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气的偶像——为什么我们都爱苏东坡


永不过气的偶像

公元1061年冬天,26岁的苏轼去陕西凤翔做判官,这是他高中进士后第一次担任公职。他的弟弟苏辙送他去赴任,从汴京(今开封)一直送到了郑州。

离别数日后,弟弟给哥哥寄了一首伤感的怀旧诗: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

苏轼随即和诗一首: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飘忽不定的人生,恰似雪泥鸿爪,前路漫漫未可知,只管顺适自然,潇洒处之。这本是对弟弟的劝勉,却在无意间框定了他自己的余生。

苏轼顺风顺水的前半生就此翻篇了,接下来的几十年,他将像一只离群的鸿雁,在宋王朝的版图里四处飘零。

苏轼行踪示意图

(制图@地球旅客/孤城)

▲苏轼一生中几乎踏遍大宋的疆土,图中标记的地点都是他曾去过的地方,曲线是为了更直观地表现出他在北宋官场上的大起大落,只代表行进方向,不代表实际路线。苏轼21岁出蜀,66岁北归,途中客逝于常州,最终安葬在河南郏县小峨眉山下。


—01—

苏轼的一生不是很走运。

他生命中最自在的时光,大概只存于在他的故乡——眉州(今眉山)。那些年他还不叫苏东坡,人们都乐意喊他子瞻。“子瞻”是他的“字”,就好像现代人喊名字,如果不喊出姓氏,这关系就显得很亲密。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眉州老乡们对子瞻以及对苏家的喜爱是发自肺腑的,他们甚至口口相传说苏子瞻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是草木精华的化身。

四川眉山,东坡湖

21岁那年,苏轼和他18岁的弟弟苏辙一起随48岁的父亲苏洵进京赶考。

苏洵老爹也不是寻常人,他的奇闻异事还荣登《三字经》: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有了儿子才想起来要发奋读书的苏老爹一定没想到,他们父子三人越秦岭,渡黄河,竟一路携手走进了唐宋八大家人物榜。

而“三苏”中最出色的苏轼也同时走进了北宋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

眉山三苏

汴京,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宋帝国的权力中心,对苏轼来说,好似一个巨大的转盘,他从来不能和飞旋的转盘保持步调一致。于是,巨大的离心力总是把他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甩来甩去。

北宋时期的汴京




— 02 —

1069年,刚刚登上皇位的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推行新法。

急于求成的王安石不顾一切,铁腕变法。他容不得任何反对的声音,罢黜谏官,打压舆论,排除异己,任用小人……他意在富国强兵,他以为国家可以掌控一切,但多数新法推行到最后却演变成了基层官吏盘剥人民的利刃。

那个时候,苏轼官职卑微,但他依然一再给皇帝上书驳斥新法,皇帝不理,他就利用做主考官的机会,出反对王安石策题,效果还是不好,他干脆提笔写诗讽刺。

官府强推青苗法,农民苦不堪言,在《山村五绝》中苏轼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农民去城里贷款买种子,放贷的部门层层刁难,什么介绍信、申请表、担保书、无犯罪证明等等,光是盖章签字的程序走完,一年就过了近一半,拿到手里的钱最终连在城里的开销都顾不上,唯一的收获是跟来的小孩学会了几句城里话。

杖藜里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官府盲目搞基建,在根本无法耕种的土地上大修水利,他毫不避讳地写下: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官府垄断食盐买卖,盐价高得百姓吃不起,他又无不怜悯地写道: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苏轼的政见或许无足轻重,但他的诗文总是以极快的速度被广泛传诵,一首讽刺诗就是一颗舆论炸弹,这届百姓读多了,说不定就要翻天。

于是,苏轼成了变法派的眼中钉肉中刺,幸好皇帝赵顼和宰相王安石都是爱才之人,没怎么为难他。

不过,王安石罢相以后,一群小人走上前台,他们把苏轼的诗加以别有用心的解读向皇帝施压,欲将其置之死地。同时,来自政坛和文坛的嫉恨与诋毁如洪水猛兽般扑来,这下连皇帝都无法庇护他了。

1079年8月,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并押解入京,关入御史台大牢,史称“乌台诗案”。这是北宋开国以来的第一个“文字狱”,主角正好是宋朝第一才子苏东坡。

四个多月的关押审讯后,在太皇太后及一帮元老重臣的极力营救下,皇帝顺水推舟把苏轼放了,并以“诽谤新法”的罪名把他贬到了长江边的黄州(今黄冈)。

湖北黄冈,遗爱湖

名字取自苏东坡的《遗爱亭记》

从此,苏轼开启了他贬来贬去、颠沛流离的人生“新篇章”。

1085年,神宗崩逝,年少的宋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起用保守派老臣,司马光拜相,苏轼被急诏入京。

