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一时爽,钱包空荡荡!为什么你还是忍不住“买买买”?

嗨,小伙伴们好

此刻的知力君是酱紫的

遇上双十一的知力君

完全控制不住我寄己

看到好吃的,买!

看到好玩的,买!

看到漂亮衣服,买!

看到喜欢的书,买!

结果就是

ε=(?ο`*)))唉

剁手一时爽,钱包空荡荡

身边有小伙伴告诉知力君:

一直买买买是种“病”!

而且知力君现在“病”得不轻!

吓得知力君赶紧去找上网查了一下

快来看看吧

沉迷“买买买”是一种病?

我们天性爱购物,这本不是什么疾病,但是如果你不幸陷入疯狂“买买买”的境地,也许你就得了“购物癖”。“购物癖”典型症状表现为:当你不购物时会感觉不高兴、无精打采,总有一种不满足感;当购物癖发作时整个人会变得不安、迷茫。购物结束后又会有新的不满足感,情绪变得更恶劣,如此陷入恶性循环。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剁手党”。

所谓购物癖(shopaholic,也译作“购物狂”),在精神医学里多被认为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它指的是当事人无法控制的不恰当和过分的消费行为。通常认为,当这种不恰当的冲动消费行为造成明显令自己或他人痛苦的后果,而当事人又不能控制时,才被认定为购物癖。购物癖患者90%以上为女性;人群中大约8~10%的人有较为明显的购物癖。但是,偶尔的冲动性购物,或经济能够承担的冲动性购物不被认为是购物癖。

为什么会得购物癖?

目前心理学和精神医学尚未完全搞清楚购物癖的成因,但通常认为这跟个体应对焦虑的方式有关。当个体因应激或处于焦虑情绪时,消费行为将有助纾解焦虑带来的紧张感。但由于消费只是一时性的行为,而不恰当消费的后果(经济拮据、负债、夫妻争吵等)却往往带来新的应激,从而导致更明显的焦虑。这就势必给个体带来恶性循环:焦虑——疯狂购物——更明显的焦虑——更疯狂的购物。典型的购物癖患者,只要不购物就会陷入强烈焦虑的处境。

而购物癖患者多为女性,原因可能与两性应对焦虑的不同方式有关。男性更可能通过酗酒、游戏等方式来缓解焦虑;而女性,特别是处于婚姻中的女性将不太能通过同样的方式来缓解焦虑。女性通过酗酒、游戏等方式来缓解焦虑将面临比男性更多的社会压力,从而更可能加重而不是缓解焦虑。但购物是女性能安全释放焦虑的方式之一。所以,商家往往会通过各种促销措施来鼓励女性购物。也就是说,对女性而言,购物带来的体验是愉悦的;而其他如酗酒、游戏等带来的体验是糟糕的。

通常,物质主义倾向和强烈自我意识是容易导致购物癖的两种人格特质。物质主义倾向的人会将物质满足当作是生活目标,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物质就能令自己感到幸福,他们倾向于拥有越多越好,而罔顾拥有的东西是否真的有用。强烈自我意识的人则往往对自己有着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但现实的自己总是与“理想”的自己有差距,因此,他们倾向于通过大肆购物的方式来为自己不满足的心理进行“自我修复”,如会购买一些只有富人才消费的奢侈品来进行满足自己“也是富人”的感觉。

学会理性消费

有时,我们或许没有“购物癖”,但还是忍不住买买买。尤其是遇上“双11”、“双12”等购物节,许多商家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刺激消费:“满减”、“购物劵”、“限时抢购”等方式比比皆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我们的购物极限。在各种诱惑之下,我们不知不觉就把钱花出去了。

所以,我们要学会理性消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只买需要的不囤没用的,保住自己仅有的可怜的人民币

本文综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搜狐健康、凤凰网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