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被视为“致癌物种”,这意味着人类活动是癌症肿瘤的一个诱因。对人类而言,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仅位居心脏病之后,目前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癌症的激增主要归因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健康、吸烟、喝酒,以及接触污染物。
然而,人类并不是唯一暴露在自己排放的污染物中的物种。近期,研究人员发现,人类活动不仅使自身癌症发病率大大提高,还以多种方式增加了野生生物种群的癌症发生率,他们还归纳了人类活动造成野生动物种群患上癌症的几种机制。
首先,对于野生动物来说,污染是它们患上癌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受到铝冶炼废物严重污染的加拿大圣劳伦斯河口的白鲸的研究发现,27%的鲸鱼患有癌症;而在美国加州附近海域,海狮由于氯基农药暴露,癌症发病率也明显升高。研究表明,污染物可通过诱导体细胞突变,损伤DNA,免疫毒性作用以及干扰天然激素的生成、释放和代谢,从而导致癌症。
另一种污染物是意外辐射。例如,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灾难或2011年福岛核事故之后。这两个地区鸟类的癌症发病率明显上升。
其次,世界各地的海洋渐渐被微塑料(直径为5毫米以下的碎片)所堵塞。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场以及胃被堵塞的海洋动物在全球各地屡见不鲜。与微塑料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也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因为微塑料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具有固有毒性,物种摄取后会增加癌症发病率。其中一种污染物(双酚-A)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它不仅增加了人类患上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也增加了啮齿动物肝脏肿瘤的发病率。
光污染是干扰内分泌的另一个原因。即使是最小的光污染也会破坏褪黑素依昼夜节律正常分泌的功能,使得人工饲养的大鼠更易患癌症。
再次,高度加工的食物也与癌症的增加有关,野生动物常食用这种食物。饲料污染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真菌生长,它可以生成有毒的代谢副产品,即霉菌毒素,以及某些抗生素生成的毒素。这些毒素会因阳光照射而致癌。
最后,人为干扰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影响个体对病原体的反应能力。遗传多样性减少、近亲繁殖与人类和动物的癌症有关,例如袋鼠的多发性乳头瘤病和癌病综合征,以及雪豹的病毒性乳头状瘤和鳞状细胞癌。
如此看来,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变化加速了癌症在野生动物种群中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