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为什么这么团结?

东北人的团结有目共睹,在全国其他省份内部还在为文化分割线争吵时,东北人却可以很坦然地把三个省合为一体作为自己的地域标签。甚至有时候东蒙的居民也会自称东北人,和三省居民玩到一块去了。在外界看来,黑吉辽也经常是不分的。

为全体东北人弹上一曲

但其实整个东北并不注定是这样的。若不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机缘,东三省的人文很有可能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东北的地理基础

中国东北的核心地带是由长白山、黑龙江、大兴安岭围成的一个倒三角。在这个倒三角内部,是大片大片的平原和河流。诸如秦岭之于川陕、太行之于晋冀这样强大的自然屏障,在东北内部是不存在的。这里的土地本身就有一种承载均质化文化的潜力。

辽阔的东北平原


       当然也不是说就完全找不到自然分割点了。比如吉林和黑龙江的分界线,大致上是继承了当年日俄两国侵占我国领土的分割线。两大列强在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上还是找到了一条可以彼此接受的势力分界线。

这条线的北端沿着嫩江一路向东南,延伸到松花江和其支流拉林河上游。只是到了这条线的东南端,由于张广才岭和老爷岭这些山脉是南北走向的,无法沿着自然分界划分,有一些紊乱了。

黑龙江与吉林之间

嫩江-拉林河-张广才岭-老爷岭


嫩江的的上游也有一定的分割作用,是黑龙江和东蒙的分界线。给内蒙古东部留下嫩江沿岸的平原,是为了增加内蒙东部的经济发展潜力,否则光靠大兴安岭西麓的额尔古纳河东岸,东蒙的发展水平会比现在低很多。

黑龙江和内蒙之间除了比较清晰的嫩江外

还有一个很多人经常不解的加格达奇

加格达奇虽属于内蒙古自治区

但同时也是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至于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在南方的分界线,则大致可以认为是辽河。只是辽河的情况比较特殊,在上游有走向差异巨大的东西两条支流,也就是东辽河和西辽河,直接沿着这两条支流和辽河干流的方向去切分省份会显得很奇怪,于是人们就在三条河流的夹角中心切分。最终,东蒙获得了全部的西辽河,吉林获得了几乎全部东辽河,而辽河干流则是辽宁的。

辽宁与吉林之间


也就是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之间的分割线没有山地,全部都是水系,甚至是水系之间夹角中人为划分的线。

然而河流并不是很好的自然分割线,因为河流两岸的居民,乃至河流上下游的居民,有着共同的利益去共同经营这一条河流。利益相同,又喝着一江水长大,在文化上就很容易产生共同点。

嫩江两岸

更何况在东北的气候条件下,河流往往小半年时间都处在结冰的状态,对人流和物流无法构成阻隔作用,很多时候和平地并没有太多区别。

冬季的松花江

可以想象的是,在东西辽河即将汇入辽河干流的那一段狭窄的区域内,虽然在行政上跨着两省一自治区,但各地居民的差异远比同为支流汇入干流形成的三角洲上的武汉三镇居民小。

东西辽河在此汇成一条辽河


       地理上缺少明显分界,划分省份时边界又相对交错,两个因素互为因果,共同奠定了东北虽分三省一区,但在文化上的统一度却很高的地理基础。

充满波折的历史进程

当然东三省在地理上也不是就完全均质化了。东北面积辽阔,而且从南向北逐渐深入寒带,即使没有地面障碍的切分,在气候上也能大致上分成几部分。这也是东三省呈南北布局的现实基础。

所以这才是真相?


       比如在更靠近北方边境的黑龙江北部,由于气候更加寒冷且水系发达,容易形成沼泽和冻土,对于人类的农耕开发并不友好,更适合以渔猎为主的少量人口居住。如果没有来自上山下乡时代强大精神力量主导的开垦工作,黑龙江的农业基础和人口承载力远不会有现在这么好。

北方人民信仰人定胜天...


       而在南方的辽宁,气候相对比较适宜,土地平旷而肥沃,是适合农耕的好地方。如果清朝没有为了保护龙兴之地而禁止汉民出关,而是在清帝国的统治之下允许满汉回蒙各族人民根据农耕和商业的需求出关开发,那么辽宁很显然会最早成为东北最像中央之国核心区的地区。

辽河流域自先秦时期便是成熟的农业区

所以与其说清朝在晚期开放了东北

不如说在入主中原后封印了东北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辽宁的另一大优势则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漫长海岸线,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隔海相望,很有机会成为中国北部内部海洋贸易的发起者之一。事实上无论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在近代争夺东北控制权的时候都敏锐地意识到了辽东半岛的重要性,并围绕旅大展开了残酷的厮杀。殖民列强在进入海洋时代之后都锻炼出了精明老辣的目光,他们对辽东的兴趣,也正说明了辽宁的潜力。

两个列强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

当然邻居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作为东北亚十字路口,东北的历史进程很难脱离其周边的邻居们而独立进化。

在近代,对东北可能造成深刻影响的邻居主要有三个:

