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那个人,人格是可以改变的么?

你想过要改变自己的人格么?

我印象中关于“改变人格”这件事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情境,就是很多人或许都会在“被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了”的时候,最强烈地感受到想要改变。“什么?Ta喜欢那样的男生/女生?眼光也太差了吧……”然后还是忍不住会暗搓搓地、想试试变成那个样子的人。

有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你是专业的你来说。Ta向我保证说Ta会改,但一个人的人格特点,真的可以改变么?”

研究显示,有87%的人希望在大五人格中的至少一个类别上有所改变(Hudson & Robert, 2014)在五种特质中,内向性得分高的人改变的愿望最强烈,他们希望能够变得更外向。他们认为,某种人格的改变,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开心。

我们可以看到 “想要改变自己的人格”这个愿望,可能比你以为的还要常见。今天就来聊聊人格可不可以被改变,以及如何才能改变人格。

尽管如上文所说,我们中有很多人都想过改变自己的人格。但Riis(2008)等人的研究发现,人们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愿意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他们只愿意改变那些和自我身份感关联不大的特质。

研究者在357个大学生中进行了实验:他们罗列了19种人格特点的标签。让被试对这19个标签从“与自我认同相关的维度”进行打分。根据他们的打分,研究者把这些人格特质划分为了两类:其中10项(包括友善、共情力、自信、动力、情绪恢复力、自控力、创造力等)被划分为与自我认同相关性强的特质,9项(包括机械记忆力、专注力、情景记忆、警觉等)被划分为与自我认同相关性弱的特质。

然后,研究者让参与者看了一段报道,文中声称可以通过药物的手段,在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永久改变大脑功能,增强人格特点。然后,参与者会阅读对每一种人格特质的表述,用1-7分表示自己“愿意使用药物来改变该特质”的意愿。

结果表明,愿意改变与自我认同强相关的10种特质的人更少。人们比较多愿意改变那些与自我认同弱相关的特质。

随后,参与者被被询问“不愿意改变这些人格特质的原因”,最高的选项是41%的人认为,原因在于他们“担心这会从根本上改变‘我是谁’”。

在另一个实验中,参与者是500名18-45岁的成年人,分成两组来阅读一个药物广告,但其中一组读到的广告声称它的作用在于对人格特质进行“增强”(enhancement),它能在各方面提升自己,广告语是“变得比现在的自己更强”;另一组读到的广告则说明,它的作用主要在于“开启”(enablement),它能使你更自如,广告语是“做真实的自己”。

结果发现,当被试认为药物的作用在于使自己更强时,他们更愿意使用这种药物来改变与自我认同弱相关的特质,比如“专注力”,更不愿意改变与自我认同强相关的特质,比如“适应社交的程度”。而当被试认为,药物的作用在于保证自己能够做真实的自己时,他们则更愿意将药物作用于和自我认同强相关的特质。

研究者认为,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都验证了他们的猜想:人们更不愿意改变那些与根本自我认同相关的人格特点。

尽管不情愿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当一种特定的人格改变,即“人格提升”发生的时候,人们会变得更快乐。

研究者将更外向、更宜人、更尽责和情绪更稳定(神经质得分更低)作为更健康人格的标志。向着更健康人格方向发展的变化,被称为“人格提升”(Magee,2013)。

Magee(2013)等人使用11104名18-79岁的成年人样本,在四年前和四年后,分别对大五人格测试得分和幸福感(well-being)进行比较,发现当神经质的得分降低,而外向性、尽责性、宜人性提高时,人们的幸福感会提高,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经常地感受到积极情感,以及更少地经历消极情感。

当外向性得分提高的时候,我们会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变得更自信和坚定;

当尽责性提高的时候,会有更好的工作成绩,更佳的工作-生活平衡;

宜人性提高的时候,会发展出更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和友情,以更积极的态度去处理压力情境,关系中的冲突更少;

而神经质得分降低的时候,整体情绪更稳定,焦虑、抑郁情绪和强迫性的冲动更少。

不过,人格的改变并不容易。人格的稳定性已经得到普遍证明:我们都在某种“套路”中生活,而且这些“套路”往往都是在早年便已经形成,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早在出生时,我们的人格特质就已经被部分决定了——针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大约40-50%的人格特质源于基因(Dahl, 2014)。

Roberts和Jackson(2008)则通过fMRI核磁共振成像证明某些具体的基因表现能够影响人格形成,比如,拥有5-HTT这种基因序列的人更具有攻击性,而糖皮质激素受体更活跃的人,天生的抗压能力就更好。

因此,即便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体现出人格的不同方面,但在长时段内考察时,我们的行为仍然会体现出某些恒定的、一般性的特质,呈现出某种“常态”(Bem, 1974)。不过,研究显示,在常态之外,我们的人格还是处在变化中的。甚至,人格提升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达成。我们在后文中会说到。

曾与年轻时的恋人,因为彼此对峙“我是不会改变的,我永远都不会改变”而开始了漫长的分离。和许多人在多年后回想过去恋情的感受一样,会觉得当时坚持要分开的理由其实并不成立——没有人是不会改变的。哪怕自己坚定地认为自己不要,也一定会随着时间和经历发生变化。

事实就是,在没有做出有意识的努力的情况下,我们的人格也会发生改变。这既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出的自然的成熟,也包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1. 自然的成熟(maturity)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不断地调适自己的行为,会越来越接近心理学家所说的“成熟”的状态。针对10-65岁人群的研究发现,从青春期到老年,除去在“成年初显期”(emerging adulthood,大约在18-30岁间)这一特殊的年龄段,我们的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都会不断增长,神经质水平则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在大趋势上,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能够自控和自律,理解和宽容他人,对世界保持越来越开放的心态。

