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对爱情总是没有安全感?

爱情看起来是两个人的浪漫故事,但是浪漫的面具之下其实是两个人的平凡琐事,也是两个人相互依恋的故事。

一:什么是依恋

依恋(Attachment)是指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的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情感联结[1],简单来说,就是你与你的朋友、家人、父母、恋人的感情联结方式,

与其他人建立依恋关系是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一种为了生存而向最初的照顾者寻求和保持亲近的本能倾向,因为婴儿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就是保证自己存活的重要前提

例如,婴儿在哭闹时,看到父母,尤其是看到母亲,他们会安心下来,不再哭泣,甚至会露出笑容;当他们感到害怕和不舒服的时候,也会主动靠近母亲,寻求保护。

而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与养育者的这种亲密关系和重复交互行为会内化和整合成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人格)结构中,即你与你的养育者的最初关系会成为你日后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与外界交流的基本框架,这也是所谓的“3岁看大,7岁看老”,小时候你对你养育者的依恋方式也可能成为了你成年以后对人生伴侣的依恋方式。

二:不同依恋类型的不同影响

但是,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养育质量,不同的天生身体素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遭遇···父母与孩子间的依恋关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依恋关系可以被分成多种类型,例如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专注型、恐惧型、混乱型···


1.安全型依恋的表现与影响

可以从上面的举例中看到,安全型依恋能使婴儿与他们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建立健康和积极的依恋关系,处于安全型依恋中的婴儿既能积极的表达他们的情感需求,与他人和外界建立积极、友好和亲密关系,也能从中得到良好的感情满足。

长大后,拥有安全依恋的人更加可能拥有积极的自我–他人模型,更相信自我是有价值、值得关爱的,他人是可靠的,在人际关系中有更多信任和更少的敌意[2]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对伴侣更高的信任感和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2.不安全型依恋的表现与影响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家庭环境,也没有完美的人,大部分人身上都存在不安全的、消极型依恋的一面。

Mikulincer & Shaver认为不安全依恋个体拥有消极的自我–他人模型,其中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是最常见的两种不安全依恋类型[3]

① 依恋回避与防御性机制

依恋回避个体在早期依恋关系的基础上(与父母的早期依恋关系),形成了对亲密关系的防御性加工机制,这导致了他们倾向于采取抑制激活策略,更多的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的姿态,回避可能引起依恋行为的信息并抑制寻求与依恋对象亲近的行为[4],根本原因是“在受到伤害之前,拒绝所有人”,这类人不信任他人,他们躲避他人就是为了避免假想中因遭到依恋对象的拒绝、抛弃而引发痛苦的内心冲突,从而否认依恋的需要,回避与他人情感上的接近和亲密,以避免遭到他人的拒绝,

他们虽然看起来很高冷和冷漠,但是有时却是十分矛盾和纠结——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先拒绝、远离,有时候甚至鄙视和厌恶真诚的感情,而内心中却是渴望从其他人身上得到感情上的满足,所以有些人宁愿孤老终生、不谈恋爱、不结婚,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害怕遭受到背叛,而背叛对他们而言就是末日,或者他们仅仅是对亲密关系的“不知所措”,逃离是最好的办法。

这种依恋方式可能是在他们的成长时期形成的——可能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母亲对亲近或依赖别人感到不舒服(母亲也是回避型依恋个体),喜欢跟孩子保持情感上的距离, 这种情感上的疏远在亲子关系中可能表现为,母亲给予孩子的亲近和关爱较少,忽略或者冷漠较多[5],本应该与自己最亲近的母亲冷漠和拒绝了自己,对于孩子而言,这就是一种巨大伤害。

这从而使他们从小对这个世界形成冷漠、拒绝、不安全的印象,而这种印象会深深地“印”在内心中深深地影响日后他们对他人和世界的看法,使他们形成在受到伤害前就去拒绝、排斥和逃避这一切以来防御心灵再次受到伤害的防御机制,以及对他人可信赖程度的评价及关系期望变得十分低——“如果连世界上最应该值得信任的人——父母,都无法信任的话,那么,还有谁值得相信?”

②依恋焦虑与夸大性机制

在依恋关系中的早期 ,依恋焦虑的个体就对潜在的威胁和拒绝性信息表现出高度的警觉,不同于回避型,他们表现出这种警觉是为了获得他人关注和与他人建立、保持亲密关系,但是这种过度的渴望变成了对丧失的焦虑,

所以会导致其更早觉察到即将可能会经历的痛苦或威胁,但是因为这种寻求依恋对象的亲近和支持的行为是过度,所以依恋对象的任何一点真实或自己假象中被放大的拒绝,都会导致个体无助感和脆弱感的逐渐增加,从而产生怀疑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的消极内部自我模型[6]

