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血就能征服土地?探秘让希特勒被德国人膜拜的“鲜花战争”

1938-1939年这两年期间,无疑是希特勒个人威望达到巅峰的时刻。而这位对内残酷迫害犹太人,对外支持侵略扩张的独裁者并没有受到德国人民的抵触,甚至还被视为了“民族英雄”“解放者”,而这些头衔与他在战争爆发后的所作所为却又完全相悖。

那么,为什么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希特勒会上升到他人生的巅峰,甚至一度为全体德国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呢?

▲来自奥地利林茨布劳瑙小城的这位前德军下士在二战时的所作所为无疑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被协约国所签订的“凡尔赛”协议束缚的紧紧巴巴,不但被分割了土地出去,甚至连其一度引以为傲的陆军也被严格控制到了10万人的规模。然而,在1934年希特勒正式上台以后,扩军就成为了其首要的目标,这无疑让刚刚从世界大危机中走出的德国人看到了一丝希望。希特勒也通过这种方式重建了德国武装力量,也一定程度地改善了国内的失业情况,为更多人创造了就业条件。然而最让希特勒所关心的,还是“德意志民族的领土完整”问题。

▲位于德国西部的莱茵兰非军事区在希特勒眼中无疑是“协约国的畸形产物”。这块被协约国规定“莱茵河以东50Km处不设防”的土地自1934年起就一直是希特勒想要收复的故土。而德国人最重要的煤矿产地——萨尔地区,也处于莱茵兰非军事区的管辖之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批准了被德军高层视为“豪赌”的入侵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计划。在这次行动中,希特勒总共只出动了3个营的部队,甚至还向前线部队下令,一旦遭遇莱茵河对岸驻守的法军全线进攻,立刻撤回。但这回,希特勒赌对了。除了口头示威了几句以外,英法并没有对德国人的这种入侵行为再多加干涉。

十分讽刺的是,就在德国人驻防莱茵非军事区的几座重要城市(科隆、亚琛)时,对岸的十几万法军部队却被下令按兵不动,眼睁睁的看着万字旗就这样飘扬进了这片“无武装化”的非军事区。当时的英法高层显然是受到了绥靖政策的影响,且严重顾忌东方崛起的苏联势力,因此对于希特勒的这种“小打小闹”的方式并没有多加制止,而这只不过是希特勒开启他的“收复故土第一步”。

希特勒收复故土的第二步,就是入侵奥地利。这片他出生的国家向来说的是德语,在这位独裁者的眼里,不将奥地利这个说德语的国家纳入到“德意志帝国”的领导下显然是完全不尊重主权。事实上,自1934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纳粹分子就一直试图控制奥地利政权,甚至不惜在当年的7月25日刺杀了亲意大利政府的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然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希特勒的这种无理挑衅很快的受到了英、法、意的多方阻挠。直到1938年,奥地利的政局才有所变化。

▲在希特勒的武装施压与内部遭纳粹党渗透的情况下,奥地利也不得不于1938年3月12日宣布加入希特勒口中的“大德意志帝国”,成为了其固有领土的一部分。

第三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30日,德国慕尼黑协议在英法意三国的瞩目下签署。而捷克的苏台德区就这样沦为了英法政权的“绥靖牺牲品”,希特勒不仅得到了捷克最富有的工业区和大量的军事设备,也为其占领捷克全境开辟了道路。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1939年3月16日,德国人的坦克就开进了捷克首都布拉格。希特勒宣称“不再侵略欧洲任何一国的领土”的《慕尼黑协议》也变成了一张废纸。

第四步,1939年3月22日,德国政府通过外交手段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波罗的海小城立陶宛所控制的梅梅尔城重新收复。

而在实施这四步的入侵行动中,德军竟然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抵抗。迎接他们的只有鲜花与掌声,以及遍地的纳粹标语与旗帜。也正是因为这场被称之为“鲜花战争”的扩张道路,奠定了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的“民族英雄”称号,而德国这个国家也将被这个恶魔拖入更深的战争泥潭之中。

▲在入侵上述国家与地区成功之后,德国人先后设置了三款“鲜花战争”奖章。(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德奥合并奖章,苏台德合并奖章与梅梅尔回归纪念章,在勋章的背后都刻有日期用以纪念。

▲德军的二号坦克(上)与海军水兵单位(下)重新进入布拉格与梅梅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