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众车主对烧机油现象并不陌生,需要不时查看少了就要及时添加机油。然而,现在本田CRV的车主遇到的是机油增多了!这是不是应该高兴了呢?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机油增多的问题要比之前说的烧机油或者说机油减少要更加严重,机油减少是因为机油进入气缸,被烧掉了,机油的成分并没发生变化,还可以为发动机提供正常的润滑作用。但是,机油增多就不一样了,机油增多说明有其他的物质进入了机油,将机油稀释了。
前一段时间以来,大量本田1.5T发动机的CR-V(少部分思域)车主反映车辆的机油出现了增多或者乳化现象,我们知道这两种问题如果非常严重的话,很可能造成发动机的损伤。本田表明机油乳化和机油增多(稀释)最根本的原因,是环境温度较低的状态下,车辆进行短距离行驶,机油无法升到正常温度,混入里面的汽油和水蒸汽。
本田认识到了机油增多的现象,他们声明要召回CR-V和思域,对发动机ECU进行升级,具体的做法是修改燃油喷射时机,更改发动机启动后的转速设定,所以要达到的目的很明确——提升暖机速度,使混入机油中的汽油和水蒸汽尽快蒸发出来,再次进入燃烧室。另外再修改机油尺刻度和用户手册。
本田方面对此表示,在机油尺上限增加30毫米是没有问题的,而一旦超过就必须要更换机油。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日本总部已经将其列为第一要务正在进行相关评估和测试。目前存在的机油位升高与温度有一定关系,受油温影响,机油位在冬季升高、夏季减少,从全年来看并不是恶化的现象。
以本田给出的几台案例来看,超上限达25mm时汽油稀释率分别达到了17.76%;而超上限达40mm时,两个案例的稀释率分别为24.91%和28.36%。可以推测超上限30mm时,早已高于国家标准GB/T 8028-2010的换油指标——汽油稀释率大于5%。因此,本田称“在超上限30mm内依然能保证发动机的性能”也不能让人信服。
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具体的原理是这样的:CR-V搭载的为1.5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点火后喷油嘴直接喷射燃料到燃烧室内,在喷射燃料的过程中,有一部分燃料的气体就会附着到燃烧室的壁上,导致在增压压缩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气化的燃料会渗透到机油箱内。但是像本田CRV这次,增大量这么大的情况,只能说是产品本身出现了问题。
虽然这次出现问题的是本田的1.5T的发动机,不过这次的事件也给广大车主敲响了警钟,要注意观察车辆的状况,这样不仅可以延长发动机寿命,也对我们的行车安全提高了保障。至于机油,家用车机油标号就按照厂家推荐的来选择就可以,机油的选择涉及低温流动性以及高温流动性,厂家考虑的一般更为周全。如果确实想在机油方面做一些“升级”,可以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机油,比如瑞安勃的生物基发动机油,粘度指数可以达到180,大大高于普通机油,高粘度指数是降低燃油稀释的关键。
水分进入润滑油的危害
受配方组成的影响,水分在不同润滑油中的饱和度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溶解水的量相对很少,对润滑油性能的影响程度低,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饱和度以上部分即表现为乳化和/或游离状态的水分。润滑油中过量水分的存在不论对润滑油本身还是对使用润滑油的润滑系统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润滑油中的水分,在使用温度低时,由于接近冰点使润滑油流动性变差,粘温性变坏;而使用温度高时,水会汽化,不但破坏油膜而且产生气阻,影响润滑油的循环。会使酯类基础油、添加剂(尤其是金属盐类)等发生水解反应而失效,产生沉淀,堵塞油路,妨碍润滑油的循环和供应。与极性添加剂在金属表面产生竞争吸附,降低润滑膜的承载能力。诱发多种化学变化,促进油品质量劣化,特别是有铁、铜等金属存在的情况下。
水分对金属部件有明显的腐蚀、侵蚀作用,锈蚀设备,导致设备非正常磨损,促进油品变质产生沉渣而堵塞过滤网或使阀卡涩,导致系统润滑不良进而降低元件的使用寿命。另外,水分还可能导致系统滋长微生物,引起发臭、淤塞、腐蚀等问题。
事实上,水分对润滑油和润滑系统的影响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孤立事件,劣化的润滑油会加速对金属部件的腐蚀等化学作用,而金属和系统运行产生的热量同时反作用于润滑油的劣化过程,形成恶性循环,缩短润滑油和润滑系统元件的使用寿命。
机油应该怎么加
加机油也不是简简单单倒进去就可以,机油的多少也是有讲究的,绝不是越多越好。发动机的机油尺上会有两道标记,一道为机油量的上限,另一个为机油量的下限,添加时保持机油液面在两个标记中间即可,不同种类的机油尽量不要混加。如果是应急时,也尽量选择相同品牌的,当然,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不同成分的混合在高温下会发生什么反应,但还是小心为妙,基于这点,在想要更换机油品牌时,要选择正规的维修厂,来保证机油更换的完全。这样也有助于新机油更好的发挥功能。
参考资料:
高粘度指数润滑油 https://www.rlicn.com/motor/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