这种焦虑的依恋更多表现为依恋关系中的猜忌和不安全感,依恋对象的某些行为会被依恋焦虑个体夸大解读为拒绝,甚至在得到对象的认真关注和反复确认后,有时也不能安心下来。有一段依恋关系虽然很美好,但是对于依恋焦虑个体而言,有时候是一种煎熬、折磨。

依恋焦虑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肯定是一个敏感的且情绪不够稳定的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是不稳定的,母亲如果在与孩子互动中易表现出较多的负面情绪体验,如生气、沮丧、疲劳、受挫等,因为这些情绪表现比较外显,所以容易被孩子所觉察,母亲的不良情绪“感染”了孩子, 从而导致孩子较高水平的焦虑情绪。

另一方面,由于父母提供的关爱不够及时,孩子对自身需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不能确定,时常害怕被忽略、被遗弃,这可能会提升孩子的焦虑情绪,尤其是母亲依恋焦虑水平越高,孩子的焦虑水平就越高[7]这孩子长大后就会对与他人和环境交互中的细微线索变得十分敏感,以来第一时间表达出他们需求和获得满足。

③总结

不安全依恋形成了个体的适应社会的一种人格特质,不安全依恋者对依恋对象的回避退缩或过度寻求的注意偏向可能会导致个体的情感表达障碍,进而影响与社会适应相关的自我效能感、自尊、焦虑和抑郁[8],这种偏向是基于依恋风格的造成的对自我、他人及关系的图式变化,虽然这不是一种心理病,但这是一种心理习惯。

例如对情绪面孔解码的方向不同,对于某人脸上一闪而过的厌恶表情,回避依恋个体可能会解读为拒绝,焦虑依恋个体则更加可能会解读为抛弃,前者可能会感到愤怒,而后者则可能会感到沮丧,而这个过程是潜意识层面上的、自动化的快速反应,虽然影响了你的亲近寻求行为,但是你无法意识到这个回避、焦虑或者其他消极依恋关系表达的过程,你也无法控制这个过程的发生。

三:个案分析

这是一个关于焦虑型依恋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她是我其中的一个读者,经过她的同意,我将这个故事的节选拿出作为了解依恋类型对我们的影响的案例分析。


如果仅仅从依恋类型这方面的理论来看的话,她表现出了过度的渴求亲密和依赖的行为——“缺爱…黏人…对我比较冷淡”,和猜忌、焦虑和情绪不稳定——“没有安全感…失眠…问他是否爱我…情绪不好时、眼睛里都是水”,若要感觉被爱,她需要得到他人的全部注意力,需要不断确认别人是爱她的,一旦男朋友冷落了她,她就觉得她男朋友不再爱她了,觉得她会被抛弃,于是她焦虑地关注男朋友的行为,并刻意从中寻找他不爱她、冷落她的证据来验证她的猜疑,




即使时候她是知道她男朋友是爱她的,但是她却无法确定,因为她处于爱与不爱、拿不起与放不下的冲突情感之中,处在不信任、焦虑、恐惧等重重的思虑和猜疑中,并被这样的感受淹没——焦虑型依恋、不安全型的依恋方式让她心力交瘁,这段爱情对她而言甚至是一种煎熬、折磨,所以她也在焦虑中失眠了半年,最后以分手作为解决方法。

当她的依恋模式被焦虑占领的时候,就很难拥有一段健康和积极的依恋关系,两性关系中她可能总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一方。

所以改善这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的影响是解决恋爱关系问题最重要的地方,发展出更安全的依恋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情绪,尤其是焦虑的承受力和调节能力,但这不会那么容易做得到,不过至少了解自我是最应该做出的第一步改变。

如果认真理解了上面关于依恋类型的心理理论的话,慢慢的去回忆,你会发现其实是很容易分析你自己在恋爱关系、小时候与父母的亲子关系或者与自己的孩子的亲子关系中的依恋方式。

四:总结

婴儿到青少年生长时期的依恋类型虽然对成年时期的影响很大,但不是具有百分之百的决定性的,同时一个人不只有一种依恋类型,可能是多种类型的依恋方式,在不同的情景下,可能有不同的反应,甚至回避和焦虑会混合存在依恋关系中。另一方面,即使与养育者的关系不好,但是现实生活是充满各种可能性,生活中的弹性因素也可以改变你的依恋方式,例如教育、自我认知。

所以关键是,如果一个人能告别过去的痛苦和不愉悦的过去,理解、宽容和接纳过去不好的回忆——你的父母、生长环境、与他人的经历,尝试去提高情绪的承受力和调节能力,那么你就可以更加积极地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依恋关系,尤其是对自己将来孩子的养育方式和敏感性会有更好的帮助。


“过去的经历或许是不好,但是,放下,积极面对,你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03):399-406.

[2][8]李彩娜,孙颖,拓瑞,刘佳.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依恋焦虑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6,48(08):989-1001.;

[3][4][6]马原啸,冉光明,陈旭.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形成机制及神经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3):392-401.

[5][7]赵金霞.婚恋依恋、亲子依恋与儿童焦虑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02):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