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曾是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老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蕴藏着最地道的老北京风情,因此让无数游人心向往之。
但是,外地人想要了解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并不容易。一则因为一般的胡同民居都是私人宅院,都“谢绝参观”;二则北京不少对外开放的王府宅院又离百姓生活太远,并不能很好地反映老北京人的真实生活情况。
在这种背景下,以“展示四合院文化、深藏老胡同记忆”为定位的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博物馆应运而生!
史家胡同博物馆原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故居,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于2013年被开辟为北京首个胡同博物馆,并于2013年10月19日正式对外开放。
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史家胡同24号,共设有8个展厅和1个多功能厅,馆内各式各样的展品几乎原样重现了当时老北京人的胡同生活。
作为北京首个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还有一个特色之处——设有一个北京声音博物馆。所谓“北京声音博物馆”,其实是一间小工作间。
但是,可别小瞧了这个小工作间,它收藏了80多条不同年代春夏秋冬的胡同声音,如蝉鸣鸟叫、响器声、叫卖声等等。当然,还有“震惊闺”、“虎撑子”等富有京味特色的声响。
实际上,这个北京声音博物馆是凌叔华后人、当代艺术家和策展人秦思源先生策划的“胡同声音计划”的成果,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年轻的北京人以及外地游客在博物馆中重温当年北京胡同里的市井声音,帮助他们了解北京文化。当然,也是为了在时代变迁中给老北京人留下一些念想。
在史家胡同博物馆的历史展厅内,有一个七八米长、两三米宽的史家胡同沙盘。沙盘里是130个灰墙灰瓦、鳞次栉比的微缩复原胡同院落。在这些院落里,曾经居住过包括前文提到的凌淑华在内的10多位名人,他们共同演绎了许多传奇故事。
据悉,凌淑华当时就经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画家名流聚会。在那个社交公开蔚然成风的年代,凌叔华在这里招待了齐白石等绘画大家,印度文豪泰戈尔也是其座上宾。
在博物馆内,还有两间依照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北京家庭的陈设布置的房间。穿行漫步在博物馆的一个个展厅里,你既可以近距离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也会被其中蕴含着设计者的浓浓情怀所感动。
当然,除了史家胡同博物馆,在史家胡同里还有很多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院落。比如:20号院曾是北京人艺的摇篮,23号院曾是“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住所,33号院则是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故居,47号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故居,51号是章士钊、章含之、乔冠华故居,53号是清朝著名太监李莲英的外宅,59号是著名的史家胡同小学。
因此,如果你想切身感受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不妨到史家胡同博物馆和史家胡同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