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三十年,一汽奥迪“模范伴侣”的秘密何在?

从“全价值链本土化”到“全价值链共创”,只字之别,标志的却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汽奥迪再次开创全新高档车合资合作模式历史性新纪元的决心和开始。

11月19日,一汽奥迪迎来30周岁生日。回望历史,一汽奥迪不仅为中国高档车市场发展探明了方向,更带动了国内全产业链建设和升级,圆满完成历史使命;面对新征程,一汽奥迪再挑典范担当、敢为时代先行者,继续以前瞻视野和切实行动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升级。

持续领跑

带动中国高档车 全价值产业链发展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至10月一汽奥迪在华累计销售53.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4%,这一表现在乘用车市场增速下行的背景下十分抢眼。尤其对于国内长期占据豪华车销量榜前列的一汽奥迪来说,能在竞争愈加激烈的环境下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更加彰显出其完备的体系力。

1988年,中国一汽和奥迪正式达成合作,第一批国内组装的高档车——奥迪100在长春驶下生产线,自此正式开启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发展。30年来,两家企业精诚合作,不仅创造了专属于中国市场的A6L、A4L等广受国民追捧的热门车型,同时还与时代同步,实现了年轻化战略转型,以Q5L、Q2L为代表的全新车型正在延续一汽奥迪的辉煌历史。然而这远不是一汽奥迪成立的终极使命。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


作为中国第一个高档车“先导工程”,一汽奥迪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意义。30年前,中国汽车产业刚刚起步,产业链极不完善,几乎所有汽车重要零部件都依赖于进口,而奥迪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国产就不能仅满足于生产线的搭建,更重要的是解决符合奥迪标准的本地零部件供应。排除万难,一汽奥迪勇敢迈出了第一步,开启了豪华品牌汽车配套零部件的国产化之路,使得零部件的国产化率迅速提高,不仅为后续国产的豪华品牌配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更奠定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高端化的基础。

深度融合

全领域通力合作 再创中德合资合作新典范

事实上,一汽奥迪30年来获得的巨大成功,关键因素不只在于天时地利,更重要是人和。“全价值链本土化”一直是一汽奥迪的核心追求,在此基础上,中德双方不断进行深度融合,聚焦中国用户诉求研发车型、完善服务,其中,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本土化研发及改进就是一大例证。

零部件功能试验

而今,“全价值链本土化”已经升级到“全价值链共创”。一汽奥迪的中国研发团队已经从市场需求、造型和概念三个重点领域参与全球车型的联合开发,而且中方成员研发参与度超过50%。与此同时,一汽与奥迪还实现了从产品研发到前端智能网联技术及标准的共同开发,并深入数字化共享和移动出行领域,布局未来。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奥迪已经从本土化生产模具和设备改进到自主研发。

车辆总装

另外,今年内,一汽-大众还完成了东北、西南、华南、华东和华北五大基地、六大工厂的产业布局,为一汽奥迪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车辆下线

如果说过去的30年一汽奥迪用实际行动创造了中国高档车合资合作模式的典范,那么面对未来,一汽奥迪将完成自我飞跃,彻底实现全价值链共创,通过“多元开放、价值共享”的全领域合作平台,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合资合作模式探明方向,以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