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里为何英军刚打到南京,清政府就跪下唱征服了?

大家在初中历史课上,学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时,不晓得有没有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英国人的军舰才打到南京而已,又不是像第二次鸦片战争那样把北京打下来了,怎么清政府就立刻认怂签条约了?

▲1842年中英双方在康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的情形

考虑到可能大部分读者已经毕业很久了,或者有上历史课睡觉的。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整个条约签订的背景:1842年5月18日,英军攻陷乍浦;6月16日,攻陷吴淞;7月21日,攻占镇江;8月4日,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8月11日,英军在观音门登陆;8月14日,钦差大臣耆英接受了英国人的所有条件,之后被道光皇帝所全盘认可;8月29日,条约被签订。

那么,为什么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在英军将要攻打南京时,选择和谈并接受所有条款呢?因为南京一旦被英军攻下,清王朝连接东南的动脉血管将被彻底切断!而这根血管就是漕运!

▲明朝年间漕运的繁荣景象

在古代相对于陆路运输,水运以运量大和消耗低出名。在中国,早在上古时期,东南地区的良渚文化先民就开始用竹筏运输物资。在没有畜力的时代,良渚先民利用当地河网密布的优势,利用竹筏运输材料。一个竹筏能搭载六七个乘客,算上操作者负重至少700斤,远超人力和畜力。正因为水运的优势,良渚古文明才能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修建了大坝和古城。

▲狮子山、鲤鱼山、官山坝体现状

▲现代竹筏

▲隋朝运河

中国历史进入唐宋之后,漕运是维系诸多王朝的重要命脉以北宋为例,在太平兴国六年,通过汴河,每年有江淮米三百万石(宋朝一石约合59.2公斤)被送入开封。至道年间的时候,汴河运米增至五百八十万石。大中祥符年间,最高达七百万石。而靠这些粮食,北宋才供养起首都圈的数百万人口。可以说,没有汴河这条运输线,就没有《清明上河图》中的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局部

到了明清时代,虽然海运兴起,但是对于粮食这种单价低需求量大的大宗商品,还是以漕运为主。之前,元代虽然通过海运向大都运输了大量粮食,但是海船造价高,中国近海海况也恶劣,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性价比不好。而内河就算出现意外,也容易救援。另外,维护运河也带动了大量的沿河城镇的发展,比如运河沿岸的江苏扬州、山东济宁都曾经繁华一时。

那么,运河上航行数量最多的漕船的运量有多大呢?根据明代的记载,初期粮船“底长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头长九尺五寸,稍长九尺五寸,底阔九尺五寸,底头阔六尺,底稍阔五尺,头伏狮阔八尺,稍伏狮阔七尺,梁头一十四座”(《天工开物》)。这种大型漕船可装粮近二千石(约12万公斤),远超当时的陆运能力。但因运河水浅,船只难行,所以漕船一般轻载,装粮五百石左右(约3万公斤)。后来,负责运输的军士为了改善生活,往往多装载商货,私自将漕船加长至九丈余,承载量能达到三千石(约18万公斤)。当然这种超载的漕船只能勉强通过运河闸座,并且经常因超重而搁浅漂流。

据统计,宣德时,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和山东六省,运粮最高达六百七十四万石。因此,明清时为了维护运河的正常运营,每年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比如,明代的漕运总督辖十二总,运军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一万一千七百只。除了这些长期性的运军,临时征发的维护河道征发的人员更多。

所以说,漕运当时清王朝的动脉血管。鸦片战争时期,海面上英国人已经占据了上风,镇江和吴淞口也已经失守,如果南京再被英国人攻占,长三角地区与北方的联系会被切断,漕运也无从谈起。那么,清王朝的中枢——北京就会缺粮,依靠运河而生的数十万人就会衣食无着,沿途城镇也会衰落。这就好比一个人大脑陷入缺氧,机体也在逐渐坏死。所以对于清王朝来说,与其漕运被切断,莫不如痛快的签订条约……

参考资料

从档案资料看清代京通仓储的社会保障功能 郑民德,巩存良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试论明代漕运方式的变革杨亚非 《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的运河漕运及其社会影响 胡梦飞 淮海文汇

论明清时期漕运兵丁 王伟 聊城大学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