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英国坦克战术奇葩?10米长80吨重的怪物只为跨战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作为新兴技术兵种开始逐步取代了原先的骑兵,承担起了为步兵们突破堑壕与敌方阵地的重要任务。而作为最先开发出坦克的领先国家,英国陆军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逐步忽视了发展自身装甲兵,甚至一度还以为“二战仍然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演”。

也就是在这老迈和愚钝的战术思维下,英军在面对拥有新式装甲战术的德国陆军时手足无措,而敦刻尔克事件大撤退无疑也让英法联军颜面无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军所使用的马克IV型重型坦克,较长的车体以及一定的装甲,能够保证这款行动缓慢的钢铁怪兽越过那些让步兵望而生畏的死亡地带,直冲对面阵地。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军的这种“堑壕突破思维”明显已经过时了。

而也正是“堑壕突破思维”,使得英军在二战初期着力于开发一款与一战时期拥有相同作用的重型坦克。而TOG系列也就此诞生了。

与德国人在二战初期所使用的轻型坦克大军相比,TOG坦克的体积完全就是个怪物:它有81吨的总重,全车长度为10米,高3米,款3米。光是成员就有8人(II型时改为了6人)!正面装甲达到了62毫米,足以抵御二战初期德军所使用的任何反坦克火炮。但与其厚重装甲所相悖的,就是速度。TOG坦克乃是使用12TP英格里斯600马力的马达作为驱动,然而其最大的时速也只有14公里/时(这个速度就算是骑自行车都比它快得多)。

▲TOGI重型坦克的彩绘(上)与实车图片(下)。按照原本计划其主武器将会是一门位于车体部位的75毫米榴弹炮,而副武器则是两门2磅炮(与英军的玛蒂尔达步兵坦克同的是同款),另外还有4挺8毫米的车载机枪用于自卫。

1940年设计的TOGI重型坦克被证明火力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崇尚突破堑壕的英国人再一次为这款大怪物做了武器升级:TOGII型诞生。

相比I型,II型的炮塔与证明装甲被强化到了114毫米,侧面炮塔装甲则是76毫米,而其两侧车体的装甲则为50毫米,车组也比I型少了2人(车长,炮手,2名装填手,驾驶员与副驾驶员)。

在火炮上,原本笨重的75毫米主炮被拆卸掉,改为了英军在二战中最常用的7.92毫米贝沙机枪(由副驾驶操作)。主炮也做了更新,换成了17磅(76.2毫米炮)。而这款火炮甚至可以在常规交战距离击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即便如此,由于主炮换装以及强化装甲的缘故,TOGII重型坦克的时速仍然像个蜗牛(最大只有13.7km/h)。而它设计出来的目的也很明确:突破战壕!根本没想着反坦克!

▲陈列在英国博文顿坦克博物馆内的TOGII重型坦克实物图,其车载的贝沙重机枪已被拆下。

关于“TOG”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十分有趣。英国人在一战时制造出的第一款坦克就被命名为TOG(The Old Gang),意为老滑头。这款很明显受到“陆地巡洋舰”以及“突破堑壕”战术影响的大怪物总产也只有1辆车,从未有参加过实战的记录。

但“老滑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的行走传动装置被借鉴到了日后英军量产的“丘吉尔”步兵坦克上,而17磅的炮塔则作为了“挑战者”A30巡洋坦克的主炮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生不逢时,但并未就此而消亡,也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出了一份贡献。

▲英国人的A30“挑战者”巡洋坦克无疑就是借鉴了“老滑头”的17磅炮塔,加之延伸了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底盘而成的。

▲“慢的连红茶都洒不出”的丘吉尔步兵坦克的行走机构也一定程度地借鉴了“老滑头”。