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剖析,这个未竟事件竟“折磨"了我5年之久?

下班后,随手翻着一直带在身边的记事本,里面记载着一段又一段回忆,一缕又一缕的情绪。这是一个从2010年就开始用的笔记本,无论走到哪,自己都带着,舍不得扔,也扔不掉。2010年,那一年我高四,高考落榜后,正在进行紧张的高考再备考。

傍着月光,看着窗外的飞机起了一架,又落了一架,猜不透归来或出发的乘客各自怀有怎样的心情,这就像记事本记载的事情与情绪一样,如果你不去翻一翻,看一看,似乎你就永远不知道多年前写下的事情对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我必须用一年的时间还以往三年的债,否则我还是穷光蛋。此时此阶段对我来说,必须将习学好,否则一切都是空的"--写于2010年12月3日

                                                     高考落榜成了我的未竟事件

2010年的第一年高考,平时成绩还算不错的我,高考失利,惨遭滑铁卢。那年夏天,对于我来说,是黑暗又丢人的。对于父母来说,别人家的孩子都顺利考走了,而自己家的孩子灰了自己的颜面。

记得成绩公布的那个夜晚,月色就像今晚一样亮,流在树叶上,反射到屋顶上,又淌到了地上。也许不想让爸爸和弟弟听到自己伤心的哭泣,自己偷偷跑到旁边的田里放声哭泣,刚离开不久,妈妈及时察觉,很快就跟了上来。那天的哭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也是生平第一次将自己哭的缺氧,哭的几尽昏阙,那是才知道原来哭真的可以让一个人晕倒。而妈妈一直旁边陪着我,我走一步她跟一步,适时地说了这些话:哭吧,哭吧,大声的哭,哭好了,哭够了,就把今晚的月亮送走,然后回去睡觉,去迎接明天的太阳,明年这个时候我肯定儿子会笑出花来,相信你一定行。可笑又可悲的是,第二年高考,自己发挥也不是很好,勉强考上一个很差的二本。

大学四年期间每个假期,接到高中同学聚会的邀请,我总是找借口不去,内心也不想去,每次妈妈都说:哎,你和之前这些同学的关系很好,为什么不去呢?我只是诺诺地回答:没意思,不去。可拒绝了这一边的邀请,我又各种初中同学组局出去玩耍。

在大四时,面临考研时,本来计划报考的是上海一所985高校的三年制的心理学专业,在无意间看到西南某所大学可以报考2年制的心理学专业时,我立马两眼放光,立马第一念头就是:我要报考,非报它不可。随后,平静下后,查了一些资料,了解到2年制的专业硕士相对3年的学术专业硕士,在日后的从事科研和出去工作都不占优势,而且西南这所学校要考查的科目多且知识点比较繁杂。可最后,我还是遵照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后者。重新确定了学校和专业后,我异常鸡血,每天眼睛放光。最后于2015年4月份考上了西南某所211高校的2年制专业硕士。

现在看到自己高四那一年写在记事本这一段痛心的文字,才明白当年未像周围的同学朋友一样考取一所满意的大学竟成了自己内心一道没有迈过去的坎,成了自己的未竟事件。2010年的败局,与别人的差距,以考取一个211高校2年制的专业扭转过来:无论是学校与专业质量上,还是求学年数上。

未竟事件: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未竟事件与完形、整体有关。完形,原意为形状、图形。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对事物的知觉并非根据此事物的各个分离的片断,而是以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为单位。皮尔斯进而提出,个体有追求完整的倾向:一个不完全的完形就会引起注意直至完形出现和稳定为止。个体会依照其当前之需要,完成其完形。皮尔斯认为要满足需要,就必须形成完形。

未完成情节与事情,在心理学叫做“未竟事件”。那个让你魂牵梦绕的人,那个让你多年都无法释怀的事,还有那个在很久之前发生但至今仍旧影响着你的决策和行为的,曾经的没有完成的事件,就是你的未竟事件。

需要给你的“未完成”一个完成:最终能完成它的,只有我们自己


未竟事件,总是以你知觉或不知觉的方式影响着你我的生活,严重的会导致一些心理疾病。所以我们最需要的,给自己的未完成情结一个完成。但有些事情,毕竟回不到过去,或者通过各种尝试和努力都无法完成,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承认,是完成的的开始

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未竟事件之后把你最深切的(包括那些最不理智的)渴望分享出来,向朋友诉说或者给自己写一份信。

再见,过去的自己和TA

你可能需要探索属于自己的告别方式,而这种方式可以是多种:对自己所有最深的恐惧和渴望的一场坦诚的对话,也许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是丢掉一些物品亦或是大哭一场。我们要知道,最终能完成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其实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完成自己。那些个我们的未完成事件,其实都是我们没有完成自己,与别人无关。


你有未竟事件吗?它现在还在影响着你吗?


【参考资料】:

刘毅;格式塔疗法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袁飞;李祚山;格式塔疗法的理论与技术初探[J];校园心理;2018年02期

钟莹;与自己对话:格式塔心理治疗技术对女大学生自我成长之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