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为什么要保护犹太人?


今天的中东变局快速而剧烈,传统的强国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都因为自身的问题陷入战乱;土耳其、伊朗、沙特等大国则趁机揩油,扩张自己在兄弟国家里的影响力。曾经位居于中东混乱核心的巴以问题,反而被边缘化了。

回忆以色列诞生之初,发生在犹太人和周边穆斯林之间的争斗就会发现,两者似乎是水火不容的。但这并不是历史的全部面貌。在一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两者也有过浓烈的兄弟情谊。

两种回回的友情

当犹太人和穆斯林于唐宋两代大规模进入中国时,与他们左邻的汉人甚至分不清这两个宗教。在汉人看来,两者都来自西域更西之处,信奉一神,每天都要面对西方礼拜多次,有斋戒日,每七天还要再休息一天(虽然休息的具体日子不一样)。两类教徒的婚丧习俗也很相近,并且同样不吃猪肉,与汉民有明确的界限,拥有自己名为“教坊”的社会组织。

所以当时很多中国人都把他们看作一回事,用“白帽回回”和“蓝帽回回”代称,换言之他们都可以算作是“回回”。

开封犹太人

似乎已经差不多完全被同化了

的确,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诞生于相似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有很深的缘分,其教义和宗教仪轨也多有相似之处。在外族人看来,这两个宗教是非常相似的,如果不是两者在中东的巨大争端使区别掩盖了共同之处,人们确实分不清这两者。

这两大宗教的亲密关系,也体现在了犹太人和穆斯林在宗教诞生早期的友谊上。公元66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迁到麦地那,向当地的犹太人宣称犹太人和穆斯林同为上帝的选民,邀请犹太人加入他治下的社区,并允许他们保持自己的祷告习俗。

好朋友要从幼年时做起

当然两个经典不同的一神教是很难长期保持和平相处的,两者很快就因为宗教观点的差别产生了矛盾。犹太人认为自己的经书是真实可靠的,而伊斯兰教先知的所作所为与人生经历与他们的神启不同,质疑穆罕默德的权威性。而穆罕默德则指出犹太人的经典是歪曲之作,要求他们接受自己做出的合乎神意的解释。

别忘了同时期还有第三支势力

基督教

但这种宗教意见上的矛盾,由于两者之间密切的商贸往来和长期和平共处的经验而没有被激化。伊斯兰教诞生之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阿拉伯半岛上混乱的多神信仰和偶像崇拜,把阿拉伯民族整合到一起。对于同样信奉一神教的犹太人和基督徒,大致上是友善容忍的。

这一点,即使到了阿拉伯帝国崛起,从7世纪到8世纪用了100年的时间变成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并把控制范围伸进西班牙南部的时候仍然没有改变。生活在帝国内的犹太人,被称为“吉米(Dhimiy)”,意为“被保护者”,只要依法上税交了保护费,就可以正常地生活做生意。

仿佛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

不仅如此,阿拉伯帝国还大量聘请犹太人担任高官和顾问,并时不时减免犹太人的保护税,以增强帝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由于伊斯兰教明令禁止信徒收取利息,不受约束的犹太商人在民间金融业也很受欢迎,经常成为负责扮红脸收利息的合伙人。

在阿拉伯帝国的庇护下,犹太人虽然得不到崇高的政治地位,但总体来说还是生活安稳的。

统治者与民同乐

百姓积极响应

共同抵抗基督徒

犹太人愿意生活在阿拉伯帝国内,并且上交额外的保护费获得宗教和人身自由,主要的原因是被罗马皇帝驱逐之后,这些丧失家园的人实在是没别的地方可去了。

与穆斯林相对宽容的态度相反,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态度要恶劣很多。现代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是因为年代较近、手段残忍、证据众多,而为人们所深刻记忆。但这场大迫害,不过是犹太人在基督教世界千年以来所受迫害的一个现代延续而已。

一些匈牙利犹太人经火车到达的场景

绝大部分被直接送往毒气室

从宗教上来看,基督教和犹太教教义的矛盾远远大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之间的矛盾。两者对救世主是谁、上帝是否三位一体、人是不是有原罪、死后世界有没有天堂地狱等等神学大问题的认识完全不同。甚至有的基督徒都在怀疑被两者共同奉为经典的《旧约》是不是有效。

而且基督教的神启人物耶稣就是被犹太祭司们害死的,正是在他们的煽动下,罗马总督才下令处死了耶稣。而且在耶稣死后,犹太公会仍然在继续追杀基督徒。如此深仇大恨放在神学角度来说就是无解的,基督徒不可能像穆斯林那样愿意与犹太人和平共处。

很显然他们都在基督徒那里

遇到了一些麻烦

从经济上看,欧洲民族的经商经验不足,唯一会做海洋贸易的北欧人早期甚至还没有皈依基督教,善于倒买倒卖的犹太人获取了大量利益。身份高而经济地位低的欧洲人自然非常讨厌这些外来民族,对他们的迫害也就与日俱增。中世纪直到近代历史上,欧洲各国从国家层面上压榨、迫害犹太人的记载史不绝书。

犹太人在两大主体宗教主导的政权内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西班牙历史上就能略知一二。

别轰我们啊

我们不想走啊!

