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有人在说自己是O型血或者B型血、因此更吸引蚊子之类的言论,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传言的依据
其实,这种说法的确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只是这种依据不那么严谨罢了。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就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来100多个不同血型的人,然后让他们把胳膊伸进装有20只蚊子的密封箱里。10分钟后,通过检验蚊子肚子里血液的血型来判断叮咬情况。
在进行了100多次实验之后,研究者们通过分析结果,发现O型血的人被叮次数最多,于是据此得出了O型血可能最招蚊子的结论。至于这其中的原因,他们其实并不清楚,只是推测可能由于决定血型的抗原在皮肤表面和汗液中也有分布,因此造成血型间对蚊子吸引力的差异,但他们并没能通过实验对此予以证明。
后来,为了改进这一实验,研究者又在观测上对蚊子的着陆和吸血进行了区分,并且进一步考察了皮肤肤色、湿度、温度、分泌型(血型抗原会分泌出现在汗水、唾液等体液中的人)和非分泌型(汗水、唾液等体液中不含血型抗原的人)等因素的影响。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肤色、湿度、皮肤温度并不影响蚊子叮咬的次数,并且O型血的分泌型比O型血非分泌型、A型血的分泌型都更受蚊子青睐,与假说吻合,这一研究成果还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上。
二氧化碳才是关键
不过,这个40年前的实验在今天看来却显得过于简陋,其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都没有充分考虑和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干扰。例如它虽然考察了肤色、湿度、皮肤温度对蚊子叮咬的影响,但却未能排除衣服颜色、出汗情况、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以及蚊子品种等重要因素的干扰。
后来,有科学家在尽量排除呼出二氧化碳量和出汗情况等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O型血对蚊子的吸引力除了较A型血而言有相对明显的优势外,较B型和AB型都不明显。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主导了蚊子的叮咬偏好呢?在上世纪70年代的那次试验之后,科学界对于蚊子叮咬偏好的研究一直在延续。研究者们所找到的指引蚊子的物质包括了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学物质,以及人体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等,林林总总有几十种,蚊子正是循着这些细微的化学踪迹找到了我们。
这其中,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流对蚊子的作用最大。在一项相关的野外实验中,研究者们发现添加了二氧化碳的捕蚊器可以比没有添加二氧化碳的同类捕蚊器多捕捉8~45倍的蚊子。虽然不同种类的蚊子之间在对乳酸、丙酮和辛烯醇等物质的敏感上略有差异,但它们通过辨别二氧化碳气流的方向从而锁定猎物的觅食方式都是一样的。大家常用的驱蚊产品所含的避蚊胺成分,正是起到了抑制蚊子感受这些线索的感受器、从而让蚊子因为“感冒”而闻不到叮咬目标的作用。
总之,蚊子在搜寻猎物时,主要依赖的是对人体散发的二氧化碳、热量以及一些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感知,这些化学物质在空气中的发散性很好,呈带状散播,如同人们留下的一道道化学踪迹,从而成为蚊子跟踪追咬的路标,不同的血型对蚊子的吸引力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