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围棋人机大战AlphaGo击败李世石后,有网友评论: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样的思考不仅仅是科幻片的噱头,或许正在成为现实的隐忧。
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曾说过:“创造出人工智能,我们是在召唤魔鬼。”。人工智能,意味着计算机将能在更大程度上替代人类劳动,也意味着更多的人“失业”。据《经济学人》称,美林银行最近预测表明,至2025年人工智能将创造140亿到330亿美元的颠覆性影响,其中包括因AI导致的工作自动化而减少的90亿美元雇佣成本。
从企业家方面说,劳动力雇佣是成本,而这却是劳动者生活收入的来源。
按美国平均年薪5万美元来算,这减少的90亿美元雇佣成本相当于减少18万个工作岗位。
在2016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报告认为:未来五年,由于全球劳动力市场出现颠覆性变革,如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将导致全球15个主要国家的就业岗位减少710万个。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导致的失业人口中,2/3将属于办公和行政人员,因为这些岗位更容易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所替代。
如今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而我们真的准备好了迎接新时代了吗?
实际上,类似的恐惧,200多年前也曾发生在我们人类身上。
据传,1779年英国莱斯特郡一名名叫内德?卢德(Ned Ludd)的织布工曾怒砸了那些快让他失业、快让他无法再用自己的特殊才能养家糊口的两台织布机。人们将这些破坏机器的人统称之为“卢德分子”。
1811年3月初,诺丁汉的工厂主们削减工人工资,愤怒的工人们捣毁了几个工厂的六十多台纺织机。到了11月,诺丁汉的工厂主们开始收到署名为“卢德将军”和“卢德王”的恐吓信,信中阐述了自己捣毁机器的理由。E.P.汤普森把这定为卢德运动的起点。到了1812年,卢德运动在英格兰风起云涌。组织严密的卢德分子们昼伏夜出,神出鬼没地进行演练与破坏。他们集结成的这股强大的骚乱力量引起了当局的警惕,于是人数甚至一度多于同时在半岛战争作战英军的军队被调来与之对抗。最终在军队强有力的镇压下,卢德分子们失败。
于是,“卢德分子”被引申为反对机器、技术的人,而“卢德主义”就是指反对机器、的运动。
1959年,斯诺在其著作《两种文化》中认为:“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是天生的卢德分子。”自此,“卢德主义”一词广为人知。
不过,在此之前,“卢德分子”和“卢德主义”往往包含贬义,被用来批评那些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人。
实际上,“卢德分子”的初衷并非蓄意对机器、技术进行破坏,只是为了保护他们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地位。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术语--“卢德谬论”,指那些要想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就必须让所有劳工尽可能地从事缺乏效率和收益的工作。瑞典经济学家、197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贡纳尔·默达尔在他的论著 《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规划大纲》中对“卢德谬论”进行详细阐述,他反对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使用省力机械,理由是机器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从维护生产力落后国家稳定和稳定失业率方面来看,“卢德主义”的社会意义是十分明显的。比如20世纪后期,“计算机革命”引发剧烈的社会冲击,在全球范围内、特别在美国,不断地涌现批判技术的新浪潮。
1990年,美国学者C.Glendinning发表了《新卢德宣言阐释》,就人与机器、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阐明了带有激进主义色彩的立场观点,人们称之为新卢德主义。
“新卢德主义者”与19世纪的“卢德分子”不同,他们都是一些“纯粹”的知识分子,倾向于“将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归咎于科学技术”。
不过,即使是“新卢德主义者”,也分不同类型。
第一,恐怖、极端地对抗新技术和新事物。
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带来一定的各种困扰,很多激进的新卢德主义者就采取恐怖、极端的行为对抗技术和新事物。
1978--1995年期间,西奥多?卡钦斯基采取放置或邮寄自制炸弹的方式,在美国各地造成了16起爆炸事件,3人丧命,23人受伤,其发表的《智能炸弹客的宣言——工业社会及其未来》一文,被认为是新卢德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眼里,工业革命以后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种倒退;人们的生活随之变得机器化、程序化,人们变得越来越依附于机器,受限于机器,生活的意义尽失。他之所以要发动这场炸弹运动,主要目的就是想借此唤醒沉睡中的人们,大家携手摧毁现代社会的工业体系,同回归原始社会。
尽管卡钦斯基这样为自己“辩解”,但是这种极端和恐怖的行为,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了不可弥补创伤,也给美国社会和民众造成巨大的恐慌。
第二,温和、改良地对待新技术和新事物。
这一类“新卢德主义者”,对待新技术和新事物的态度较为谨慎,他们关注技术对人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如果是不利于社会与人类发展的技术,就倡导抵制。如格林蒂宁、赛尔、曼德尔等人。
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格林蒂宁,在其著作《新卢德主义宣言》中提出了技术主张:技术是由机械、方法和社会组织所组成的可操作的机器,人性被效率至上这样一种机械化的世界观所占据和凌驾,为了阻止技术和这种毁灭性的方式,我们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世界观。
实际上,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的正面影响还是值得期待的,不过,短时间内工人技能和技术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失业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用心探索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