在东北的日本海沿岸地区曾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清朝中后期国势日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规定包括海参崴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为中俄共管。
1860年俄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就包括海参崴。
哈尔滨一夜
简单介绍了海参崴的历史,旅行就正式开始了。
因为东北到海参崴的机票异常便宜,于是这次行程,我的路线是上海-哈尔滨-海参崴-长春-上海。
我的飞行图
深夜到达哈尔滨,因为第二天凌晨的航班离开,所以我只在机场附近的酒店简单睡了几小时。
这次没能游览哈尔滨有些遗憾。100年前的日俄犹汉集聚,造就的“东方巴黎”多元文化,令我对哈尔滨一直有好感。对于喜欢多元文化城市风情的我,哈尔滨是国内少有的我还没去过的但有意愿去的城市。虽然我也知道哈尔滨如今已经是一个汉化非常彻底的工业城市,已经没有多少异域风情了。
前不久看的一部日本电影,就是讲伪满洲国时期,一个日本厨师在哈尔滨的故事,情节牵涉到日满俄共四派的纠葛,这就是哈尔滨在我心中的味道。
而20世纪初一个韩国人(安重根)在这座城市的俄罗斯管辖区内暗杀了一个日本人(伊藤博文),这种牵扯四国政治的壮举,也是哈尔滨在我心中加分的重要原因,将来到访哈尔滨,一定要拜访一次安重根义士的纪念馆,去体会这座城市在百年前深厚的民族矛盾与国际主义烙印。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站楼外观上看像是五线城市的县城招待所,这让我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个段子。
太平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
。。。有幸也路过了哈尔滨机场这个新航站楼的实景,确实是那种呼之欲出的很想努力变洋气最后却异常土的感觉。
机场的国际出发厅,到处可见韩语和俄语的标识,终于感受到一些我想象中的中韩俄交融的边境气息。
而且我确实遇到了很多韩国人在这里转机去海参崴,我坐的这趟飞机有一半人是韩国人,看他们的行李贴吧,是从首尔机场坐韩亚航空到达的哈尔滨。为什么绕这么大一个圈来到哈尔滨转机呢?可能仅仅是转机更便宜吧。
哈尔滨的短暂经过,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是过边检时的一位男同志。
因为我的护照快要用完,近两年在各国和上海过关,每次会很客气的请求边检盖出入境章到指定的用过的页面上,并提前说明原因“护照快用完了”,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那位遗世倔强自尊心强的机场小哥哥听我讲完要求后,却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脸涨红很大声的对我说,“不许你指定我到哪里盖章,你没有权力,护照快用完了就去补,不能对我提这种要求。” 当然,这位小哥哥最后还是按我的要求盖到了用过的护照页上。但是。。
爱做自己,无敌自信的俄罗斯人
终于到海参崴了,不坐俄航,不去俄罗斯,永远不知道俄罗斯人有多么的内心强大和“忠于做自己”。
以前坐俄航,发现他们坚决不招中国籍的空乘。当俄国空乘用极度蹩脚的“中文”进行机舱广播时,那种中国人一直以为是在讲外语,但在听到某一个词汇时才觉察到是在讲中文的恍然大悟感和内心冒汗感令人终生难忘。还有人这么讲中文??真敢讲??
同样的“自信”发生在海参崴机场的出入境边检,边检处用中日韩三国语言打印出一张纸,上面是落地签注意事项——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整一大段中文除了几个专有名词我认识“机场”,“电子签证”,其他的汉字的排列组合能力让人心跳脸红。完全看不懂。
第一次看到这么奇葩,令中国人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学过汉语的中文书面语言,就跟当年在俄航飞机上第一次听到那么奇葩的中文口语一样。
然而这可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边检啊。。
但这也是俄罗斯啊!This is Russia!
海参崴国际机场
机场旅游导览柜台。经过俄罗斯多次,这次是第一次真正入境
海参崴最有价值的两个去处
放下行李后在海参崴暴走的第一天,我开始感觉沮丧。
一是我发现海参崴城区很小,半天就能走完。
二是我发现海参崴很不“欧”,多数建筑是新式建筑苏式建筑,和国内城市的差别并没有很大。
三是作为一个非军事迷,我发现这个城市最大的亮点是军港与贸易港,就连这座城市二战以后的居民,也多是“供职于海军或渔业部门的俄罗斯人”发展起来的。
“远东第一都市”的帽子首先要摘掉,这不是“都市”,这是一个特色鲜明,气质阳刚的海边小城。
先讲讲海参崴必去的两个景点吧。
一个是灯塔,托卡列夫斯基灯塔。
这里是远东的尽头,西伯利亚铁路的终点。
2016年我最喜欢的电影是《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获奖也无数,周冬雨与马思纯凭这部电影,第一次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这也是金马奖历史上第一次两名最佳女主角入围者同时获奖。
这部电影的结局是,一直压抑着自己的真我性情,一直做着乖乖女公务员的七月,最后放下一切去浪荡不羁,背着背包看世界。当电影的画面以一座世界尽头的灯塔出现而终结时,我的心都化了。
我曾经还以为那座世界尽头的灯塔是《春光乍泄》里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后来才知道是位于海参崴的托卡列夫斯基灯塔。
托卡列夫斯基灯塔的地理位置就非常的特别(以下是灯塔的卫星地图),在海参崴半岛的最南端,一条非常细而长的走廊深入海湾,沿着这条走廊向灯塔步行,真的有种走向世界尽头的感觉。。
据说这个半岛灯塔,冬天来会更惊艳,看网络上的照片也是如此。因为冬天的海面会结冰。这样天苍苍野茫茫下孤零零的灯塔,或许更有末世尽头感。
来自网络,作者:小北北
来自网络,作者:Harold
来自大西洋鳗鱼在灯塔遇到的一位好心美丽的中国游客
第二个“必去”就是玻璃海滩了,同样是一个非常冷门,离市区很远的地方。但是确实值得去。
全是彩色琉璃石的海滩。
俄罗斯人真可怜啊,全境都极少有天然沙滩,这个海滩也毫不例外,没有沙子。
本地人周末的娱乐就是开车来海边烧烤。想起基辅人到第聂伯河的河心岛上当沙滩晒太阳,敖德萨人在市郊只有50米长的沙滩(可能还是人工)挤成一团晒太阳。
可以想像东斯拉夫人这400年来对温暖海岸的渴望和征服,然后最后还是没有实现。
最后放张脚照。
鞋子GEOX
东亚人的海参崴?
