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自安史之乱后走向衰落。这为吐蕃的崛起提供了良机。
虽然唐朝与吐蕃屡次会盟、和亲,但吐蕃始终是唐朝最强大的对手。趁唐朝内乱之际,吐蕃开始逐步蚕食唐帝国的西部边境。至公元763年,吐蕃军控制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还多次出兵进攻西京长安,甚至一度攻占长安,拥立了一个李唐皇室当傀儡皇帝。
趁唐朝内乱,吐蕃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
然而,自公元767年起,吐蕃的进攻方向发生重大变化。其主力转向东北方向,沿长城一线,进攻位于今天宁夏、陕西北部的朔方、夏绥两个节度使辖区。
一个以青藏高原为基本盘的政权,把触手伸向了这么北的地方,是为什么呢?
青山埋忠骨
在吐蕃北上攻势中率先遭难的便是灵州。
灵州,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的灵武市,地处黄河河畔,早在汉朝初年既已置县,唐代灵州为朔方节度使驻节地,堪称西北要郡。安史之乱时长安陷落,唐玄宗逃入四川,太子则前往朔方,在灵武城南楼登基,是为唐肃宗。因此,灵州在某种程度上也曾成为唐帝国的“陪都”。
东有安史,西有吐蕃
南逃巴蜀,北上朔方
数年之间,风雨飘摇
吐蕃对灵州的争夺力度,不亚于同时代的阿拉伯人围攻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先是占领原州(今宁夏固原),以此作为进攻跳板,随之派遣数万军队攻打灵州,大肆掳掠。唐朔方军奋勇出击,在灵州城下将吐蕃人打败,斩首2000余级。
如果吐蕃人长期占据西套平原
或许会是一个更庞大的西夏?
公元768年,吐蕃再次以十万大军北上灵武,作为策应,还派遣两万人进攻邠州(今陕西彬县),迫使长安戒严。结果,这次吐蕃又吃了好几个败仗。凤翔唐军趁机出动,派遣小部队突袭吐蕃后勤基地定秦堡,烧毁辎重,吐蕃大军只得解围撤退。
次年,吐蕃再发大军,首尾四十里,直扑灵州。周边唐军在名将郭子仪调遣下出动支援,吐蕃担忧后路被切断,不得不再次撤除包围。
唐帝国虽然勉强挡住了吐蕃
对灵州和关中的进攻
但是与河西走廊之间的联系已被切断
河西走廊的完全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鉴于多次直接进攻失败,吐蕃一方改变策略,采取军事进攻与经济破坏相结合的战略。他们沿途割掉尚待收获的庄稼,破坏灌溉渠道,掳掠当地屯田的人口,对抵抗者采取三光政策。这个战术倒是起到了效果,导致灵武守军非战斗减员一度到了八九成。
公元783年,唐朝面对吐蕃和国内藩镇叛乱两重威胁,不堪重负,终于着手商议会盟,厘定边界。唐廷承认了吐蕃对河西、陇右大片土地的占领,吐蕃也满意而回。当唐朝爆发兵变、长安陷落时,吐蕃还以帮助平叛的旗号出兵(实则趁火打劫)。
吐蕃控制的原州(固原)虽然人口较少
但是适合放牧,所以吐蕃人可以长期驻扎
而唐朝控制下的人口密集农业区
则严重依赖于灌溉基础设施
然而,此后吐蕃人看到唐朝内部藩镇大规模叛乱,野心大增。他们用索取平叛报偿作为借口,进一步深入唐境,长途奔袭位于陕北的夏绥节度使辖区。
唐代中叶,夏绥节度使辖地大致在今天陕西省北部,包括夏州(位于今陕西靖边,元废)、银州(今陕西米脂、佳县)、宥州(位于今内蒙鄂托克前旗)、绥州(今陕西绥德)等地。这些城池基本分布在唐代黄河支流无定河流域。正如诗中所描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即将爆发又一场战争,令唐、蕃双方数万军民无处埋骨。
虽然灵州和长安更加重要
但既然拿不下来
不如深入陕北掳掠一番后勤压力下的吐蕃
公元786年底,吐蕃大将尚结赞率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吐蕃军首先进抵朔方节度使辖地盐州(今陕西定边),向唐朝的盐州刺史提出:“我们只想要这座城,你可以带着人离开。”唐朝的刺史无力抵抗,果断率队跑路。吐蕃就这样“和平”占据了盐州城。
随后吐蕃人在夏州也如法炮制,地方官溜之大吉。银州则连城池都没有,唐朝的统治机关直接瓦解。吐蕃又接着攻陷了麟州(今陕西神木),占领了陕北大片土地。
然而事实证明,这一地区易攻难守。尽管吐蕃主力不久就撤退了,仅在盐、夏二州各留千余人镇守,但后勤的压力还是把守军压垮了,当年冬天过后,吐蕃损失了大量牲畜,粮食根本无法保证供应。
无定河位于黄土高原之上
进入的环境则更加恶劣
(下图为无定河上游)
与此同时,执行反击的各路唐军日渐逼近,吐蕃统帅唯有卑辞厚礼,遣使求和。唐朝的使者责备尚结赞违反此前盟约,尚结赞只好辩解说:“盐州、夏州的守军是把城交给我后逃跑,并不是我们攻取的啊。”
此时,唐廷由于内部矛盾,没有选择继续战争,放走了吐蕃人。但吐蕃军也狼狈到了极点,撤退时因为缺乏马匹,许多人甚至徒步行军。在盐、夏二州的吐蕃留守部队坚持到公元787年夏天,不仅补给匮乏,还发生大规模疫病,纷纷表示不愿久留。尚结赞派兵三千接应他们,撤退前把房屋全部焚毁,城池一律拆掉,当地居民也被强行带走。
吐蕃远征灵州,屡遭失败;后来虽短暂占据了盐、夏二州,但很快就因粮食不足而向唐军求和,毁城而去。从后果上看,吐蕃这一系列军事行动完全是得不偿失。而且即使他们成功站稳了脚跟,动机也很让人疑惑。
然而,唐朝虽然在东线战场一次次挡住了吐蕃
在西边却完全丢掉了河西走廊
孰胜孰败?
