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真寺都有大喇叭?


每当礼拜天来临,教堂会敲钟召唤基督徒前来礼拜,犹太会堂则会在安息日(每星期六)吹响号角,号召犹太教徒前来集体祈祷。而穆斯林则既不敲钟,也不吹号,而是派专人爬上宣礼塔高声宣礼,有的还会用高音喇叭扩音,以此来召唤穆斯林做礼拜。

古代通讯条件下,宣礼塔的功能还是很实用的

如此的宗教仪轨本是宗教诞生之初,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演化而来,却在现代社会引发了不少争议。很多穆斯林认为这是必须坚守的传统,当地社区的非穆斯林群体则认为这一行为过于扰民,有强制传播之嫌。

有时候确实会很吵

要化解这对矛盾,我们还得先来看看这个宣礼的传统,究竟缘何而来?

上房“揭瓦”

在伊斯兰教创立之初,穆斯林并不进行宣礼。当时的穆斯林人数较少,礼拜时间到后,均会自动前来清真寺礼拜。可当穆罕默德于622年迁移至叶斯里卜(今麦地那)后,穆斯林人数增多,问题便凸显出来。许多穆斯林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忘了时间,在忙工作),错过礼拜。

半岛虽大,宜居的地方并不多

因此,不少穆斯林觉得需要以某种方式来提醒自己作每天五次的礼拜。有人找上穆罕默德,提议吹响号角号召礼拜,穆罕默德答曰:“那是犹太人的东西。”又有人建议穆罕默德给清真寺安个钟,到了时间就敲钟吸引人过来礼拜,穆罕默德又说:“那是基督徒的方式。”

一位正在耶路撒冷西墙(哭墙)

前吹响号角(Shofar)的犹太人

讨论了许久,穆斯林们也没得出个结论。

根据逊尼派的记载,欧麦尔(后成为第二任正统哈里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欧麦尔果真就梦见真主向他启示,要用人声宣礼,召唤穆斯林来礼拜。翻来覆去想了二十天后,欧麦尔向穆罕默德提出了这个想法,穆罕默德一听觉得不错,便采纳了。

但根据什叶派的说法,人声宣礼这个办法是真主直接启示给穆罕默德的,而非通过欧麦尔。考虑到什叶派不承认欧麦尔的继承权,而是支持先知的直系后裔,这一宗教争议背后的领导权争端不言而喻。

双方对于正统的理解各有不同

有了办法,那找谁来宣礼呢?穆罕默德当即钦定了第一个改宗伊斯兰教的黑人——比拉勒·本·拉巴赫来担此重任。比拉勒的母亲是阿克苏姆王国(在今埃塞俄比亚)的公主,在阿克苏姆王国入侵汉志的象年战争(阿克苏姆派出战象大军,但因军中天花爆发而大败)中被俘,降为奴隶,被许配给麦加当地一部落的奴隶。

虽然分属于两个大洲

但东非的阿克苏姆和红海对岸的阿拉伯半岛

联系和交往是相当紧密的

比拉勒生下来就是奴隶,不得不为主人日夜操劳,伊斯兰教出现后,他第一时间就皈依了。在被人告发后,主人伍麦叶对其严刑拷打,并将其绑在木桩上,丢在沙漠烈日下暴晒,逼迫其放弃伊斯兰教,但他宁死不屈。

比拉勒之墓,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


穆罕默德得知此事后,旋即派出艾布·伯克尔(商贾巨富,后成为第一任正统哈里发),以三个奴隶换比拉勒,并将其释放为自由人。比拉勒之后便随身侍奉穆罕默德,跟随其传教、出征。由于他体格魁梧,声音洪亮,所以穆罕默德在选人宣礼时立马相中了他。

一副16世纪的奥斯曼细密画

描绘的是在穆斯林攻克麦加后

比拉勒于天房之上宣礼的场景

第一个黑人穆斯林于是在624年成了伊斯兰教第一个宣礼员(阿语音译为穆安津)。比拉勒爬上穆罕默德家(兼作清真寺)的房顶,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

标准的逊尼派宣礼词如下:真主至大(“安拉胡阿克巴”,四遍)。我证明真主以外再无神灵,我证明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即改宗伊斯兰教时必念的“清真言”,也正是沙特国旗上的文字,两遍)。快来礼拜,快来走获救之路(两遍)。礼拜胜于睡眠(只用于一大清早的晨礼,两遍)。真主至大(两遍)。真主以外再无神灵(一遍)。

而标准的什叶派宣礼词则与之稍微有点不同,其在清真言之后还会加上两遍“我证明阿里(第四任正统哈里发,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是真主所喜悦的。”,并将最后的“真主以外再无神灵”增为两遍,且不在晨礼时加“礼拜胜于睡眠”。

由此可见什叶派哪怕在宣礼时,也要凸显自己不同于逊尼派的身份。

开罗老城胜利之门上(建于1087年)

