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风筝能飞上天?

风筝是一种单纯利用空气作为动力的飞行器,通常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由系在上面的长线牵引,并顺着风势施放于天空。

早在我国东周春秋时期(距今2000多年),便相传有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受此启发,他的弟子鲁班改用竹子,并以绢覆之,造出最早的风筝。后来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便以纸为料,这时的风筝被称为“纸鸢”。到了五代之时,南唐李邺有一次也做纸鸢玩耍,突发奇想,在“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于是乎,后人便把这种能发出声音的纸鸢称为“风筝”。

到了如今,虽然已经没有了这种区别,但是放风筝仍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崇,成为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大家应该都玩过风筝,不少地方还有专门的风筝节,甚至有不少关于风筝的世界吉尼斯记录。比如2015年4月4日,在重庆武隆举办的国际风筝放飞节上,一条长达6000米的龙形风筝被成功放飞,被誉为世界最长风筝。这么长的大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呢?

其实一点也不用觉得惊奇,比风筝还要重的飞机都能飞起来,更何况一个风筝。那么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呢?这需要提到一个定律,即伯努利定律: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流体的流速小,压强就大,如果流速大,那么压强就小。这个原理是由机械能守恒推导出的,所以它仅适用于粘度可以忽略、不可被压缩的理想流体。

我们知道,飞机的机翼上表面要比下表面长,当空气遇到机翼后,从其前缘开始分离,又同时达到机翼的后缘,这样就达到了伯努利定律的要求,即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产生的压强小,下表面的流速小,产生的压强大,如此一来,空气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形成了一个压力差,并且方向向上,为机翼提供上升的升力,飞机也因此而能够飞起来。风筝在迎风角较小的时候,其升力也大致如此。

什么是迎风角呢?还是拿飞机的机翼来说,机翼平面与前进方向的夹角,即机翼平面相对于空气运动方向的夹角,就是迎风角。风筝放飞时相对于空气的运动方向也有这么一个迎风角,正因为有这个迎风角,所以空气遇到风筝后,会分成上下两个流层。此时,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因为受到风筝面的阻挠,其流速降低,气压变高;上层的空气没有阻碍,故而流速较强,相对下层的气压稍低,于是风筝获得了一个扬力,这便是风筝能飞起来的主要原因。

另外,不得不说的两点:第一,风筝想要飞起来,必须要在有风的情况下才可以;第二,风筝必须通过提线的牵引才能飞起来,至于断了线的风筝,我们知道,它是飞不了多远的。所以,风筝是在风力、牵引力和先前说过的扬力,这三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才得以保持在空中的平衡。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讲风筝在空中的受力情况。

在空中,我们假定风力的方向基本水平,而风筝所受风力的角度,以及上扬力的大小,则通过风筝的提线来控制。如果我们加大牵引力,也就是作用于提线上的力量,便可以使风筝的迎风角趋于45°,那么上扬力便会随着增加,这时的风筝就会飞高;当我们减小牵引力,那么在风力和扬力的合力作用下,风筝会飞得更高更远,但是我们必须快速地再加大牵引力,以再次保持风筝的角度稳定,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所以,当风力大的时候,便放线,当风力小的时候,则收线,如此,风筝便会一直飞在空中。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