司马光,这位小时候颇机灵的神童,当了宰相后一定要一股脑全盘否定新法,而且与“拗相公”王安石一样的固执己见,拒不纳言。

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几年的苏东坡,深知法令突变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也确实看到了王安石新法中的可取之处。

于是,令新旧两派官员都目瞪口呆的事发生了:我们可爱的苏东坡,被新党迫害至深的苏东坡,竟然“背判”了他昔日的战友,一个人孤零零站在大殿中央为保留几条新法据理力争。

司马光倔起来就像一口生铁铸造的缸,即使天下第一才子的言辞,也无法动摇其一分一毫。苏轼急的直跺脚,回到家后气呼呼地连喊“司马牛!司马牛!司马牛!”

这下好了,苏东坡在朝堂里没有了朋友,他的政见也得不到支持,他寻思着,不如去做一个郡守,实实在在地干些事情。于是他再三请辞,要求外放。

1094年,高太后离世,庸弱的宋哲宗亲政,刚刚稳住阵脚的旧党被全面罢黜,新党重新得势,而且这一轮上位的多是心胸狭窄的奸佞之徒。

旧党元老大多长眠地下,可怜的苏东坡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他在河北的定州被剥夺官阶,并被一步到位贬到了岭南的英州(今广东英德),这中间有超过1500公里的路要走。

梅关古道

苏东坡前往岭南时曾路过此关口

传说他在道旁种了一棵树,树至今还在

苏东坡默默启程,还没走出多远,圣旨又飞来说要贬到惠州。

这些都无法在东坡的内心掀起波澜了,或许他正盘算着自己将是大宋第一个翻越大庾岭的贬官,心里有些小激动呢。

广东惠州


— 03 —

苏东坡在惠州住了三年,本来天高皇帝远,应该可以消停了,但他新作的诗文依然能迅速传到京城,使得朝堂之上的当权者感觉苏轼依然就在他们身边。于是一道新的谕令从天而降,他被贬往海南岛。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

至此,北宋疆土上东南西北四个边界都留下了苏东坡的足迹。

东坡年少时,曾随父亲和弟弟一起到雅州(今四川雅安)游学,这座以多雨而著称的小城,是当时宋朝的西界。

四川雅安

1085年,大宋的头号“东坡粉”高太后重新起用苏东坡,并指派他去登州(今山东蓬莱)任职。

那一年东坡50岁,刚刚官复原职的他来到宋朝东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体察民情军情。

“入境问农,首见父老,戴白扶杖,争来马前……”

苏东坡仅仅在登州做了五天的太守,却连写两道奏表,建议朝廷整饬水军,以备边患,并深情呼吁废除登州的食盐官卖制度。

区区五日,可能官邸都没踏进几次,却已立下保国安民、泽被后世的政绩。

山东蓬莱

58岁那年,苏东坡第三次自请外放,这一次他没有被批准去江南,不待见他的小皇帝给他支到了宋朝的北界——军事重镇定州(今河北保定一带)。

大文豪要去当军区司令了!可苏东坡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妥,相反,他十分重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作为军事统帅的威严。

定州古城门

定州,作为宋朝的门户,对面是虎视眈眈的大辽契丹人,左边是不怀好意的西夏党项人,战略地位何其重要,可戍边的部队军纪涣散、贪腐成风,士兵们赌博酗酒,衣着破烂,忧心如焚的苏东坡迅即拉开了整风运动。

他明令军纪,将腐败的官吏革职议罪,同时也修葺营房,为士兵们改善伙食,一番雷厉风行的动作后,他还穿上军装,校阅部队。

风风火火的苏统帅还不知道,此刻,京城里的大官们正聚在皇帝周围,谋划着如何加害于他呢。


— 04 —

公元1170年,距离北方的女真族攻破汴京,掳走皇室还不到50年,南宋孝宗皇帝在杭州新修的宫殿里研读苏东坡的文字。他不时拍案而起,仰天称恨,在追封东坡为“文忠公”的圣旨里,他这样写道:“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

苏东坡从小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的梦想绝不是以诗文字画留名史书,在写给弟弟的词中,他说: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那时,他因上书要求罢免王安石而被调离京城,碰了一鼻子灰的苏东坡这才意识到,实现梦想原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既然不能“致君尧舜”,那总可以造福于民吧,党争使东坡越来越厌恶朝堂,他也越来越喜欢在基层脚踏实地干事业,苏东坡为官一任,无不留下贤良爱民的好口碑。

“为报倾城随太守”,他是那个时代真正的超级偶像,无论他去向哪里,即使是待罪之身也能圈粉无数。

1101年,66岁的苏东坡获准回归,他乘船北上,“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已经病重的东坡还不忘调侃道:“大家莫不是来围观怎么杀我吧?”

