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来说,生死之外无大事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
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骤然离世,不仅令人扼腕,对于家庭来说更是一种灾难。
因此,见诸报端媒体的猝死事件总是格外引人关注。
35岁高校教师听课时猝死,经常熬夜惹的祸?
社会上对猝死却普遍存在严重的误解,尤其是往往把把与猝死存在时间上有关联的事件、因素当成猝死的原因,并因此制造了很多“医学名词”,比如,过劳死、加班死、跑步死,熬夜死等。
日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年仅35岁的青年教师赵艳云上午8时许在华中科技大学听课时突发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发生心源性猝死。
上午时间段,在安静的教室听课时猝死,怎么都很难找到人们已经创造出的诸如“过劳死”“加班死”等有关猝死的种种说法。
总不能新造一个“听课死”术语吧?
然而,这并没有难倒我们的媒体人。深入发掘之下,发现赵老师也有经常熬夜的习惯,于是乎,这起发生在晨间8时的猝死被离奇的定义成了“熬夜死”。
熬夜真的是导致赵老师猝死的原因吗?
医学上怎么说?
猝死
什么是猝死?
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大致上是指,无论原本有或者没有明确诊断的基础疾病,突然发病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至于从发病到死亡的这个时间间期是多少,目前主要有两个版本,一个是WHO于1975年给出的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一个是美国学脏病学会于1998年“心源性猝死”中给出的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有的人则合二为一,称发病后1~24小时内死亡都称猝死。
医学实践中,导致猝死的常见原因有急性致死性心律失常、急性心梗、颅内急症(主要是脑出血)、急性肺栓塞、和主动脉瘤/夹层破裂等。
大型流行病学发现,其中,由于心脏病导致的猝死占到全部猝死的88~91%。如果以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来说,猝死几乎就等于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
心脏完全健康的人,熬夜会猝死吗?
既然,医学认为心脏病是猝死的原因,显然,人们常说的过劳、熬夜自然不能同时是猝死的原因。
如果有人还是觉得不容易理解,那我们换一个说法:
心脏完全健康的人,熬夜会猝死吗?
答案很明确,不会!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不管有没有获得过诊断,心脏病是心源性猝死的真正的、唯一的、根本原因。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就对猝死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大样本组的尸体解剖研究。
研究发现,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在不同年龄组存在很大不同。
在35岁以下年轻人,主要以肥厚性心肌病、特发性左心室流出道肥厚、冠状动脉异常等为主,冠心病占少数。
在35岁以上成年人,冠心病占80%以上,其他的心肌病、心瓣膜病等占少数。
但是,两个年龄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仅有极少数(分别是3%和5%)猝死者尸检找不到明确的心脏异常。
但是,有科学家认为,这些缺乏心脏异常的人,其中很大部分应该归因于过量吸毒导致。
事实上,过量吸毒致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吸毒导致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可卡因。
美国鸦片危机的爆发(大量人死于过量使用鸦片类止痛药),也证明这种推测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技术手段的提高,发现了一些与遗传相关的心电生理和离子通道异常,特别是年轻人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总之,但凡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几乎必然存在心脏问题。
几乎可以说,一个心脏完全健康的人,不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猝死,是半数心脏病首次发作的形式
为什么很多人先前并没有心脏病史,会突然发生心源性猝死呢?
只能说,他们的心脏病是隐匿的,没有获得诊断而已,并非不存在。
流行病学发现,约有半数心脏病首次发作的形式是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瞬时激发因素
既然心脏病才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真正原因,那么,人们常说的,诸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熬夜等导致猝死的“原因”在猝死发生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目前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医学模式是心脏病+瞬时激发因素。
后者泛指一切可以引发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刺激,也就是通常说的诱因。
这主要包括,心衰、房颤、缺血、心梗、交感神经兴奋、电解质紊乱、环境压力、和精神心理压力/抑郁等。
除了心脏本身的问题外,具体来说可以包括:
昼夜/季节变化
心源性猝死往往在一天,一周和一年的某些时间更频繁地发生。昼夜节律方面,更经常发生在早上6点到中午12点的时间段,原因是体内肾上腺素固有昼夜节律性改变表现在这个时间段水平持续升高。
另外,心源性猝死更常发生在工作周的周一,一年的冬季,这是由于工作压力和环境气温压力引发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体力活动
大多数研究认为一般的体力活动对心源性猝死具有保护作用,剧烈的运动或可增加诱发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增加非常有限。
红色是法国一项基于人口研究中竞技运动员猝死发生的几率,并不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而且,没有证据证明人们通常说的长时间劳累、加班带来的体力增加可以增加这种猝死风险。
社会心理因素
抑郁,焦虑,低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心理压力都可能与心源性猝死发生存在关联。原因是这些情绪压力作为应激因素可以增加体内肾上腺素水平。
像遭受地震、战争等灾难,痛失至亲的严重心理创伤通常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充分说明情绪压力的作用。
空气污染
一些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作为环境压力也会增加心源性猝死发生风险。
可见,心脏问题以外的触发因素主要是可以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体内肾上腺素水平的应激因素。
但是,这些瞬时激发因素并不是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必要因素。
在一项名为马斯特里赫特的著名的猝死研究中,67%的猝死发生在没有瞬时激发因素安静状态下。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一致性地发现,80%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在相对缺乏激发因素的家庭环境中。
而且,即使是那些瞬时激发因素有可能充当诱因的猝死,一方面,心脏病仍是根本原因,没有心脏病,再剧烈的诱因也不可能导致猝死;另一方面,人生在世,不可能是温室里的花朵,永远活在风平浪静之中,何况像昼夜、季节性变化是没法避免的。因此,人可能无时不刻面临着各种刺激因素,哪一次刺激诱发猝死是随机发生的,也没有办法确定哪一种因素的确是或者不是充当了诱因。
回到本问题,我们会发现,即使昼夜节律可以作为触发因素诱发心源性猝死,也是早上到中午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的阶段,午夜后心源性猝死发生风险反而是最低的时间段。
因此,我们可以说,心脏正常的人,熬夜,以及人们通常归罪的过劳、剧烈运动等,都不可能导致猝死。
熬夜甚至连诱因都算不上。
心源性猝死的预防
纠结这个问题,不是为了做杠精来针对谁的哪一种说法,而是为了纠正人们普遍存在的对猝死的误解。
因为这些错误认识放过了猝死真正的危险因素,反而增加猝死的风险。
既然,心脏病是猝死发生的真正原因,预防自然首先需要针对心脏病本身。
由于导致年轻人猝死的心脏病大都是先天性的,因此,针对年轻人的猝死的预防,能做的很有限。
最多就是进行筛查,找出那些有可能导致猝死发生的隐匿的心脏病,加以防范。
但是,由于在人群中,这些疾病发生率非常非常低,进行全面筛查显然是不可能,只能针对一些特殊人群。
比如,欧美国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讨学生竞技运动员中存在猝死风险的心脏病,并制定和修订了很多版本的指南,采用的方法包括十二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但是,这些努力仅能检出极少数存在明显异常的心脏问题,效益极其低下。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是由冠心病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与冠心病几乎完全一致。
因此,预防心源性猝死真正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
如何预防?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远离烟酒、控制血压、积极体力活动、健康饮食,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胆固醇,控制血糖等,并需要从娃娃抓起,持之以恒,保持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