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玉:国家一级演员,原大连京剧院当家花旦(主要演员),师从闻占萍、王玉芹、刘惠琴、汤小梅,刘长瑜、刘秀荣、宋长荣等前辈艺术家。曾成功主演花旦戏《拾玉镯》《柜中缘》《金玉奴》《铁弓缘》《卖水》《花田错》《红娘》等剧目,并在《白蛇传》《百花公主》《秦英征西》《现代京剧红灯记》等多部戏中担任重要角色,获得几十个省级、国家级艺术奖项。曾随团赴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5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006年创办“丁艳玉京剧艺术工作室”,专门从事京剧艺术教育工作。
丁艳玉:新时代京剧艺术教育探索者
京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四大国粹”之首。她源自中国传统戏剧,形成于清代,在民国达到巅峰。之后潮起潮落,时至今日,京剧艺术趋向小众化。
如何传承和创新京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著名京剧艺术家丁艳玉从娃娃抓起弘扬京剧艺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融媒时代的京剧文化传播,在近年来的京剧艺术教育圈刮起一股清新之风。
近期,解筱文就儿童京剧艺术教育话题,对丁艳玉老师进行了专访。
解筱文:作为舞台京剧艺术家,是什么原因让您执着选择了儿童京剧艺术教育事业?
丁艳玉:可以说有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作为京剧艺术工作者,对这一行还是非常热爱的,虽然退休离开了舞台,但是舍不得离开这门艺术,京剧是我们的艺术生命,也是我们的人生,不管用什么方式继续从事这门艺术,都能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活力和价值。第二个原因,就是想把自己身上的技艺传授下去,用老一代艺术家的话说,就是咱们那些好玩意儿不能丢了,要对得起祖宗,对得起祖师。
当今年代,各种新的艺术门类百花齐放,特别是快餐型的艺术更有市场,传统文化艺术确实有衰败的趋势,京剧也不例外。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趣味、价值取向、文化艺术修养、传播方式都在发展变化,这无可厚非,但是京剧艺术作为国粹还应该有她的地位,不应该失传。
我能够为这门艺术的传承、为国粹的弘扬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是我的责任和愿望。这些年,由于国家的提倡和京剧人的努力,京剧艺术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逐渐在恢复她作为国粹的影响力,使我看到了新的希望。
于是我就想,我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微薄,但也可以做点贡献,如果我从小娃娃们开始抓起,让她们在耳濡目染中,近距离的接触京剧,了解京剧,进而爱上京剧,京剧就有更大的希望。所以我就一点一点地做,最后办起丁艳玉京剧艺术工作室,全身心投入儿童京剧的教育中。
解筱文:当代儿童学习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怎样的益处?对将来不选择以京剧艺术为职业发展的儿童,接受京剧艺术启蒙有怎样的价值?
丁艳玉:我们说京剧是国粹,就是因为她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学习京剧就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不管将来是不是当京剧演员,都是能受益的。
首先,从京剧中,能听到看到很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很多动人的历史故事。这和看书不一样,是生动鲜活地演出来的。比如《赵氏孤儿》《将相和》《空城计》《斩马谡》《失街亭》等等,都能帮助你学习历史文化。
第二,能知道很多有趣而又优美的神话,培养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如《西游记》里的《美猴王》《收大鹏》,还有《八仙过海》《白蛇传》等等。它们让神话从书里跳出来,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感受会更深刻。
第三,是她蕴藏着深厚的精神文化传统。我们能从京剧中学到很多好的品德。比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友善仁爱、忠诚正直、高洁坚贞等优良的道德传统。如《金玉奴》《秦香莲》《铁弓缘》等等。还有特别重要的是,走进了艺术宝库,受到传统美学的熏陶。京剧那高雅的唱词,优美的唱腔,动人的音乐,华丽的舞姿、身段、化妆都很高的语言、美术、音乐、表演、舞蹈等方面的艺术价值,最能培养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也是学习唱歌、跳舞、表演的基础性训练。
总之,有了京剧的基本功,对于学习哪一门艺术都有突出的优势。
解筱文:儿童京剧艺术教育和学习,相比其他教育而言,您认为有什么难点和优势?
丁艳玉:京剧和其他门类的艺术不同,她集声乐、舞蹈、美术、表演、武功等等艺术于一身,叫唱、念、做、打;要求手眼身法步的高度统一。所以对学京剧的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当然也能培养出较高的艺术素质。这就是京剧最突出的难点,是我们自己从艺过程中都经历过的。
我们从小学习京剧,那叫坐科,虽然是现代的戏校,但也基本都是师傅们口传心授,一板一眼学唱,一招一式揣摩,花费的时间是很长的,当时都有三年不出功,不开嗓的传统,练功也是非常苦的。这就是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嘛。现在如果还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别说孩子,家长也受不了。
因此,我们就要研究如何用新的方式来教学,传统而不守旧,创新而不失传统,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例如,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利用声光电的资料提高教学效率,用舞蹈、声乐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训练更科学,融入现代艺术改编一些唱段,开发服饰、化妆、摄影等新课程,都增强了京剧对孩子和年轻家长的吸引力,与现代艺术更为亲和,教学的效果也更好。
解筱文:丁艳玉京剧艺术工作室在儿童京剧艺术教育中,有怎样的教育理念,有什么独具特色的教学创新实践,取得过怎样的成绩?