那个时候,还没有“追星”的风尚,人们渴望一睹东坡的风采,更多的是感念于他在民间广施的恩惠。

他第一个把狱医制度引进监狱,于是生病的犯人们有了被救治的机会;

他奔走呼吁,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孤儿院,那些原本生下来就要被溺死的婴儿,从此可以在“雪堂救儿会”的资助下长大成人;

瘟疫肆虐,他寻觅药方,筹建安乐坊,“三年医愈千人”,这是中国第一家官民共办的廉价医馆;

在杭州,他赈灾、浚湖、开河、引水,忙得连除夕之夜都顾不上回家;

在密州,他带领农民扑杀蝗虫,还斋戒吃素,祈求蝗灾早日消除;

在徐州,抗洪抢险,他卷起裤角,掘土筑堤,在最前线坚守了两个多月;

即使是被驱逐到了惠州和儋州,居无定所的苏东坡依然心心念地指导百姓用竹筒建造“自来水”系统,还挖井、劝耕,推广“秧马”和“水磨”。

— 05 —

苏东坡是完人吗?不,他不是。

年轻的时候,恃才傲物,讥讽嘲弄别人的事他可没少干。

乌台诗案,皇帝派人抓他,一开始他也吓得手足无措,躲在屋里不敢出来。

他不是视死如归的勇士,在御史台大牢,他也怕死,几度以为自己要没了,在狱中跟儿子约定,如有情况,送鱼为示。

不料一日一亲戚不知,送来熏鱼给他改善伙食,他吓坏了,以为自己必死无疑,还写了一首绝命诗留给弟弟: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他也不那么坚强,十年过去了,每逢妻子去世的日子,都要悲伤得肝肠寸断,有时候在夜里梦到,竟还要把自己哭醒。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被贬到黄州的日子里,他的内心也是万分纠结,他还做不到心如止水。

有时他看得很开,他觉得世间没有什么能让他害怕;

▲作于1082年3月,制图@地球旅客孤城

有时,他喝醉了酒,烦心往事涌上心头,他几乎要抛弃这个世界,去浪迹天涯了;

▲作于1082年9月,制图@地球旅客孤城

有时,他睡不着,一个人在夜深的寺院里转圈,月亮摇摇欲坠,一只大鸟在树梢盘旋,那深不见底的孤独,几乎要将他的魂魄摄去……

▲作于1082年12月,制图@地球旅客孤城

在黄州的日子其实是很惨的。

首先,当时的黄州是一个很偏很萧条的地方。再者,苏轼作为犯官,不但没有权力,连薪水都没有……

苏轼并没有打算举杯消愁喝死算了,一家人的温饱还等着他去解决,他在城东借了一块山坡,扛起锄头,跑去耕地筑房,此后,他就安心做起了农夫,并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东坡居士。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我们常常说,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呢?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是苏东坡憧憬的样子。

可实际上,他把自己弄成了这个样子: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本来,皇帝赏识、太后撑腰、百姓爱戴,可一手好牌,已经被他打烂了,那个口若悬河,光彩耀人的苏轼消失了。

幸好有黄州。

那些“渐不为人识”的日子给了苏东坡思考人生的机会,当他与山河碰撞,把汗水撒进泥土,混迹在渔樵农夫间,听最本真的嬉笑怒骂;当他抛掉光环,卸下枷锁,在平凡的生活里奔波,算计着柴米油盐和衣食温饱,他才渐渐懂得生活的真谛。

长江边一块红色的山崖,成了苏东坡时常念起的地方,人们叫它“赤壁”。不管是不是三国周郎的古战场,当面对这亘古未变的山石和滚滚不息的江水,仅此一个名字,便足以给东坡无尽的启发。

黄州赤壁

夜游赤壁图

(中间戴高帽子的是苏东坡,作者?明·仇英)

接受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世人的毁誉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于世,真正重要的无非是自己的经历和感观。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怪木奇石都是靠自身的缺陷来取悦于人,其实我也一样,回顾这三十余年,让别人拍手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毛病所在,不过,现在的我不一样了。”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答李端叔书》