吐蕃王朝起源于青藏高原,为何要不远万里到宁夏、陕北,与唐军争夺这一带的控制权呢?
远渡北方抢草原
原因有以下几条。
首先,朔方、夏绥本来就是农牧交错的地区,依靠黄河水源和中原帝国经营的灌溉渠道,两地能够引水灌溉,维持稳定的农业生产,如灵武号称“兵食完富”,而灵州以东则为广阔的畜牧地带。游牧民族攻占这些地区,既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升的经济实力,又不至于放弃原有生活方式带来的强悍战斗力。
从河西走廊延伸至整个河套平原
是至关重要的农牧业混合带
匈奴因控制这里而能和汉朝对抗
西夏因据有此地而能与宋廷分庭抗礼
因此,今天看似荒凉的宁夏-陕北一线,历史上往往是受到周边游牧部落垂涎的宝地。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以此为根据地,建立夏国,进而席卷关陇,从刘裕手中夺取长安。日后夏绥镇的中心夏州,曾经就是赫连勃勃营建的宏大都城——统万城。北魏攻克统万城,号称缴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可见其繁荣富庶。
朋友给我找了一张相关的图
我试着搜了一下
“人工智能”给了我这样的答案
(摊手)
后来,作为游牧民族的党项人,抓住唐末、五代的混乱时期,建立大名鼎鼎的西夏王朝。灵州也长期是西夏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西夏依靠原灵州等地区的农业生产力,加以游牧民族的剽悍之风,与庞大的宋、辽分庭抗礼,足以说明这一地带的地缘实力。
西夏虽然大面积国土都是荒漠
但另一方面
其绿洲被荒漠所保护
实在是可进可退游刃有余
其次,陕北地当西北交通要道,当时已经成为连接河东与朔方的重要中转站。唐王朝从太原附近的腹心地区调运粮秣,西渡黄河,经过位于陕北的夏绥镇,到达西北前线的朔方。在西线经济遭到吐蕃打击破坏的背景下,这一补给路线尤其重要,吐蕃也要争取截断这一粮道的优势。
你运多少,我抢多少
最后,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吐蕃夺取朔方、夏绥,意味着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打破唐朝的包围战略。
安史之乱发生后,原与吐蕃对峙的唐军主力东调平叛,吐蕃趁机出兵占据河西、陇右。但仍有部分唐军留守西域的北庭、安西二镇。由于河西走廊被切断,他们同朝廷失去联系数十年之久。
拿下陇西和整个河西走廊
唐朝在西域的势力就只是一支孤军
(最终也被吐蕃吞并)
唐德宗结连回鹘,重新打开通向西域的道路。这条道路始自西域,经过控制漠北的回鹘境内,然后南下,经过夏州、盐州(今陕西五原)到达长安,西域唐军因此得以复通声讯。
用文化和物质改变他们...
不仅如此,通过夏绥地区,唐廷还可以与北方的回鹘结盟、贸易,获取缺乏的战马;进一步远交近攻,或许还能与大食、天竺通好,包围吐蕃(想的远了)。
遥远的想法
反之,如果吐蕃控制了上述地区,就可以截断唐朝同西方的联系,确保继续蚕食西域,同时从西、北两个方向威胁长安,尝试进一步深入中原腹地。这就是吐蕃极力争夺灵州、夏绥,即使拿下一座座空城也在所不惜的重要缘由。
然而,从灵州、夏州到吐蕃本部,补给线极其漫长,唐军也设置了严密的防御体系,西北边防各镇互相支援,吐蕃的扩张因达到极限而止步。此后,唐、蕃双方大致形成以阴山、贺兰山、六盘山、大渡河为边界的对峙态势。该线以西的广大区域由吐蕃控制,以东则是汉人王朝的传统地盘。
对唐朝还不算是特别坏的状况
公元9世纪上半叶,吐蕃王朝疆域达到了最大,北至天山,西逾葱岭,东临渭水,南近天竺,包括今天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大部,四川西部,宁夏南部,以及国外的尼泊尔、不丹、克什米尔等处。但吐蕃占领区大多气候恶劣、降水稀少,仅有部分河谷或绿洲地带适合农业生产,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帝国。
看似巨大
最终,吐蕃未能转型为成熟的农业文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固的政权,几十年后就发生内乱,退出了历史舞台。唐朝则借机收回被吐蕃长期占据的河西走廊。
END
作者:一枚红领巾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