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软阶层”的11个无力感,你有没有中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发表最新的论点,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软阶层”,即社会阶层的造富运动正在趋于平缓,在这个阶段不仅仅是贫富分化进一步拉开距离,而且并没有形成所谓的“阶层固化”,也就是你我虽然过着有房有车有一定存款的相对中层生活,但这种生活水平并没有固定下来,相反,由于社会各种必要的保障体系还没有形成,这个群体还会随时失去现在的安逸生活。

在文章中,徐瑾举例提出11个特征,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1、总觉得收入拖当地平均收入后腿

2、即使收入进账不错,但支付完房贷家用等固定开支之后所剩无几

3、职场或者创业进入疲惫瓶颈期,想认命却不敢承认,期待奇迹翻盘

4、对于移民等话题很关心,却有心无力

5、不放过在朋友圈晒娃晒工作晒背景的机会,或者关注别人晒的机会

6、虽然孩子环境比自己当年好得多,但却感觉养育子女仍旧类似一场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

7、自己不敢生病,祈祷老人身体健康

8、缺少家庭生活,总觉得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

9、每遇政策变化,股市震荡,就对家庭财富的积累和未来产生焦虑。

10、想做一些冒险,但不敢

11、没有结婚的话,常常恐婚恐育,觉得门槛离自己很遥远

本人做了一个快速的对照,简直是句句扎心。

形成这个结果的因素很多,本文仅仅探讨三个观点:

一、要承认自己的能力差异,承认时势造英雄

在本人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少年得志的时期,那个时候每周在DoNews聚会或者行业沙龙里混迹,与今天的时代大佬们嬉笑风生。

时间一晃而过,就在昨天,新东方在线发布了通过上市聆讯的公告,已经结识18年的故友潘欣潘大叔,作为新东方在线的执行董事,成为了我们新花社微信群里第一个上市公司董事。在此顺便祝贺!

和自己“酷实习”的实习生聊起往事,就以自己的过往历史对照,我为什么可以过着还算体面的日子?

无非是1995年没有选择当时正流行的会计、银行、电信之类的专业,而是进入了IT行业。仅仅是组装买卖电脑,开个网吧,就可以在家乡买第一套房子;

无非是2000年选择了抛弃安逸的家乡生活,成为一名住地下室的“北漂”,然后被互联网大潮挟裹着,从月薪走到年薪。

而期间又犯下了相对致命的错误,比如在卓越网卖给亚马逊之后,没有选择继续追随陈年去做凡客,进而彻底离开了电子商务行业。在2004年乃至此后10年,电子商务都是最造富的领域。而在DoNews卖给人人网以后,也失去了继续从事互联网写作的兴趣,进而完全忽略了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不断掀起的自媒体内容创业浪潮。甚至在2014年资本泡沫涌动,最适合下海的时期,却选择了去大学辅导大学生创业,而不是亲自一搏。

老领导雷军指出,“顺势而为”。如果不希望自己成为软阶层,就需要始终如一的关注和把握社会趋势。

二、平台的力量远远大于自身的努力

本人的职业履历算是相对比较光鲜的,卓越网是电子商务先驱、中华英才网是在线招聘龙头、风网100TV是手机视频持牌企业、网尚文化集团创新创造了在线视频、家庭点播、网吧院线、点播院线、数字文化地产等无数案例、A8音乐集团是最早的音乐概念股,且创始人刘晓松是腾讯最早的投资人、网信集团是互联网金融起步期的全矩阵玩家,众筹网更是风光一时......

但是其中的职业隐患,却不是显而易见的。回首往事,这些企业平台当时都已经处在事业的巅峰期,好比35岁-45岁的男人,接下来大概率是一段下坡路。在企业大势向下的时候,个人的努力基本无法发挥作用,能做的只有断舍离。

最近几年顾问辅导过蚂蚁短租、水滴筹(水滴互助)、有家民宿这样的新型企业,虽然起步期都是几十条枪的小团队,也时常有捉襟见肘的窘迫,但是其成长性和成长速度,分分钟碾压那些传统大山。

小米科技、美团、滴滴、今日头条,乃至拼多多、VIPKID等新一代平台企业,比上一代玩家造就了更大的阶层变革。

下一个变革者,会是谁?

三、发现更好的自己

最近教育行业的大风刮得有些吓人。K12、英语教育和少儿编程,俨然已经是驱动教育行业创投的三驾马车。

不过令人遗憾的,可能这个风口不会刮的太久。因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教育投资并不会让你的子女超越你,甚至大概率都不一定能过上你现在的生活水平。

和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不同,如今变换一个阶层轨道的必要因素越来越多。就以纽约时报《哪4种人最容易进哈佛?》为例:

1、“A.L.D.C.”

哈佛优先考虑的申请人包括其招募的运动员(A)、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子女(L);院长或主任兴趣清单上的申请人,通常包括非常富有的捐赠者和知名人士的子女,大多是白人(D);以及教职员工的子女(C)。ALDC申请人只占申请人的5%左右,但是占入学学生的30%。

有ALDC身份的申请人的入学率约为45%,而其余学生的入学率为4.5%至5%——但拥有ALDC身份也不能保证入学。

2、“匮乏乡村”——20个以农村为主的州,申请哈佛大学的人相对较少。

3、具有“异常吸引人的个人品质”的申请人,其中包括“活跃、仁爱、成熟和个性优势”。

4、有令人信服的人生故事的人,克服了某些障碍的人。

以上4个条件都在把学生的软实力作为主要考核因素,而非学习成绩---当然基本的学习成绩是基础。

这一点在最近的大学生就业辅导过程中,倒是欣慰的发现,年轻的他们也确实是不把“就业”当成唯一重要选择。

所以,相比于看完本文,对照11条之后的唏嘘,不如想想最近一次看社科或者人文书籍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最近一次看舞台剧或者音乐会又是什么时候了?

毕竟,活着,就挺好的。

作者:张栋伟(营销专家、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酷实习”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