一个崭新的苏东坡诞生了。


— 06 —

他不再想着怎么讽刺别人了,相反他倒时常毫不手软地嘲弄起了自己。

有一次,他炼丹失败,于是嘲笑自己说:穷的一毛钱都没了,还惦记着烧铅炼丹,炼到胡子都白了,丹也没练成,真是可怜可恨。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他忽然又想起了同病相怜的老友陈季常,笔锋一转,把另一个可怜的老头也拉了进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狮吼”就此名扬天下。

但自嘲有时候也会惹祸,初到惠州那年,苏东坡被人逐出官舍,流离失所。但他丝毫没有表现出狼狈之态,反而赋诗一首: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纵笔》

这诗很快传到了宰相章惇的耳中,“苏子瞻复如此快活耶?”章惇显然被气到了,他很快又去求了一道圣旨,把苏东波贬往海南——去你的春睡美!

可刚到海南,苏轼再次提笔赋诗,而且还一口气写了三首: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纵笔三首,其一》

除了写诗,苏东坡还有另一个人生爱好,那便是吃。

“日啖荔枝三百颗”这都是小把戏,大家可还记得饕餮(tao tie)?东坡曾自比老饕,并毫不脸红地写下一篇《老饕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疱丁来操刀,易牙来烹调。水要新鲜,锅要洁净,火候要恰到好处……天下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这个老饕所喜欢的。

为饱口福,东坡时常要找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歪理。有一次,他得了红眼病,医生说上火了,不能再吃肉啦!他这样反应:

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

我本来要遵医嘱的,可嘴巴说:“我是你的嘴,它是你的眼,为什么待眼比待嘴好?眼睛生病了,嘴巴却不能吃肉,这可不行。”

在黄州,他囊中羞涩,买不起好的食材,他看肥猪肉便宜,便每天买一些回去,蹲坐在火炉前,慢慢蒸煮,还不忘记下心得:

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在惠州,他抢不到好羊肉,只能买些羊脊骨,回家煮熟捞出,撒上盐和酒,放炭火上烤,然后敲敲打打,能吃上一天,最后连等着吃骨头的狗都不高兴了。

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苏东坡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一顶一的美食家,他发现了好吃的做法绝不独享美味,而是第一时间和外人分享。以上两道菜便是四海闻名的“东坡肉”和“东坡羊蝎子”。

以此类推,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饼、东坡茄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酥……


— 07 —

苏东坡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的身上自带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魔力,所以无论走到何处,围绕着他的新鲜事总是层出不穷。

他是无与伦比的诗人、书法家、画家、散文家;他是善良的法官,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是悲天悯人的医生,是引领时尚的达人;他是皇帝的秘书和老师,他也和道士、僧人、农夫做朋友;他研究如何酿酒、烧菜、炼丹、养生,他也懂得如何建造工程……

他就像一棵挺立的大树,向着生命各个可能的方向伸展枝干,探索成长的乐趣,吸收天地的养分。可以说,他是中华五千年唯一一个堪称全才的人。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出12位“千年英雄”,苏东坡赫然在列,而且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世界报》的副主编说:“苏东坡入选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个自由的灵魂。”

是的,苏东坡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妥协,他的浩然正气,已深入骨髓,“无可救药”。甚至在刚刚死里逃生,风雨飘摇之际,他还写信给朋友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虽怀坎憬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一切付与造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苏东坡的确无愧于千年英雄。

然而这个“英雄”的称号于大多数人看来还是有些怪怪的。

苏东坡所在的年代,恰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士大夫活跃在政治舞台,国家的统治还算稳固,皇帝和大臣也无意于开疆拓土(宋神宗除外)。所以,东坡即使天纵英才,也没有机会像诸葛亮一样,运筹帷幄,匡扶天下。当金国的铁骑踏破北宋的国门时,苏东坡已过世二十余年,所以,他也没有机会像岳飞一样,力挽狂澜,精忠报国。

苏东坡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之举,所以,也没有一本像《三国演义》一样的通俗小说去讲述他的故事。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虽写的美,但毕竟受众不那么广范,故而苏东坡在民间的形象其实是模糊的。

我曾路过眉山,特意去拜访三苏祠,也曾骑行数百里,去瞻仰东坡的墓园,无论是在东坡故里四川眉山,还是在他的埋骨处河南郏县,人们对苏东坡的热情都远远低于我的预期。

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对苏东坡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唐宋八大家”、“豪放派代表”这一层面上。而是去认识他,了解他,喜欢他,进而从他的故事中汲取生活的力量。

-END-

地球旅客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