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建城史:世界名城看扬州
解筱文
对于扬州,我熟悉而陌生。熟悉于她的风华绝姿、厚重绵延,陌生于未曾真切谋过面。来到扬州的时候,原以为古色古香的气韵早就被高耸拥挤的现代建筑物淹没了,但没有想到的是,市区低矮而稀疏的楼房谦卑地藏身绿意中,凸显出天空格外之大,大的让人感觉平添了一双“广角眼”。
解构扬州的魅力,不能不沉溺于龙虬庄遗址、神居山、瘦西湖、个园、何园、大明寺、汉陵苑、凤凰岛、东关老街、明清古城区等一个个古迹,用心品读灵秀,放眼阅览古今。
行走扬州的街巷,恍然如穿梭在历史文化时空,好似一个个在这里风云际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商贾豪客,不久前才缓缓告辞过扬州一样。他们的喜怒哀怨,他们的诗书琴画,他们的神采余韵,他们的血脉传承,泛动在这座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城市。
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的陶文在这里,昭示着这里文明之久远;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三下扬州,埋葬于此。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必到扬州,帝王气象在这里盛大驻足;“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以孤篇《春江花月夜》盖全唐的张若虚、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秦观、“扬州八怪”等等,一个个思想大贤、文化大家、艺术大师在这里星河相聚,璀璨辉映。更是诗仙李白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为无与伦比的扬州古今印象。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浸染之下,诗文、绘画、书法、祠墓、宗教、饮食、园林、漆器、玉雕、刺绣、绒花等等五光十色、美妙绝伦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聚合留香。如果谁读懂了九州之一的古扬州,就一定懂了中国。因为“扬州最中国”。
生活在这样的一座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无疑像一个人拥有无比显赫的文化世家一样,值得珍爱这座城市。这是中国文化的根系伸展的地方,更是扬州人的爱意滋养的古老家园。
像中国所有悠久的古城一样,扬州经历朝代更迭、战火洗礼、文化浩劫,城市改造等等,但如今还能较好的保护和呈现着以往原味的历史风物,呈现有超过五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堪为奇迹,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的恩泽。“申遗”成功的京杭大运河中,就有扬州的6段河道、10个遗产点在列,数量具运河沿岸城市之首,这是扬州人对尊重历史文化的最好例证。
联合国最佳人居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诗词之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近20项国内外最高级别的殊荣,从不同的角度指向扬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美化的生态环境。
扬州像中国一些知名城市一样,其梦想和远志已不仅仅在国内,创建“世界旅游名城”早已提上日程。从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创建“世界名园”,到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和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就可以看到其“创世雄心”。
现代城市的发展何去何从,该以怎样的标准衡量和定位自己。这是面对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中国城市的困惑。对于一座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实更多的在于城市自我的感受和对未来的负责。
在西方的标准中,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这样的城市才是世界城市,就连北京都不能入其法眼,也在极力创建之中。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导。世界城市并不以她的人口庞大、建筑物林立为标准。网上看过很多的世界城市航拍图,其庞杂程度令人不敢想象,失去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真,而淹没在物欲升腾的竞相开放中,把活的历史踱进了混凝土之下,隔断了当代与历史真切交流对话的机会。
我的理解,世界城市,更应该有东方标准,体现东方的神韵。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一个城市连1000年的历史都没有,500年可见的文化遗产都没有,就根本算不上是世界城市,只能称为“当下世界城市”。
真正的世界城市,不是当下所呈现的这个城市,而是历史和现在叠加起来的立体城市。扬州,她应该是春秋、两汉、隋唐、宋元、明清、民国至今所有扬州的城市之合。
在我的感知中,扬州就是一座世界城市,她客观长存于城市星河中。
西汉时期的扬州,成为“东南第一大都会”,当时天下财富一半出自这里;唐朝末年更是有“扬一益二”之称!就连长安,洛阳这样的超级城市也只能望其项背;明清时代的扬州盐商更是把这座城市辉煌推向了“雄富冠天下”的顶峰,当时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城市,中国就有6个,扬州名列其中。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担任江都相时期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为发展儒学做出巨大贡献,进而深远影响了中国及周边国家文化走向;唐代僧人鉴真,5次率众东渡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10年间传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新罗人崔致远,在中国生活了16年,为官8年多,其中在扬州做官4年,回国在新罗王朝担任要职,被朝鲜和韩国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对韩国后世影响至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被任命为扬州总管3年……
这样的城市,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影响,无疑是世界性的。历久弥新,扬州在今天依然散发着独具气质的现代韵味,经济发展也足以支撑一个城市的安然富足。从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这应该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明智选择。
如何将政府的发展意志、民众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做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地方经济,传承中华文明,影响改变世界,这不仅仅是扬州所要面对的一道发展课题。
我有同事去过日本某地,回来赞不绝口;有朋友去过美国西部某州,也喜不待言;还有同事到了埃及首都,也被其吸引至深。这些人,都成为了这些城市、这些国家的铁杆粉丝,域外的文化、观念、价值等等,就顺势覆盖了过来。
今天的中国,最需要的就是文化自信和自强,倘若一个个历史文化名城,借助旅游,各具特色发力,让中国城市多一些崔致远、马可·波罗这样的铁杆粉丝,我们很可能无须以西方标准给我们的城市加“V”,认证为“某某世界城市”。
扬州,饱读你绵长而悠远的过往,翻阅你精雅而明媚的如今,其实,你本来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城市。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