丁艳玉:工作室成立之初,只有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即教唱,还要领排练,管化妆、服装道具都自己做。后来在我的带动下,慢慢的形成了身训、毯子功、花旦、青衣、花脸、花衫的课程分类,也组建了由老中青结合的教师团队。在这一基础上,我开始整合社会和家长们的资源,开设了成人的化妆、摄影等特色的课程,让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这样极大地促进了家庭共同学习京剧的氛围。
为了带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孩子们自信地表演自己习得的国粹艺术,我为他们搭建各种展示的平台,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的特长得以表现,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京剧艺术之美。
我们始终秉承梅兰芳大师说的一句话:“我们的艺术,必须货真价实,颠扑不破,才能流传永久。”所以在教授孩子们的时候,我们真的是不带半分私心的倾囊相授。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京剧传统与时尚的统一,坚持京剧艺术和其它现代艺术形式的融汇,坚持技艺训练与文化教育的结合,这是我们团队共同的教学理念。
这些年,我带着孩子们获得过大大小小很多奖励。荣获2008~2012年魅丽中国国际艺术节国际艺术人才评选大赛(全国总决赛)“国际优秀导师奖”、2013年~2016年第十五、十六、十八届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评选活动“京剧专业杰出贡献奖”、20I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集体银奖个人银奖和“最佳组织奖”、 2016年第五、六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荣获个人金奖、集体金奖和“国际优秀导师奖”、2016年第四届千品国际京剧票友节“优秀表演奖”、2016~2017年第十二、十三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中华优秀艺术导师奖”、2018年走进新时代共圆中国梦第六届大连青少年网络春晚“最高人气奖”和“优秀组织奖”、2018天津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集体金奖,等等。
这些奖励,不仅是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鼓励,这些奖励比我自己站在舞台上,站在鲜花和掌声中更加让我振奋,为了传承京剧国粹艺术,我的梦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实现。
12年来,“丁艳玉京剧艺术工作室”近千人得到了专业正规的培训,其中我的爱徒于涵、季欣彤、王安妮、刘乃嘉等20多名学员先后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校、北方昆曲学校,我们为振兴京剧事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
工作室优秀的成绩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多次参加省市乃至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种大赛和重要晚会,得到了央媒关注和专题报道。
2018年,丁艳玉京剧艺术工作室升级改造后正式加盟了华夏未来金色少年,我亲自组织打造新的发展模式,我们将会把中华民族的国粹京剧永远传承下去,使其发扬光大。
解筱文: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艺术形态需要创新发展,需要大众化的传播交流,在这方面,您是如何探索传承和发扬京剧艺术的?
丁艳玉: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开拖拉机,当然行不通。京剧也是一样,强扭着进剧场,听着三眼一板,锣鼓京胡,看那些折子戏,好多年轻人他听不进去。但是发在网上就不一样啦,想听哪段点哪段,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
我就把自己的教学音频录制成光碟,不仅免费发给孩子们,还把他们放到了网络上,让更多的人听见京剧原来这么好听。我们还鼓励孩子们学成一段唱腔,就把它录制下来,发在网络平台上,即鼓励自己,又传播京剧。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一些微信公众号、网络春晚等平台,把孩子们参加比赛、平日活动、文化交流等及时的宣传,扩大京剧家教学的影响力。接下来,我们京剧工作室,也会逐步打造自己的网络公众平台,把老师们的课程资源开发起来,让大众能够更方便的学习和欣赏京剧艺术,扩大传承国粹的人群。
现在随着京剧的日益被重视,好多上年纪的票友、喜爱国粹的年轻人、正在学习阶段的孩子们都想亲自扮上戏,体会一下站在舞台上的感觉。我提出“人生有梦,圆梦有我”的口号,开办了“梨园梦”京剧文化摄影体验馆,用全新的剧照拍摄与微影视制作结合的模式,创意、打造、拍摄国粹京剧的原创文化剧照,开创了大连地区京剧艺术的时尚之窗,通过新视觉传播传统文化。
下一步,我们会开通网上预约,在专业的京剧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人物造型,亲授身段,用镜头记录下让那些对京剧有着情愫的成年人、孩子们圆梦京剧的美好瞬间,留下人生最美的风采。
解筱文:投身儿童京剧艺术教育事业这些年中,您和您的团队经历过那些困难和艰辛,有怎样的感触和收获?
丁艳玉:我记得刚开始最艰难的时候,因为学员少,资金不足,借着别人的教室上课,我们正排练上课,人家给我们把灯都关了,我是个心气很高的人,但是为了给孩子们像样的环境,受人白眼,我都默默地忍耐了。那时候师资少,常常累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但是我一直没放弃。
每次回头看我走过的路,都觉得很感慨,我们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京剧人就是有着这样的骨气,越是困难的面前,越不低头。
今天,走在新时代的路上,国家正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支持戏曲文化艺术,普及中小学戏曲讲座、戏曲进校园演出等活动,给予了我们京剧人传承发展国粹艺术的巨大的动力和鞭策,也让我们倍加欣慰。
实践证明,我们这么多年的坚守,路是对的!
解筱文:对于京剧艺术学习的孩子和家长们,还有在京剧艺术路上探索前行的朋友们,您还有什么对他们分享的“干货”?
丁艳玉:学习京剧没有捷径可寻,爱她就会敬她,便会一生坚守追随她。
京剧学习除了练好基本功,还要学习好文化知识,特别是古典诗词一定要有修养,只有懂了诗词,才能理解京剧的韵律。
学习京剧并不排斥其他门类的艺术,和现代艺术也不是对立的,触类旁通,互相借鉴是有好处的。
解筱文:战略学者。主评时政、商业、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