西班牙南部的犹太人曾经受到西哥特人的迫害,生活非常悲惨。当阿拉伯人征服的脚步到来时,犹太人几乎是箪食瓢浆地欢迎阿拉伯人的到来,并且在帝国的边疆组织起了有效的生产和自治系统。在犹太历史上,他们在西班牙的这段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

阿拉伯帝国治下的犹太人不仅得以与北非和埃及的犹太人产生互动,还进入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核心,担任御医、海关大臣、宫廷学者等等职务,生活非常滋润。在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帝国的商业氛围中,这一时期的西班牙犹太人创造了大量科学和哲学成果。后来欧洲文艺复兴萌芽阶段在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古代经典,有很多就是犹太学者留下的。

吃过晚饭听犹太蜀黍讲故事

而当天主教徒光复西班牙之后,建立了宗教裁判所,犹太人只有接受基督教和死亡两个选择。重压之下,数十万犹太人跟着撤退的阿拉伯人回到了摩洛哥、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各地,并且受到了热情的欢迎。

西班牙王室发话

犹太人只能坐船滚蛋了

人性的佳话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到在面对基督徒的时候,犹太人往往选择与穆斯林抱团合作。而这也在近代欧洲基督教文明崛起之后引发了一些佳话。

1939年,二战爆发,意大利入侵了巴尔干半岛上的山地国家阿尔巴尼亚。这个小国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是帝国的边疆地区。受到帝国的影响,其大量国民皈依了伊斯兰教,穆斯林比例高达70%。随着战争爆发,大批犹太人从轴心国控制地区涌入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也成为了二战期间唯一一个犹太人口呈增长趋势的欧洲国家。

后来来报恩来了

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和纳粹德国军队相继进入了阿尔巴尼亚,试图搜查逮捕逃难而来犹太人。而当地穆斯林则挺身而出,想尽办法帮助逃难来的犹太人。很多穆斯林还为这个义举付出了代价,被轴心国占领军视为犹太人的包庇者一同关进了监狱。

你们要不要把犹太人交出来

战后,阿尔巴尼亚成为了一个红色国家,政府同样不喜欢犹太人。阿尔巴尼亚穆斯林还帮助犹太人凑齐了路费,继续南下逃往以色列。

另一边,当纳粹德国攻占巴黎,搜查藏匿在法国的穆斯林时,巴黎大清真寺教长锡·加都尔·本·哈布利德也曾经帮助过犹太人。面对拥挤在门口请求避难的犹太人,教长将他们伪装成为了穆斯林,躲过了纳粹军队的搜查。

巴黎大清真寺

至今仍然是巴黎市中心的地标建筑

不过随着以色列建国,犹太人和阿拉伯穆斯林之间的裂痕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很显然,犹太人和伊斯兰世界的这一场矛盾并不来自于当地宗教领袖所强调的观念冲突,否则犹太人根本不可能在穆斯林的保护下繁衍生息上千年。导致两者最新矛盾的根源,是犹太人真正获得了土地之后,和阿拉伯穆斯林们在身份地位上倒置了。

建国的快乐

别的民族都想象不到

长久以来,犹太人之所以能够和穆斯林和平共处,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愿意适应统治民族的生活方式。而阿拉伯人,也因为犹太人安静内向的生活态度,认为这是一个好管理的民族(宗教),愿意让他们在保持无害的情况下接受统治,顺便可以收更多的税。

可一旦以色列建国,情况就不对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犹太人的国度里变成了少数民族,地位岌岌可危;而立足不稳的以色列也总是向周边邻居呲牙秀肌肉,这反而激起了邻居们更大的反感。两个历经千年的朋友,就因为一块土地的归属权问题成为了难解的仇敌。地缘政治的逻辑就是这么残酷。

领袖发话

瑟瑟发抖

受到鼓动的阿拉伯穆斯林似乎也已经忘记了和犹太人把奶言欢的生活,不仅在以色列周边,更在世界各地和犹太人作对。

今年上半年,德国就发生了几起穆斯林反犹案件(这可触动了德国人的底线),甚至有阿拉伯裔的以色列人在德国因为带着小蓝帽子而被叙利亚青年袭击。以至于当地犹太领袖都提醒信徒不要戴着帽子出门了。在其他欧美国家,这样的冲突也并不少见。

但也有让天下大同的案例……

在新的地缘形式下,这一对冤家怕是很难解仇了,反倒是一直扮演反派的基督徒们,开始占据了道德上的制高点。

“你说,咱俩是不是被他们忽悠了?”

“有道理!”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对于大多数穆斯林来说,通过恶作剧乃至犯罪的方法放大与犹太人的矛盾并不明智。在一个和平宽松的环境里解决所谓的宗教冲突才是正道。这才有了2015年发生在挪威的动人一幕——上千名穆斯林组成人墙,环绕在奥斯陆唯一的犹太教堂门口,向极端穆斯林示威。

希望这样的和解活动越多越好。但我们也清楚,这也只是一个希望而已。

END

作者:征战斯芬克斯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