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笑的男婴
没有什么比婴儿无拘无束、兴高采烈的笑声更让成年人高兴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婴儿的笑声与成人的笑声不同:婴儿在呼气和吸气时都会笑,而这种笑的方式与灵长类动物非常相似。
近日,该研究结果会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家Disa Sauter在加拿大维多利亚会议中心举行的美国声学学会第176次会议和加拿大声学协会2018年声学周上报道。
Sauter和荷兰莱顿大学的心理学家Mariska Kret、研究生Dianne Venneker、伦敦大学学院的语音学者Bronwen Evans,一起采集并研究了44名3-18个月大的婴幼儿的笑声片段。实验中使用的录音提取自婴幼儿嬉戏玩耍的网络视频。随后,研究人员从心理学学生中招募了102名听众来评估和对比每段录音中婴幼儿呼气和吸气时发出的笑声。
研究发现,最小的婴儿在吸气和呼气时都会笑,就像黑猩猩这样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一样;
而年龄较大的幼儿以及成人的笑主要在呼气时产生。
Sauter说:“成年人有时也会在吸气时大笑,但这一比例与婴儿和黑猩猩明显不同。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突然的转变,而这种转变似乎与任何特定的发展转折点没有联系。目前,这些结果是基于非专家听众的判断,我们正在根据语音学者的判断来检查这些结果,并对笑声做出详细的注释。”她还指出,目前没有公认的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才会在呼气时发笑。一种可能性是人类在学习说话时形成声音控制的结果。
目前,他们正在研究人类在吸气和呼气时发笑的变化是否与引起发笑的起因有关,而发笑的起因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就像灵长类动物一样,婴幼儿的笑一般是由于身体活动引起的,如挠痒。而成年人的笑可以来自身体活动或社会交往。
这项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发育障碍儿童的发声能力。Sauter还说:“除此之外,我还想知道我们的发现是否适用于笑声以外的其它发声方式。如果我们了解正常发育婴儿的发声情况,在研究处于发育风险中的婴儿时,对于检测他们在非语言情感表达中是否有非典型发展的早期迹象就更有意义了。”
编译:Coke
审稿: alone
责编:南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