其一是来自华北的汉族农耕文明,它的渗透极限是松嫩平原,原因正如前文所述,黑龙江大部由于天寒地冻,湿地遍布,在工业化之前农业条件很差,并不是精于农耕的汉人喜欢的地方。而且很可惜,由于清朝的封闭政策,这个影响力被牢牢封印在了山海关以内。

在没有工业化之前

农业民族很难在如此寒冷的地区建立定居社会

白山黑水之间的渔猎民族才是这里的主人


       其二是来自北方沙俄的工业文明。虽然沙俄在欧洲列强里算不上高手,但在一路向东的过程中,面对西伯利亚密林里的原住民,沙俄有着巨大的优势。相对温暖的中国东北是俄国人梦寐以求的土地,从沙皇到苏俄实际都对这里志在必得。不过跨越半个地球向太平洋沿岸投射力量成本过高,俄国人有先发优势,但难以长期维持优势。

虽然沙俄势力最终退出中国东北

但在远东仍保住了巨大的成果

       其三是来自朝鲜半岛,以及来自海对岸的工业化的日本。日本人对东北的野心足够大,因为他们既缺乏农地,也缺乏林矿资源,控制中国东北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规划中就关乎日本帝国的国运。

如果不能占领中国东北

日本永远只是个岛国


       日本人对东北的影响力也确实是很强,这在近代给人留下了“日本要拿东北当家,因此善加经营”的错觉。但本质上,这还是一种非法的掠夺。

是建设还是奴役?

如果任由历史这么发展下去,东北其实不会像今天这么统一。其北部会成为一个俄式的资源工业型地区,其中部精华地带会成为工农业较为均衡但在政治上附属于日本的地区,其西南部的一小部分才能受到中华文化的支配。

好在历史没有这么演化,不仅因为清朝中前期打跑了沙皇以及艰难的抗日胜利,更因为另一桩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

闯关东的副产品

从上个世纪开始,东北兴起了一股寻根热。和其他地区人沿着洪洞大槐树或是南雄珠玑巷这种语焉不详的历史名词寻根不同,东北人寻根要方便得多。至今还有很多年轻人能很轻松地说出自己祖上是来自关内某处的,这一点在其他移民历史久远的地区很难见到。

毕竟大批东北汉人从关内迁出也不过就是三四代前的事,这就是闯关东。

前几年的电视剧《闯关东》

闯关东并不是一次性的大规模移民事件,而是伴随着大清国运的不断衰弱而分批次进行的。因国力日微腐败横行而无力搞基础建设的清朝,在其生命的晚期天灾也不断。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的黄河造成了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大范围的农田被毁,饥民四处流散。其后朝廷仍然无法控制黄河,下游农耕产出非常不稳定,更发生了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导致上千万农民饿死。

黄河这次改道,从南改到北

改道的夹角地区以及山东西北部受到了严重破坏

而东北沃野千里,却因为祖宗成法而被严格封禁,汉人不得入内耕种,只能作为皇室围猎的场所。留守当地的满人,也因为东北气候苦寒、人烟稀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逃进关内。这导致东北土地荒废、居民寥寥,以至于被沙俄趁虚而入非法宣称主权。

这时候再死守祖宗成法,任由东北沃土被沙俄侵占而坐视饥民哀鸿遍野,就实在不是明智之举了。朝廷一开始的态度是不置可否,默认饥民流入东北,等到1860年代沙俄紧逼不舍时,则干脆放开了管制,任由农民拓荒实边。

两百年未见人烟的东北大地对于当时的汉族农民来说还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只要肯下功夫,务农、伐木、淘金、射猎都有机会获得很高的收益。当这些富裕起来的农民过年过节返乡向乡亲们展示了自己在东北的生活之后,更多农民也被裹挟其中。

在开放东北移民之前

东北地区人口不足百万

如果被日本占领并抢先移民,将非常可怕

(虽然现在人口正在流失)


       据统计,仅“丁戊奇荒”期间,就有上千万来自山西、山东、江苏、河北、河南等地的农民参与了闯关东,远远超过了当地留守的满人和非法移民的俄族人、朝鲜人之和。关内农民,尤其是来自山东的农民潮水一般涌入东北,建立起了和自己老家几乎相同的村庄组织(只是农地面积大得多),几乎没有经历和原住民的文化冲突,就直接把汉文化扎根在了东北。

《闯关东——靠着手艺吃饭》

于永华

而由于这些地区在关内时文化就比较相近,进入东北时也没有经历涓涓细流式的逐步渗透和开发,文化同质现象非常严重。在闯关东中前期,别说东三省(或是东四省)的文化形态一样,他们和一海之隔的山东也没有很大的区别。

只是在俄国和日本持续不断的渗透、更为寒冷的气候和新中国之后的鼎力开发之后,东北的文化形态开始与山东出现了差别。但如果观察东北内部,闯关东带来的文化均质现象仍然遗存了下来,东北人的大地域认同感依然很强,互相之间也没有什么现实利益上的矛盾,这也就让东北三省一区看上去是如此的统一。

END

作者:橘子亲王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