只有在“成年初显期”时,宜人性出现了下滑,神经质则有短暂的上升:在18-30岁间,由于生活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最高,我们的情绪不稳定性会增加,但对他人的同理心、信任和宽容则会下降。

其中,尽责性和宜人性两项,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化最为显著。研究显示,一个65岁的典型样本,自我约束的能力高于85%的青春期早期样本,宜人性高于75%的青春期早期样本(Soto, 2015)。

外向性这一指标则是在五种特质中变化最小的,从幼年到青春期有一段时间急剧下滑,但在此后的一生中都保持平稳,也就是说,内向/外向的人格特质是最稳定的。

不过,年龄增长导致的人格变化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体现出了差异。比如,香港学者针对“乐观”这一人格特质进行的跨文化研究显示,在美国的样本中,年龄越大,会表现出越乐观的趋势;而在中国香港的样本中,则是年龄越大,乐观的程度越低(You, 2009)。

2. 承诺和责任带来的改变

Lodi-Smith(2007)等人认为,“社会性投入”(Social Investment)的增加和减少都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人格。社会性投入指的是在成人社会角色上的投入和承诺。比如,在工作语境中,进入一个对于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岗位;在家庭语境中,进入婚姻,或者变成父母,这些都是社会性投入的增加。

“社会性投入”的核心是承诺,无论是我们进入一个工作岗位,还是一个新的家庭角色,都意味着我们做出了相应的承诺。

Hudson(2016b)的纵向研究表明,进入一段对我们很重要的、稳定的工作,在工作中的卷入(involvement)程度和投入(investment)程度都在增加时,我们的尽责性会提高;成为新父母的人,宜人性和尽责性都会提升;投入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也会使我们的神经质水平下降,情绪稳定性更强(Lehnart, 2010)。

有一份事业、有一个孩子,都真的能给我们带来人格上的提升。

3. 幸福程度本身也可以改变人格

不仅人格的改变可以影响生活满意度,一个人的幸福程度也会反过来影响人格。负面的人生事件、长期的困境、极低的生活质量,都会使得神经质的水平出现虽然不显著、但是持续的上升 (Jeronimus, 2013)。

而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比较高,幸福感较强,那么也会体现出高宜人性、高尽责性、低神经质的人格特质,这不仅体现在横向的、同时期的比较中(更幸福的个体人格更健康),也体现在纵向的、变化性的比较上,即一个人如果幸福感比较强,那么Ta会表现出持续的人格提升 (Soto, 2015)。

除了被外界的因素影响外,我们也时常会做出改变人格的努力。Hudson(2015)等人在16周的实验中,证明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人格。

Hudson(2016)的研究还同时表明,如果你拥有非常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愿望,但仅仅停留在目标的层面上,而不去执行和实现,那它反而会降低生活幸福感。(Polivy, 2002)。因此,如果你并不打算做什么,我们劝你打消变成更好的人的幻想,接受自己,会比较容易幸福。

而如果你确定想要改变自己,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 改变思维模式,停止标签化、固化(fixed)你自己

当你将自己标签化为“害羞”、“不善交际”,并觉得这是不可改变的时候,你就会给自己不去参加party和聚会找一个理所当然的借口。所以如果你决心改变,就需要先给自己去掉标签,去掉这些非黑即白的想法,把自己看作可发展、可塑造的个体。

2. 设置具体的目标

明确“你想要改变什么”和“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觉得“我想要成为像xx一样的人”,你需要具体化,这个人身上的哪一点是你想要成为的?是Ta的行为、习惯、说话方式,还是别的什么?改变这一点,是否真的对你有那么大的意义?事实上,就在设定目标这一步,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想象中的改变并不必要。

3. 设置具体的计划

你的计划越细越好,比如,“这个月参加4个party,在每个party上认识至少10个人”就比“这个月交3个新朋友”要好。在开始之前,要做好长期和艰苦奋斗的准备。你还要按时间段建立奖赏机制:奖赏可大可小,可以是任何东西,但它们需要被设置在一系列具体的、可被检查的时间点上。

你甚至可以设计一个假想的模仿对象,设置Ta每天的行为习惯是什么样的,会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什么样的表现,然后时刻提醒自己照着Ta那样去做。

你还可以把你的计划告诉信任的朋友或家人,他们就能帮助你监督行为习惯。

4. 如果你还不能真正做到,先“假装”自己可以做到

如果你觉得自己过于内向,并且一时半会无法改变这样的想法,你可以让行动先于思维:让自己去尝试和他人交谈、主动约会,接着你就会发现这没那么可怕。

5. 给自己留出一些用来“崩溃”的时间

特别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无法24/7都像另一个人那样生活。因此,你可以给自己留出一部分独处的,或者和亲密的人相处的时间用来“崩溃”,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完全不合逻辑、不遵守规则地表现和生活。但在这段时间之外,记得坚持新的行为习惯。

6. 把自己扔到新环境中

新鲜事物永远是改变的动力。当你在熟悉的环境中压力太大而无法改变时,可以把自己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比如参加一个俱乐部或者社团),和陌生的人和事物相处,参加新的活动,这会更容易激发出另一个你自己。

7. 写日记

写作是一个追踪自己,不断加深自我认识的过程,它会记录下你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感觉,并时时总结和反思自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