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奢侈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因不当言论被曝光,引起广大民众不满。而其品牌拍摄了一个用中国筷子吃披萨的广告,片中女模特用餐过程中,夹杂着中式发音、傲慢语气以及各种奇怪姿势,也透露出其或许不了解中国的筷子。
一双筷子,何止是一种食具?
它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也是很多亚洲国家的共同饮食文化。
对于使用筷子的人来说,
筷子,不只是筷子,
是一种集体的感情投射。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
因为它,
小孩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老人品到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
孤独的人因为“添双筷子”找到人情温暖,
相守的人悟到心灵的依偎……
从“箸”到“筷”,3000年文明传承
据史书记载,筷子最早出现在3000 多年前的中国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就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即商代末期君主。他为了显示他大王的派头,别出心裁地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这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约在公元前11世纪(离现在约3000多年)。
不过筷子在老百姓中普遍使用则是晚至数百年之后的西汉初期了。那时,商纣时期又大又笨的食钵已演变为小巧玲珑的陶质小圆碗,于是筷子很快便配合小陶碗应运而生了。据悉,当时筷子还曾一度成为追赶潮流的时髦物:达官显贵们使用玉筷或象牙筷,平民百姓便纷纷仿而效之,用起了竹筷或木筷。
木筷
值得一提的是,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而“箸”与“住”字谐音,“住”有不吉利的“停止”之意,故我们十分讲究的祖先们就索性反其意而称之为 “筷”(音与“快乐”中的“快”同),加上制作筷子多取材于竹,便在“快”字上加上个竹字头。这也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不过也有史学家指出,其实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前的原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筷子的雏形:在发现了火可煮熟食物后,我们最早的祖先为了避免用手从陶锅中抓取滚烫的食物,便已经聪明地学会折取草茎或木棍来取代手指。
各式各样的筷子
据中国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馆长蓝翔介绍,最原始的筷子有长有短、有粗有细且并不规则,直至殷纣王时代,筷子粗细长短才开始统一起来。此外远古时期,筷子多是就地取材的树或木棍、天然的动物骨、角,原始社会末期是修削后的木筷或竹筷。夏商时期出现象牙筷、玉筷。春秋战国时期,庄重古朴的铜筷铁筷,汉魏六朝时期,光亮秀丽的漆筷、精致名贵的金筷相继登台亮相。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起源于唐代的银筷:因为金筷是被皇家所垄断的(即皇帝用过的别人不能再用),富豪权贵便求其次,开始热衷于用银筷,而且自唐代以来,银筷一直很受宠。原来,传说银筷能验毒:只要跟有毒的食物如毒菌、河豚或毒药接触一下,原来的银白色就会变黑,由此可保障进食安全。
银筷子
近来,质料各异的筷子更是名目繁多,其中有犀角筷、乌木镶金筷和各种玉筷。从形状上则可分为:四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倒圆锥形、上方下圆等,可谓不一而足。但一直到现在仍最流行最普及的筷子首推竹木筷,且分类繁多,如用竹子制作的就有天竺筷、南竹筷、湘妃竹筷等,以名贵树木制作的则有楠木筷和红木筷,而在清代最热门的是乌木筷。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 这一章里,刘姥姥用不来滑溜溜的象牙筷,王熙凤便换上了乌木三镶箸——一种最大众化的乌木筷。牙骨筷使用的材料不止是象牙而还包括种种兽骨,如牛骨、象骨、骆驼骨等,我国北方的许多地区就盛行用骆驼骨做筷子,但我们并不提倡使用牙骨筷。制取玉石筷的材料则有汉白玉、羊脂玉和翡翠,慈禧太后用的筷子就是翡翠镶金的。
筷子除作进餐用具外,还常常兼有其他用途。旧时有取暖时夹火炭用的火筷子,有当作高贵礼品赠送的“礼筷”,有自卫防身的铁筷子。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兄弟使用的钢筷还可兼作武器:进餐时如遇袭击,便可利用异常锋利的另一头作飞镖掷向敌人。传说贵州苗族就有一个“钢筷王”,飞出的“飞筷”百发百中,令前去镇压的清军闻风丧胆。
富有特色的“筷箸文化”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使用筷子上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许多或相同或不同的习俗。在江南地区,进餐时若主人不拿筷子,客人可不能抢先,不然即被视为“缺乏家教”。在东北地区,席间主人给客人夹菜,客人不管是否喜欢都必须吃掉,切不能往盘中回夹。中国的朝鲜族流行用毕餐时必须把筷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子上。而福建渔民通常吃完饭还要把筷子在碗上绕三周,然后抛向前方,祝愿渔船永不搁浅。在乡间结婚闹洞房时,要扔入屋里一把红筷子,取意“快生子”。亲人仙逝后可别忘记在灵前插一双倒头筷子,以示对故人的崇敬和悼念。
此外在使用筷子时还有许多的忌讳。例如:在宴会上不能掉筷子,万一客人不慎掉了筷子,主人马上给换上一双,而绝对不能单支更换;席间用筷子夹菜时不能速度太快、动作过猛,但也不能犹豫不决;席间不能用筷指手画脚,更不能用筷指点别人;饭后不能用碗倒扣筷子,因为这是对厨师的大不敬。
实际上, 筷子并非仅仅是中国人的专用食具。早在汉代,筷子便流传到朝鲜半岛,日本人和东南亚各民族使用的筷子也源于中国。目前全球大约有18亿人使用筷子,但中国的用筷习俗会不同于邻邦,密码就是背后的文化。
撰文/林静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