刚才说的两个必去景点,其实都离市区挺远。海参崴的市区面积其实是非常小的,老城区半天能走完,而且建筑衰败,并不欧化,俄罗斯版的东北老工业城市的感觉。
由于城市新建也就百余年,基辅利沃夫那种我所期待的东斯拉夫古建筑风,也是很少看到。
海参崴街景
文章开头为什么把海参崴类比俄罗斯的马厩?因为这座城市现在衰落得厉害。
苏联解体后,以前政府靠行政力量给远东地区大量的经济支持和人口强制迁移的政策都无以为继,俄罗斯的太平洋地区离本国核心欧洲区太远太远,在市场经济的优化配置下,当地人口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回流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区区60万人口,比隔壁中国的牡丹江近300W人口差了几个量级……
听起来,人口外流,经济衰落,是不是很像在讲中国东北?
跟一百年前因为地缘而无比国际化无比繁荣,如今同样又因为地缘成为地理死角的哈尔滨一样,海参崴这座城市也是命途多舛,曾经的它比现在要国际化,要繁荣很多。
此外,比起欧洲东斯拉夫人的诸多大城市,海参崴有一个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地理特点,它是西方白人社会与东亚地区最近的一个枢纽点。
来海参崴之前,我就听闻这边有很多韩国人,从订酒店的APP上我就发现了海参崴的自由行旅客中,韩国人比例极高…感觉就像是精神相邻的邻国(混蛋,图门江以南都是大韩民国,本就和俄罗斯接壤啊!)
很有意思的还有,中国游客纷纷在酒店评价上反映韩国人太多太吵,下图三这个韩国人自己也用英语说“韩国人太多了喝很多久,非常吵”,不知道是不是卧底。。
在我亲自到达海参崴之后,确实发现这个城市和韩国有着非常强烈的关系,大街小巷的招牌很多韩国语,超市里的食品饮料很多都是乐天等韩国公司的,日本和中国产的食物反而很少。
上图就是到处都能买到的韩国乐天即饮咖啡
事实上,随着免费电子签的普及,海参崴的中国游客如今也越来越多了,但似乎俄国一直在防备中国在远东地区的经贸投资。所以在商业活动上,倒没有看到非常强烈的中国痕迹。
此外,除了满街的二手日系汽车,隔海相望的日本的经济影响力在这里也很弱,和韩国不是一个量级。仔细思考,是不是也是因为敏感的政治关系呢?
居民开的很多车都是日本的二手车
十月革命,沙俄变天以前,俄国人牢牢的控制着海参崴这个远东的港口,特别是1916年连接欧洲到太平洋的西伯利亚铁路的建成,海参崴的腹地大大延展,迅速发展成日本海沿岸最大的港口。
1917年十月革命暴发,俄国变了天,1918年包括了北洋政府2000人部队的外国干涉军(大头自然是美国和日本)进驻海参崴,在滨海边疆区与苏俄扶持的傀儡政府远东共和国进行角逐与对抗。
在1922年日本军队被苏联红军击溃撤离之前,海参崴的海港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各国对白俄的援助物资在此集结,商业转口贸易蓬勃发展,海参崴全然变成了一个北方的小上海。
天不怕地不怕的俄罗斯人所坐的露天摩天轮。。
然而,站稳脚的苏联迅速打赢了全国内战,收复了沙俄的西伯利亚领土,海参崴作为俄远东最大商港的定位迅速转成为俄国太平洋的核心军港,在二战前后进一步变为重要军事要塞。
从此,海参崴地位日益敏感,从对外国人封禁,发展成对本国一般居民封闭,最终到1958年彻底成为了军事保密区。原本复杂多样的城内居民(包括不少的赫哲人、朝鲜人、中国人、蒙古人等),变成供职于海军或渔业部门的纯俄罗斯人封闭小城。
这种封闭建设的所带来的结果,正如多数国内三线建设城市一般,建成了各方面基础设施齐全、精制,却又小巧封闭的社区。所以当前当前海参崴中心城区的建筑,大多是这一时期建成的。
街道上依稀还存在的社会主义痕迹……
从以上海参崴的近代史可以看到,海参崴有着数年的日本占领史,而海参崴从建城伊始的时间点并没有受到过中国政府的有效统治(1860年此地还是渔村),再加上日俄在南千岛群岛几乎不可调和的领土矛盾。 这个中韩日俄的圆心地带现在成为韩国资本独大,也不足为奇。
这篇文章写的已经很长,相信很多读者好奇的是,这片大清国的故土,现在还有中华,还有中国人的痕迹吗?
此外,看上图,你能想象我到市中心这座全市最著名的东正教堂门口贴着这张中文标识时我有多么气炸吗?
去了那么多东正教国家那么多东正教堂,唯一一个单单“只禁止中国人入内”的。
而且在这个韩国人游客远多于中国人的城市,“不让游客入内”不用韩语写,不用英语写,只用中文写,涵义昭然,是严重歧视。
但气炸之后所遇到的一些事情,又竟然让我谅解和理解贴这标识的行为了,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