法蒂玛王朝留下的什叶派宣礼词

上塔宣礼

可在房顶再怎么大声喊,声音也比不上号角,更不用提钟楼上的钟了,根本传不远。在穆罕默德去世80年后,征服了新月沃地、埃及与波斯大片土地的阿拉伯穆斯林接触了不少拜占庭与波斯的建筑艺术,于是想出了一个新的法子。

如今已经是一个帝国了

再没点自己的官宣建筑实在说不过去

他们在给清真寺加上大穹顶的同时,也采用了中东传统建筑中高频出现的塔楼。此类塔楼常见于中东的基督教堂与民宅中,用于冷热空气交换,调节室内温度。穆斯林以此为蓝本,修建了高耸的宣礼塔,作为清真寺的附属设施,让宣礼员爬到塔顶宣礼,站得高喊得远。

把塔修得高高的

现存的最古老的宣礼塔倒不在中东核心区,而是位于突尼斯凯鲁万大清真寺,其建成于836年,高31.5米,屹立千年而不倒。

突尼斯凯鲁万大清真寺的宣礼塔

最初的清真寺往往只有一座宣礼塔,不过后来由于建筑设计上的美感考量以及攀比心理,清真寺的宣礼塔越修越多。但宣礼员每座寺只有一个,所以多座宣礼塔中,往往只有一座经常被使用,其他的全是摆设。

叙利亚大马士革倭马亚清真寺有三座宣礼塔

该清真寺本是圣若翰洗者(新教翻译为施洗约翰)大教堂

在阿拉伯穆斯林打到叙利亚后改建为清真寺

如今宣礼塔最多的清真寺是麦加的禁寺。这座最神圣的清真寺原本拥有6座宣礼塔,但在1616年奥斯曼帝国兴建了同样拥有6座宣礼塔的素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为了不让麦加禁寺的地位被动摇,奥斯曼帝国于是给麦加禁寺再加了座宣礼塔,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七塔清真寺,可以360度无死角地进行宣礼。

麦加禁寺夜景

“喊麦”宣礼


人声叫拜在宣礼塔高度的加持下,在中世纪的规模较小的城市与定居点内暂时够用了。可当工业革命浪潮席卷中东后,城市迅速扩大,人声叫拜又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嗓子喊破了旮旯里的人都听不到。

请放一张中东夜间卫星图,标出主要城市。

小城镇人口不多

非要靠喊也不是不行

(叙利亚中部某小镇)

但是换做大城市那就不行了

(叙利亚大马士革南部)

好在此时出现了一项新发明——扩音器。这项工业发明在1930年以后开始推广入清真寺,不仅解决了宣礼分贝不足的问题,还减轻了宣礼员的工作负担。宣礼员这下连塔都不用爬了,坐在塔下办公室里对着话筒“喊麦”宣礼就行了。

不过,扩音器的引入,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高音喇叭分贝过高,有噪音扰民之虞。有的清真寺的扩音器能把宣礼声传到5千米之外,相当于你在永定门来一嗓子,故宫太和殿里的人都听见了。

这个的规模似乎更大些

根据纬度与季节的不同,五次礼拜中最早的一次晨礼有时在早上4点就开始了,无疑对居民的睡眠有影响。不少阿拉伯人由此练就了回笼觉绝技,被吵醒了,做完晨礼,继续睡到上午九、十点再起床。(说好的礼拜胜于睡眠呢?)

开罗老城,空气也不怎么样

清真寺用扩音器宣礼在穆斯林占人口主体的国家当然没有问题,但在不同宗教团体混居的地区与国家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争议了。2016年11月,以色列部长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旨在对清真寺宣礼作出音量限制,清真寺高音喇叭在决议草案中被视为噪音污染源。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支持该法案,并称:“我都数不清几次了,真的太多了。一茬一茬的以色列公民,不管其信仰何种宗教,都来向我抱怨清真寺用扩音器宣礼的噪音实在令人难以忍受。”该法案随后得到了通过,要求清真寺在非工作时段内不得使用扩音器宣礼。

在德国,科隆中央清真寺在规划阶段就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直到清真寺的建设者同意不使用扩音器宣礼后,他们才获得了建造许可;在印度,一直有反噪音污染团体呼吁限制清真寺使用扩音器宣礼,他们宣称宗教不是违反噪音防治法的理由。

科隆中央清真寺,2017年完工

的确,宗教不是大搞特殊化的理由,过于扰民的宣礼大喇叭是对其他居民的不尊重。不过要穆斯林们放弃人声宣礼恐怕也不现实,它已经同其他宗教仪式一样,成了某种身份认同的基础。不然,当初为什么不敲钟吹号呢?

这种宣礼方式,既然无法在一朝一夕间改变。那也只能通过协调和沟通,尽可能地避免对民生造成影响。

END

作者:重光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